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郑澜  潘珊珊 《体育科学》2002,22(4):103-107
研究目的研究类脾虚运动性疲劳及健脾生血中药恢复对大鼠心肌组织心钠素的影响.研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1.5月龄SD大鼠60只,体重约160 g,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组(E组)、自然恢复组(NR组)、药物恢复组(MR组),每组15只;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察类脾虚运动性疲劳及健脾生血中药恢复对心肌组织心钠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E组心肌组织心钠素表达较C组减少,体现为心钠素阳性反应细胞不密集,在减少比较明显的区域,可见阳性细胞沿血管排列,MR组心肌组织心钠素表达较NR组恢复效果好;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为E组心钠素表达光密度较C组显著增高(p<0.01),表达面积较C组显著减少(p<0.01),MR组较NR组心肌组织心钠素含量恢复值高(p<0.05).主要结论类脾虚运动性疲劳对心脏心钠素内分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心肌组织心钠素表达减少,不利于运动应激中心钠素内分泌功能的发挥.采用健脾生血中药复健与自然恢复相比,能促进类脾虚运动性疲劳心脏心钠素内分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健脾生血中药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探讨了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的变化,研究了健脾生血中药在改善类脾虚、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的同时,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选用1.5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约160g,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组(E)、自然复健组(NR)、药物复健组(MR),每组15只.采血测血乳酸、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进行血浆心钠素的放免测定.研究表明,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对心脏内分泌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健脾生血中药能促进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能显著降低由于运动性疲劳引起的升高的血乳酸浓度,并显著增加由于疲劳造成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的减少.健脾生血中药在补脾生血、改善运动性疲劳的同时,能显著增加血浆心钠素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心肌营养与代谢,促进心脏内分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健脾生血中药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探讨了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的变化,研究了健脾生血中药在改善类脾虚、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的同时,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选用1.5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约160g,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组(E)、自然复健组(NR)、药物复健组(MR),每组15只。采血测血乳酸、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进行血浆心钠素的放免测定。研究表明,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对心脏内分泌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健脾生血中药能促进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能显著降低由于运动性疲劳引起的升高的血乳酸浓度,并显著增加由于疲劳造成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的减少。健脾生血中药在补脾生血、改善运动性疲劳的同时,能显著增加血浆心钠素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心肌营养与代谢,促进心脏内分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运动与心钠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运动与心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心钠素从心房肌细胞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确定了心脏的循环内分泌功能,成为最早发现的心源性肽类激素,[1]。有关运动与心钠素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影响血浆心钠素含量及其调节因素上,在随后的研究中,涉及运动影响血浆心钠素改变的机理,如心肌组织心钠素含量、心钠素的基因表达及运动中心钠素的生理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心脏内分泌激素——心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钠素是心脏内分泌激素,在运动中对于心血管的稳态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众多的激素共同参与心脏的运动性功能重塑.就心钠素的存在形式、作用机理、生物学效应以及运动对血浆、心肌组织及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以综述.心钠素作为判断运动心脏适应性的指标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运动心脏的内分泌及其功能,本文对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后大鼠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常规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对血浆心钠素含量进行放射免疫微量测定。结果表明,耐力训练后心房肌细胞中特殊分泌颗粒增多,高尔基复合体增多,心房肽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活性增强,血浆中心钠素水平增高。提示运动心脏内分泌功能增强,心钠素的产生与释放均增加。  相似文献   

7.
模拟高住低训对大鼠血浆心钠素与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动物实验观察了高住低训对大鼠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高原环境的慢性低氧、低压刺激可引起血浆心钠素的上升,而耐力训练可促进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从而使血浆心钠素水平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8.
不同训练水平赛艇运动员多级负荷中血浆心钠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不同训练水平男子赛艇运动员与健康大学生在进行不同强度负荷后,血浆心钠素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探讨了系统赛艇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及其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系统赛艇训练不影响安静时的血浆心钠素水平,但可提高运动中心钠素对负荷明显反应的强度阈,运动中检测血浆ANP水平的变化,可以用来评价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心脏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心钠素与采用超声心动法测定心功能相结合,对10名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和1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以探讨运动中心脏内分泌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心脏不仅是心钠素的产生和释放部位,也是心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苗苗 《四川体育科学》2007,(3):39-41,52
心钠素和醛固酮是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激素,运动会引起血浆心钠素(ANP)、醛固酮(ALDO)的增高,血浆心钠素(ANP)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系统合理的运动训练能提高血浆心钠素水平,力竭运动血浆ANP含量过度增高,增加潜在的心肌受损的可能性。运动中血浆醛固酮(ALDO)浓度与运动强度和脱水程度相关,血浆心钠素(ANP)与机体脱水程度关系不大。运动中检测心钠素、醛固酮浓度的变化对合理制定运动强度、科学指导运动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动心脏与心钠素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珊珊  陆爱云  张炎 《体育科学》2001,21(1):47-50,54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回顾和总结了运动心脏与心纳素研究概况,对国内外有关运动心脏和心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可引起心钠素的合成和分泌发生改变,心钠素在运动心脏与功能的适应性重塑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揭示了运动心脏和心钠素研究前景,为运动心脏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力竭运动大鼠心肌心钠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为了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脏心钠素表达的影响,采用4月龄雄性XD大鼠,体重220g-360g,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A组),(2)有训练游泳力竭组(B组)、(3)无训练游力竭组(C组),每组各14只。灌注后取出整心,用免疫组化ABC法,结果是:心钠素免疫阳性反应为:右心耳〉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近心房处,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房肌心钠素阳性择应明显增强,心钠素电子致密颗粒大量增加;C组大鼠心房钠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High-intensity training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trial remodelling and arrhythmias in men. Our purpose was to analyse atrial performance in female endurance athletes, compared to male athletes and controls. Methods: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e included four groups: female athletes, females controls, male athletes and male controls. Left (LA) and right atrial (RA) volumes and function were assessed using 2D and 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to determine peak atrial strain-rate at atrial (SRa) and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SRs), as surrogates of atrial contractile and reservoir function, respectively. ANOVA and Bonferroni’s statistical tests were used to compare variables among groups. Results: We included 82 subjects, 39 women (19 endurance athletes, 20 controls) and 43 men (22 endurance athletes, 21 controls). Mean age was similar between groups (36.6?±?5.6 years). Athletes had larger bi-atrial volumes, compared to controls (women, LA 27.1 vs. 15.8?ml/m2, p?<?0.001; RA 22.31 vs. 14.2?ml/m2, p?=?0.009; men, LA: 25.0 vs. 18.5?ml/m2, p?=?0.003; RA 30.8 vs. 21.9?ml/m2, p?<?0.001) and lower strain-rate (women, LASRa ?1.60 vs. ?2.18?s?1, p?<?0.001; RASRa ?1.89 vs. ?2.38?s?1, p?=?0.009; men, LASRa ?1.21 vs. ?1.44?s?1, p?=?1; RASRa ?1.44 vs. ?1.60?s?1, p?=?1). However, RA indexed size was lower and bi-atrial deformation greater in female athletes, compared to male athletes. Conclusions: The atria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shows specific remodelling, compared to sedentary subjects, with larger size and less deformation at rest, particularly for the RA. Despite a similar extent of remodelling, the pattern in women had greater bi-atrial myocardial deformation and smaller RA size.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心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运动和心钠素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结果表明:运动可引起心钠素的合成和分泌发生改变,心钠素在运动心、肾与功能的适应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依据人体生物节律,探讨择时有氧运动对人体神经体液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青年男性以最大心率80%进行有氧运动,运动形式为蹬功率自行车,两次择时运动时间为上午6:00-7:00和下午16:00-17:00,随后的1小时为恢复期,以同一时间安静时为对照,从开始运动至恢复期结束,每30min取血一次,测定血液中皮质醇、NE、ANP和ALD的含量。结果:安静时血液中皮质醇、ANP和ALD水平上午高于下午,NE水平上午低于下午。运动时,血液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均显著升高。上午运动与下午运动比较,皮质醇、ANP和ALD水平上午高于下午,NE水平下午高于上午。结论:机体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均呈近日节律变化的特征。有氧运动时,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均升高,并在运动后恢复期下降。上午有氧运动与下午有氧运动时,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依然存在节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创造力的表现和发挥具有决定性意义。武术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良好心态,在培养人的创造性人格中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氧训练促进心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的低氧训练模式对心肌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从微血管生成的变化和规律来探寻最佳的低氧训练模式.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运动组采用10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训练,每周训练6天,运动量由第1周的速度为15 m/min、持续时间为25 min递增至第10周速度为28 m/min、持续时间为50 min,低练组每周二、四、六在相当于海拔1500 m的低氧环境中训练,一、三、五在常氧下训练.并且在低氧环境中居住,低氧环境由第1周相当于海拔1800 m递增至第10周相当于海拔3600 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微图象分析对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光密度水平、表达面积进行计数和检测.结果:CD34可较好标记心肌组织微血管,其中低氧训练组有大量的CD34蛋白表达.结论:低氧训练能显著增加心肌组织的血管生成,其中高住高练低练这一低氧训练模式对心肌组织微血管的生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珊珊  陆爱云  张炎 《体育科学》2004,24(11):19-22
为探讨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显示肾脏心钠素受体的分布和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均显示有心钠素受体,其分布密度以近曲小管和集合管最丰富。运动使肾脏A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上调,C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下调。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A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不明显,而C型心钠素受体基因的下调更为突出,提示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在C型心钠素受体基因调控水平,以降低心钠素的清除率,增加心钠素的水平,增强心钠素对肾脏的生物效应,增强肾脏在运动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