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球”的技术性格张景芬乒乓球运动一向被我国人民称为“国球”。这不仅因为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来我国乒乓球在国际上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绩,我认为这项运动还十分适合中国人的国民心理。一般而言,在“智能”与“体能”两类体育运动中,中国人更长于“智能”运...  相似文献   

2.
德国乒乓球教练H·海特在中国考察后,撰文谈了对我国乒乓球基层训练的印象,诸如乒乓球观众、乒乓球员的营养、训练方法等,并“感到有些不解”.现摘要如下,供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有关同志参考.其他运动项目是否可以“举一反三”呢?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取得了极大辉煌,但是从世界范围看,乒乓球运动正面临着被世事所遗弃的危机.从构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未来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提出了构建文化自觉的三点要求:觉醒、客观、担当,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三点要求:传承、开放、超越.旨在深化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的精神内涵,厘清其文化发展脉络,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篮、排、足三大球是集体运动项目,个别队员技术水平发挥不正常,可换人上场,而乒乓球运动是以个人独自为战,上场队员不能中途而退或换人上场,技术水平无论正常与否都得“一战到底”。影响乒乓球技术水平发挥因素很多,除技术差距外,还有运动心理或生理等方面因素,本文仅从生理上来谈。一、神经肌肉兴奋性与乒乓球运动的关系乒乓球运动特点是对抗性强,表现个人的技能与技巧。比赛时大脑皮层精神负担很大,需要头脑冷静和拼搏精神。它直接关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或肌肉  相似文献   

5.
色彩是一种运动着的物质现象,它通过视觉途径吸引人的注意给人的大脑皮质留下深刻印象。在体育运动中,不同色彩的运用给人体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同的刺激,影响着个体运动情绪和运动潜能的发挥。本文描述了乒乓球运动项目中色彩的运用,从色彩对人的视觉、人体心理和生理三个方面的影响阐述了色彩在乒乓球运动中的运用原理,并将其实用原理扩展到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以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和乒乓球比赛的可观赏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博物馆馆藏文物──圣·勃莱德杯圣·勃莱德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个人项目冠军奖杯。这座以法国人圣·勃莱德的名字命名的银质奖杯象征着乒乓球运动男子个人项目的最高荣誉。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史上,曾经有6个人在这座奖杯上刻下过名字。他们是:容国团,1...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0,(5):36-3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乒乓球项目也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大众喜欢参加这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为了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加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乒乓球活动,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中国乒协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最近推出“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制”,这是把体育部门一家办运动项目变为社会共同办的一项有益尝试。由于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广泛雄厚的社会基础,实施个人会员制有可能涉及百万乃至千万人,而其章程又具有一定的政策法规性,这是一件大事,因此…  相似文献   

8.
在厚厚的政治壁垒上,以“友谊”为名的乒乓银球点起了温暖、明亮的火把。——共同社电讯(代题记) 乒乓球,中国人的国球。五十余年,一百余个世界冠军。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的任何运动项目中,这种长盛不衰也是绝无仅有。乒乓球,对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自豪的符号,一种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的社会文化;它已不仅是体育,它还承载着远远超越体育本身的重要使命。如人人皆知的三十余年前“小球转动地球”的乒乓外交。  相似文献   

9.
试论影响乒乓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个项目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运动员的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运动智力以及思想作风等几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乒乓球运动属技术主导、隔网对抗,以得分记成绩的项目;乒乓球动作结构特点属于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主要决定竞技能力的因素有运动素质、技术、战术、机能形态、心理、智能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影响乒乓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因素进行概述,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冯贵家 《乒乓世界》2006,(B05):16-18
乒乓球,中国人的国球。五十余年,一百余个世界冠军。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的任何运动项目中,这种长盛不衰也是绝无仅有。 乒乓球,对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自豪的符号,一种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的社会文化:它已不仅是体育,它还承载着远远超越体育本身的重要使命。如人人皆知的三十余年前“小球转动地球”的乒乓外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细且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少儿时期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不仅能提高少儿对乒乓球项目的认识,而且能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乒乓球后备人才。 1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挫折心理的危害及形成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高度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声像技术的应用,使乒乓球在技战术方面再也没有让其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细且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少儿时期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不仅能提高少儿对乒乓球项目的认识,而且能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乒乓球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体系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比较分类和系统方法对中国乒坛40年来有关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运用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我国“三级训练网”乒乓球队进行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依据“运动训练的系统观”的原理推导得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融整体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于一炉。  相似文献   

14.
浅析乒乓球运动在终身体育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博  王婷 《体育世界》2009,(3):48-49
本文从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点,乒乓球运动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身价值,分析探讨了乒乓球运动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乒乓球运动应被列为人们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践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务必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以使达到乒乓球运动健身的普及化,科学化,选择体育锻炼价值取向的终身化。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运动员某些技术动作和一局比赛的能量消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言乒乒球运动是我国较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一些国家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高之快已对我国运动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保持我国在这一运动项目中的领先地位进行科学的选材及训练已成了当务之急。目前对乒乓球运动从技术、战术和心理上进行的研究较多。但有关生理方面的报导则较少。众所周知乒乓球运动对灵敏素质要求较高,而且往往训练或比赛又要持续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运动员每天从膳食中获取的能源物质既不过剩又不缺乏。因此计算出乒乓球运动员一天中的能量消耗,进行必要的补充,可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都得到发展,为此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郑海波 《体育师友》2011,34(1):33-35
1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高、速度快,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快速、准确灵活概括了该项运动所需要运动员在生理、心理、专项技能、智能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乒乓球健身与终身锻炼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乒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乒乓球在高校开展的“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指出乒乓球运动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广大青少年选择终身锻炼的最佳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8.
马文革 《乒乓世界》2012,(7):110-111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中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越是在大型比赛中,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是明显。参加大型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各国的顶级选手,技战术水平不会有非常大的差距。这时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尤其在乒乓球这种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会表现得更为突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乒乓球的赛制做了一定调整,新赛制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要求更高,若我们对其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比赛成绩。本文以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结合2012伦敦奥运的新赛制对我国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乒乓球运动项目一直以来是我国的传统优势竞技项目。近年来,随着乒乓球运动在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研究维度的突飞猛进,青少年早期乒乓球专项训练中也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竞技趋势,训练方法、手段、内容等也不断处于更新,调整和优化之中。然而,乒乓球专项训练不仅仅是乒乓球专项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训练、身体素质练习等,而且在运动员不同的专项训练时期,侧重的训练内容、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软实力的内涵为逻辑起点,在解构软实力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由软实力到文化软实力到体育文化软实力再到乒乓文化软实力的层级递进关系,明晰乒乓球运动文化软实力的衍生过程.基于软实力概念解构的乒乓文化软实力的演绎过程,是丰富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作为奥运项目的乒乓球运动在奥林匹克精神实质下的一种内涵挖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