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焦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多了;整齐划一的语文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多了。然而,当我们在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也出现了种种失调的现象。一、识字写字中审美功能的缺失眼下的语文课堂,“生命意义”、“动态生成”、“对话”、“互动”等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些新课程理念确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但我们…  相似文献   

2.
16 “新大纲”为什么反复强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 ,也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达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目的 ,找到一个途径。1 7 如何正确理解“新大纲”少做题 ,多读书的精神 ?“新大纲”少做题 ,多读书的精神 ,并不是封闭式地关起门来读死书 ,“新大纲”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的体系。”这就是引导我们用大教育的观点 ,多侧面地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1 8 “新大纲”对中高年级课文类型、篇…  相似文献   

3.
<正>温儒敏教授说过:“语文教学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因此,作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之一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实现少做题、多读书,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本文试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4.
由于职教类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故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成了职校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多激励少批评”、“多感悟少分析”、“多阅读少训练”三个方面对此难题加以阐述,探寻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学科性原则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含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实施素质教育,不必贪大求全,认为学生所有的素质发展、素质培养都是本学科的任务,而牵强附会地“抓大忘小”。其实这个“小”倒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学生的阅读、书写、表达等素质都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小”,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学会生存、人格水平等应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叶圣陶早就讲过:“学语文在于运用,就是养成运用的习惯”。学生的语言素质,一是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二是较强的语言能力。前者为知,后者为行。可目前我们普遍感到学生语言素质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教学观念上重内容、重情节、重道德,忽视语言文字训练,时间花在分析段落层次、结构上,讲得多,读得少;看得多,练得少,语言课成了作品分析课。教法也主要体现在文学分析上,这样当然表面上抓了“大”,可我们所需要的“小”却丢了,烟台龙口实验小学运用“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方法,就是牢牢抓住了“小”在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牢牢抓住学科特色,使得广大学生读、写表达水平远远超出了同龄学生。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于漪语)。在以读写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下呈现了一些新气象,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课堂讨论热烈了,但琅琅的读书声少了;所谓独立的、个性化的解读多了,但合理化的推演少了;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多元解读多了,但误读也泛滥成灾了。阅读活动成为了一种随心所欲的“对话”,课堂成了众声喧哗的“自由论坛”。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日复一日地布置着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而这些作业,已经让学生熟悉到能准确无误地猜出来。可见,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作业存在着以下的弊端:首先,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其次,巩固知识多,实践应用少;再次,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作为教师,该怎样为作业换“新颜”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更新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开阔语文作业设计思路,使语文作业“旧貌”换“新颜”:一、“自助餐”式——“趣”;二、“个性化”式——“创”;三、“活动式”——“活”。  相似文献   

8.
目前语文课堂上出现的“三多三少”的现象有悖于语文教学原则,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功能。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传统的板书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真正将板书设计与培养语文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大面积而且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作文质量在整个语文教学质量中占着极高的权重。今天,从吕叔湘先生1978年前就语文教学“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的忿懑,到穆静之在《北京文学》1998年11期上发表《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危言耸听;从以“流氓语言”培养“奴才奴隶”的谩骂,到许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少、慢、差、费”、质量低下的代名词的责难声中,在当今一分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不是一个新问题。目前,少、慢、差、费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有人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六多”“六少”,即做练习检测多,学生读课文(书)少;教师讲授知识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教师讲解分析多,学生自由活动少;教师简单提问多,学生主动思考发问少;做的练  相似文献   

11.
聚焦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多了;整齐划一的语文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多了。然而.当我们追寻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也出现了种种失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邱菊 《现代语文》2009,(7):103-104
中国语文,一词一句俱见精神,语文教学一直是一种经验型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以及现代文、文言文读写以及相应的知识体系,少的就是并没有建立现代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7、8期合刊,刊登了崔峦老师《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下)》一文,这是崔老师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的讲话内容,阐述的一个个对策都招招中的、句句连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顺藤摸瓜”,重读2006年第6期《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上)》一文,因而满足了我强烈的“问题感”“。三多三少”的问题(①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②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③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再次催促我回读“对策”“。消肿术”——“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古典文学作品增多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还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许多有识之士也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依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其表现概括起来就是“三多”与“三少”。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编写:美国教材选文多,注重生活化和实用性;中国教材选文少,奉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翻阅美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感觉就是册数多、课文多。仅一年级就有语文课本五册,仅第四册就有课文62篇。由于是母语教学,整个小学1到6年级词汇量达200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学生总体的写作水平一直处于低谷状态。课堂上一提起写作,学生不是皱眉头,就是咬笔头。动脑筋的少,套范文的多;文章有创意的少,雷同的多。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担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建立学生的写作档案好处  相似文献   

17.
<正> 吕淑湘同志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学生在“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按:占总课时的30%),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其实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变的越加严重了。从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可以看出语文教学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8.
鲁杨 《山东教育》2000,(17):18-19
世纪之交,语文教学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自1997年11月《北京文学》发表一组评论语文教学的文章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空前的语文教学大讨论。整个大讨论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圈内的少,圈外的多;肯定的少,否定的多;鼓励的少,批评的多;建设性意见少,指问题的多。甚至也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言论。但是,从本质上讲,这对语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指出问题比高唱赞歌更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只有面对现实,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改变现实。那么语文教学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从结果上看就是学生语文水平低…  相似文献   

19.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  相似文献   

20.
当前,舆论界一再抨击语文教学;有的称之为“误尽苍生”,有的则质问: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有的批评语文课“把人越教越傻”……且不论人家是否说了过头话,扪心自问,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确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教材要负很大责任。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多定型于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