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和姚承荣先生相识是在1994年6月的一个傍晚,他办的中意武馆刚刚迁址到西城区新文化街第二小学。我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参加了武馆的开馆仪式,见到了久闻大名的姚承荣先生。他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总带着谦逊的微笑,很有礼貌地频频向认识与不认识的来访者点头致意,态度那么和善。 对姚先生的大名,我是如雷贯耳,知道他是意拳大师姚宗勋先生的次子,自幼秉承家学,武艺出众。关于他,有许多传说,如 80年代中期,他参加北京市的武术散打赛,那时的规则规定不许重击、连击头部,比赛中他在前手拳击中对手头部后,后手拳不由自主地…  相似文献   

2.
2003年岁末,北京已是严寒料峭,冰封雪冻。可是,一群来自香港的武术爱好者,却不顾北方的严寒,来到北京中意武馆,向北京的意拳传人姚承荣先生请教拳艺,和武馆的学员交流切磋。室外虽然是地冻天寒,可是这些在一起推手交流的意拳爱好者一个个都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整个练功房内热火朝天。  相似文献   

3.
燕侠 《中华武术》2004,(2):30-30
2003年12月27日,首届北京香港意拳交流会在北京市武协中意武馆举行。来自香港中意武馆的13名意拳爱好者,在林德富主席的带领下,与北京中意武馆的学员进行了友好的切磋交流。京港两地的意拳爱好者,各展所学,推手较艺,气氛激烈紧张。在比赛交流中,北京中意武馆馆长姚承荣先生为香港朋友做了意拳推手、技击的指导和示范,博得了在场的意拳爱好者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4.
通风报信     
缅怀先贤 振兴意拳燕侠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北京意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玉芳以及北京市武协各门派的代表冯志强、刘学勃、李秉慈等人。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姚承光先生首先致了开幕辞.接着,霍震先生做了题为《立武德为首》的讲话,他回顾了意拳走过的80年的历程,肯…  相似文献   

5.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2):56-57
本期出场名:家意拳名家姚承荣、形意拳名家宋光华、八卦掌名家张全亮 北京顺义区读者王强问: 我初学意拳,是照看书学的,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一下专家。 1.意拳为什么又叫太成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意拳站桩为什么能健身? 3.意拳训练有没有力量训练,比如打沙  相似文献   

6.
樊爱民 《武当》2014,(6):23-25
意拳桩法是意拳训练的入手之法,也是意拳训练的核心内容,意拳桩法训练的正确与否,关乎意拳训练的成败。武术功力也有人称之为武术内力,意拳内行称武术功力为“东西”,  相似文献   

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8):56-57
本期出场名家梅花桩名家韩建中、八卦掌名家张全亮、意拳名家姚承荣湖北读者朱海问: 韩建中老师曾经在《中华武术》第三期上对中国武术中的点穴功夫做了解答,使我受益匪浅,但是我还有一些问题不明白。韩老师能否对点穴功做详细的解答? 韩建中答武打影视、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在搏杀的关键时刻突然施展出致命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6,(1):39-39
2005年11月26日,北京市意拳研究会、北京市王芗斋意拳发展中心在青年湖畔举行了王芗斋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大会邀请海内外意拳(大成拳)组织共同参加,举办了学术论文报告、意拳推手、散手交流比赛,以及扫墓活动。本次活动参会人员有200多名。  相似文献   

9.
姚宗勋先生(1917-1985),为中国当代著名拳学家,原北京市武协顾问,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之衣钵传人。姚宗勋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早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少年喜武,16岁拜于北京著名武术家洪绪如先生门下,苦练经年,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09,(4)
王玉芳先生简介王玉芳先生是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次女。王玉芳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3岁开始随父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她精湛的武学造诣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她在继承和弘扬意拳(大成拳)的事业上,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玉芳先生的功法,深  相似文献   

11.
信息台     
11月18日,北京武术院国际意拳培训中心训练基地落成庆典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天桥宾馆隆重举行。中国武术院、北京市体委、北京武术院、北京市武协的领导及北京武术界、新闻界、社会各界人士二百多人参加了庆典活动。该中心由姚宗勋先生最得意的传人崔瑞彬先生任校长兼总教练;北京武术院院长、北京武术队总教练吴彬,  相似文献   

12.
刘春成(又名传春),197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现任烟台市牟平区春成武术学校校长兼总教练。1990年从师福建徐星俊先生习练软、硬气功及散手格斗术;1993年随佟庆辉先生学习现代散打;1994年从师意拳第三代衣钵传人、北京市武协意拳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武协宗勋武馆馆长姚承光先生习练意拳,尽得姚先生真传,为姚先生开馆大弟子。1995年一1997年辅助姚承光先生授课,为宗勋武馆第一任教练。  相似文献   

13.
姚承光先生,现任北京市武协理事、北京市武协意拳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武协宗勋武馆馆长,1953年出生于北京,自幼随父亲姚宗勋(王芗斋先生之衣钵传人)先生学习意拳。由于其才聪思敏,刻苦钻研,善于思索,并得到严师慈父姚宗勋先生倾囊相授,经过近50年的研究,已功臻化境,多年来接受中外各路搏击高手的挑战,虽必胜而不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烟波浩淼的武林中,有一颗朴实无华的新星,深为中外武术爱好者所瞩目,这就是意拳。人们一提起武术,自然会想到少林、武当、外家、内家。而意拳即非内家、外家,又莫属少林、武当,乃是一种汲取众长而独树一帜的近代拳学。意拳没有套路和固定的招法,这是在我国众多拳家门派中绝无仅有的一例。意拳曾名大成拳,为我国一代意拳宗师王芗斋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地坛公园紧靠南墙的一块空地上,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个身材魁梧、头发花白的老人在那里打拳练功:他的一推手、一移步,优雅自如,柔中有刚;他的一拳一腿,动有韵,静有势,引来了不少前来观赏和向他学拳的人们。他——这位老人,就是北京市武术协会委员、在武林中教拳达半个世纪的民间拳师刘晚苍先生。  相似文献   

16.
神游物外,力在自然。形似有无,意含宇宙。(姚宗勋句)当年,姚宗勋先生在王芗斋先生创立意拳的基础上,用毕生心血发展了意拳理论和意拳体系。这是他老人家用精辟的语言,从宇宙生命的高度概括了意拳心法。  相似文献   

1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5):58-59
本期出场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乔松茂、意拳名家姚承荣、梅花桩名家韩建中 湖北武汉朱志鹏问: “名家信箱”栏目中,韩建中老师回答了我的问题,使我对轻功、气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非常感谢。我还想进一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位远方的意拳爱好者来珠海探望我。说我前一段时间写的一些关于意拳的文章,很多人看完以后感觉还是不太明白其中表达的意思,问我能否再为他做一次讲解。应他的请求,我把自己对拳学的一些看法又向他讲解了一遍。事后感到其中谈到的内容对广大武术爱好者是有普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2006,(1):17-17
1948年2月出生,祖籍河北省沧州,出生于北京。现任航天神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市武协副主席、孙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自幼酷爱武术,曾习长拳、唐拳等多种拳械。1982年,从孙式太极拳大家、中国“十大武术名师”孙剑云学习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太极推手等。他协助整理出版了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的《孙禄堂武学录》。2003年协助孙剑云老师出版了《孙式太极拳诠真》一书。现正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中华武术展现工程摄制专题片。  相似文献   

20.
新华 《中华武术》2000,(2):59-59
本刊讯1999年12月19日上年,北京什刹海体校武术馆。武术大师吴斌楼先生的亲属、弟子、学生,以及北京市武术协会的领导、北京市戳脚翻子研究会的成员、各兄弟拳种的代表和社会各界来宾500多人出席了纪念吴斌楼先生延辰百年的大会。 吴斌楼先生是河北县人。自幻从武术大师魏赞魁先生习武,十余年后把戳脚翻子传入北京。吴斌楼先生武德高尚,坦诚待人,广交武林朋友,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共同提高,丰富和发展了戳脚翻子拳的内容。 吴斌楼老师毕生从事武术的教学传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武术人才。1953年代表北京市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