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历史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多样的民族孕育了多样的民族武术内容,其既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更不是一种世界通行的体育运动形式。社会变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武术的发展,其中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化、人口数量的变化对迁徙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历史变迁的分析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社会历史状况相适应,其历史变迁正是这种适应的具体反映;理性地分析与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历史变迁,有助于客观地理解和面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发展。  相似文献   

3.
闫艺 《四川体育科学》2011,(2):29-32,61
综合运用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交叉学科的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是导致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变迁的特点如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实质是"颠覆性的";经济生活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力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实质是从"碎片化"到"重塑"。  相似文献   

4.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与少数民族人民生存劳动、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社会历史状况相适应;其历史变迁正是不同阶段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特点和文化传统的具体反映。客观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历史变迁规律,有利于在体育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情境中,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并基于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的实地考察,论述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分析其在发展村寨传统体育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具有宗法性的村寨内生型自组织,其特有的社会功能构筑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村寨体育文化,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尤其在文化变迁的当代,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聚居及祭祀功能仍能发挥其发展村寨传统体育的潜文化力,保存、传递和传播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第8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揭示问题的深层本质内核,以期寻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的结构体系,为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推动全民建设活动的进程提供客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云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共同特征以外,还呈多样性、自然性、民间性、亲和性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这些特征既是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认识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德昂族属于我国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中的1个,也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本文从德昂族传统体育项目出发,探讨了高校开发德昂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开发的原则,然后提出高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相关对策,旨在将德昂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促进德昂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北地区主要居住着满、蒙古、达翰尔、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历史孕育和滋养了丰富多彩的各族传统体育项目。笔者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证了影响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因素,及其在西方竞技体育占据主流的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袁宏刚 《精武》2011,(A1):73-73
由于云南独特的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就拥有52个民族,少数民族就占全省人口的1/3,而各民族又拥有属于本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譬如说摔跤、弩射、霸王鞭等等,所以该地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对云南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东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从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推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培养传承人、构建后备人才体系以及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等6个方面,提出山东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对策,旨在促进山东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学、宗教学及民间传说等视野角度,对彝族祭祀性体育的概念、表现形式、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丰富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的问题,从民族聚落旅游开发的视角进行了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态性"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模式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江川  杨放 《体育科技》2004,25(3):48-51
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表明,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推行以来,少数民族学生体育健身特点要求及认知等方面都产生一些适应性的变化,并显出了诸多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以促民族院校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健康"课程改革为前提、提出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健康"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丁勇 《搏击·武术科学》2011,8(6):93-94,122
仡佬族民族体育在中国民族体育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的起源受地域环境、图腾崇拜、祭祀活动及生产方式与战争演进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也正是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原因所在,对仡佬族传统体育进行发掘和整理,努力保持其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是我们每一个民族体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模式及对策,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民族体育文化主要指的是在一些山寨村落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形式中所内含的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文化中承载着丰富多样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旅游产业变得日益兴旺起来。西部民族体育文化能够有效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本文主要以云南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具体谈西部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的融合发展问题,首先,云南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融合发展的优越性;其次,分析了云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为云南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本文能够对云南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进而进一步推动云南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更好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汪明东 《体育学刊》2006,13(1):75-77
少数民族体育源于宗教、寓于宗教,其重要形态是在各种宗教仪式中的体育活动——宗教体育。通过对少数民族宗教体育起源、功能、形态、发展的分析,明确少数民族体育对宗教和其它文化形式的依附性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少数民族体育不会脱离宗教而变成“纯粹的体育”。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利用青海省 1991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土、撒学生的身体形态、两民族间的横向、纵向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土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撒拉族学生 ;土、撒两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