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杨小龙  钟明宝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529-531,534
运用文献研究法,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动态分析体操科学研究方法应用进展,通过与一般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比较分析体操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并对体操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作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操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对1950~1996年我国有关体操教学科研的文献内容作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操教学科研的特征呈波浪式变化。依年代分为次高峰期、低谷期、高峰期和相对下降期四个阶段。文献发表内容主要集中于动作教法,教学理论及相关内容两个方面。其研究方法较单一,文献资料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居多。据此,笔者对今后我国体操教学的科学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全国各大期刊,对近10年幼儿体操论文的主要内容、数量分布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近10年来我国幼儿体操的科学研究十分落后,与我国的体操强国极其不符,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项力量素质是发展体操难度动作的基础,也是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核心素质。综述了近十年来有关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方法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体操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今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影响吕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女生体操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恐惧心理、自身条件不适合练习体操、对体操没有兴趣等,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女生对体操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体操美的特征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操美的特征表现为:体操运动员的体型美、外表美,完成动作的技术美,完成动作技术的姿态美,音乐伴奏与动作的和谐美,以及服装美等.体操美的功能,主要为欣赏功能、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7.
竞技教育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依据“竞技教育”的基本内涵,提出新时期基层体操教练员的竞技教育特点、智能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内容与优化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教材研究为对象,根据1961年以来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材、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采用理论分析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框架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交互影响分析方法确立了徒手、在器械上的练习方法、课堂组织与教学等为重点教材,体操基础理论、轻器械练习方法、练习中的安全措施、基本体操的比赛及游戏组织、体操教学创新等为一般性教材,体操发展简史为介绍性教材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对体操普修课基本体操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学校体育教学和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对体操普修课的基本体操教学形式、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由分散教学变为集中教学,实行了四个规范和一个加强,重点强化了基本体操理论、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实践结果表明:基本体操教学改革,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体操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体联男子体操新规则的主要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际体联2001~2008年男子体操规则在许多方面做了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将对未来8年体操运动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规则改变后的条款、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男子竞技体操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与提高是大力促进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系统理论和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通过对我国2000-2014年间男子竞技体操科研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综述,以客观反映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研究的内容和水平,分析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研究成果为实践服务及上升为理论的情况,从而找出目前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科学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利于明确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科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0年代苏联体操和中国体操的现状及中国学习苏联体操经验的原因、成效等进行研究。文章认为苏联体操对中国现代体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我国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先进的体操理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加快了中国体操向世界体操强国迈进的步伐,客观上为中国体操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9所高等院校和25所初、高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体操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对今后体操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认为对体操体系结构认识的不全面性和体操教学内容的"竞技化"是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原因;拓宽培养目标口径,开发体操的多元功能性和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是沈阳体育学院体操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日本竞技体操及其科研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资料研究法,对历时35年共71期的日本体操科研专刊《研究部报》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日本体操运动兴起、发展过程中科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竞赛规则在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竞赛规则对于竞赛规范化和科学化及动作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促进作用。但是关于体育舞蹈竞赛规则的研究,相对其发展却相当落后。本文通过对艺术体操、竞技健美操、花样滑冰和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表现难美性项群竞赛规则的特征。并从难关项群竞赛规则特征出发,提出现行体育舞蹈竞赛规则存在的问题,探索竞技体育舞蹈竞赛评分方法较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与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竞技体操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技术创新是竞技体操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是竞技体操科研中的薄弱环节;创新能力由灵感、创新技法、创新实践能力、相关心理品质(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演化经济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操演变过程、发展现状以及武术操创编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促进武术操在学校的开展和普及,同时为武术操的发展和中国武术的传播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竞技体操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对竞技体操科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展望,结论虽然我国竞技体操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竞技体操的科学研究还应多样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cient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civil and military institu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during the interwar period in Belgium. Based on experi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Albert Govaerts, the Research Director of the Military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IPE), concluded that the Danish gymnastics method of Niels Bukh was more efficient and suitable than the traditional Swedish gymnastics method, which had become institutionalised at an academic level in Belgium since 1908. Based on Govaerts' research results, Danish gymnastics was introduced in 1934 into the entire Belgian Army as the official method of practice and, a few years later, the Danish method was also adopted ‘externally’ in a few Belgian civil institutions. A chronological transition of Scandinavian methods as a result of the modernisations that were implemented did not therefore appear to proceed so naturally in Belgium. The MIPE was to carry out a similar role as a professional profile keeper in the field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Belgium up to 1947. From a sports historiographical perspective, these Belgian results form a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into early interaction between military and civil institu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associated processes of discipline building, scientification and profile kee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