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但自由操、跳马难度价值优势不明显;自由操获得“一连接”或“两连接”加分人数具有优势,但缺乏空翻2周和其他空翻连接,单杠连接加分采用“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的方式,优势较为突出,反映了我国运动员掌握单杠“近杠动作”能力较强特点;结束动作的优势体现在D组难度上,但双杠缺乏E组结束动作;跳马平均D分有一定优势,但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优势不明显.探讨了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干动作和优势动作,发现主干动作总体上具有74.3%的一致性,说明主干动作呈现出集群性特点;我国运动员完成优势动作数量和完成人次较多,但自由操的前屈2周、鞍马的吴国年、Flops-组合动作、吊环慢翻上水平十字、跳马前手翻前空翻2周、双杠后上一杠倒立和前团2周下等,有待成为今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难度的优势动作;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均采用“优势弥补式”的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结构组优势难度数量与完成人次偏少、成套编排偏雷同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对现行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比赛的导向作用、存在不足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以上高难度的摆动到静止力量动作与4个以上由静止到静止用力性动作的直接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连接编排趋于加长;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依据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比赛录像和2009版、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决赛中的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以及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探析新规则的变化对世界单杠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的选择上向飞行类动作的G、F难度方向发展;在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上更加提倡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在动作完成质量上要求更高,E分的判罚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4.
依据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及2005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评分规则变化的相关信息,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世界男子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采用纵向移位动作为主体,以多个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构成加分主干,并结合D组难度的下法,是鞍马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D+E”难度以上的多个动作“直接”和发展新“Flops规则”内容的单环高难度动作,将是未来大赛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竞争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伦敦奥运周期第41、42、43以及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体操男子单杠项目决赛的前8名优秀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总体加分情况、成套动作的单个难度动作的使用情况以及成套动作完成E分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得出:⑴新规则的变化对单杠的编排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新规则的导向下单杠项目不仅向着更加难美、惊险性的方向发展,而且对成套动作艺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⑵成套动作单个难度动作使用"中穿类、掏类"的难度动作编排减少,飞行动作的编排逐渐增多趋势;而下法动作仍然以"直体后空翻两周720°旋下"为主流,对下法动作的编排将以稳定性为原则;⑶成套动作的总体加分以"D+D、D+E、E+D;D+D+E、F+D+F"甚至"D+D+D+D"的4连接为主要的加分特征,且成套动作的加分编排主要以3串、4串的杠上动作与飞行、飞行加飞行的连接为主要特征;⑷成套动作完成E分的质量还有瑕疵,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以参加第41、42、43届体操世锦赛及第30届奥运会高低杠决赛运动员完成的32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当前高低杠连接加分、难度分及最后得分进行统计,用Excel统计分析出连接加分与难度分、最后得分高相关性,并对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趋势和特点做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杠成套动作中连接组合数量在逐年增加,难度也在不断提高;E、D组别难度动作是连接动作的主流,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换杠类动作与杠上动作连接及长串动作连接将会是以后提高难度分值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以2022年世界杯、美洲杯、世锦赛和202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成绩为依据,分析世界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和我国优秀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旨在为我国运动员优化成套编排、把握规则导向、缩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以及为新周期我国运动员提高单杠项目成绩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由于扣分标准统一,新周期世界优秀男子单杠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高难度价值单个动作出现频率增加,动作选择相对集中;动作整体难度较高,连接加分成为提高难度分值的重要途径;连接加分的种类和连接形式增多;摆动类动作的数量会减少,动作选择也会相对集中;下法较为单一,完成质量较好。建议:鼓励国内运动员发展超高难度的单个动作,鼓励运动员尝试飞行动作的连接;紧贴规则,科学合理编排成套动作;保难度、重质量才是夺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运用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统计分析第47~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4届全运会自由体操、单杠、高低杠和平衡木等项目决赛前8名运动员连接加分动作编排情况,梳理连接加分项目评分规则变化,并探讨竞技体操连接加分动作编排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结果表明:1)东京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女子高低杠和女子平衡木项目连接加分与难度分显著相关(P<0.01),单杠项目连接加分与完成分显著相关(P<0.01),女子自由体操项目连接加分与各项得分无显著相关(P>0.05);2)我国自由体操和单杠项目连接加分分值较低,高低杠和平衡木项目连接加分动作编排占优,高难度连接加分动作编排与完成质量有待提升;3)巴黎奥运周期连接加分规则变化促使运动员成套难度技术动作编排朝多元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单个高难技术动作编排数量增加,运动员完成比赛成套技术动作将更具挑战性、惊险性与观赏性。建议精准把控与应对连接加分规则变化及潜在影响;加强运动员技术难度与动作连接方式多维创新;突出体能训练对于提升动作完成质量与效率的支撑作用;注重技术动作训练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反馈;筑牢赛前竞技状态调...  相似文献   

9.
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新动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分析当今世界体操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结果认为,使用单个低难度动作为上法,运用“三个以上技巧动作”构成的“多连接”结合具有高加分因素的“体操/技巧”(或相反)混合的“二连接”,并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腾空”的D+D技巧“二连接”和C组难度“同一个空翻”的“三连接”,开发“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以及使用E组以上的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为下法,将是未来大赛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调研访问、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世界男子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结果表明,采用纵向移位动作为主体,以多个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构成加分为主干,并结合D组难度的下法,是鞍马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使用“D E”难度以上的多个动作“直接”和发展新“F lops规则”内容的单环高难度动作,将是未来比赛中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竞争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伦敦奥运周期中的4届世界体操大赛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单杠杠上动作、飞行动作、连接动作、动作难度以及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杠上动作选择更趋集中,具有连接价值或高难动作成为运动员首选;后空翻越杠类成为飞行动作主流,并有加难趋势;特卡切夫类单个动作及连接价值凸显;叶格尔与京格尔类发展平缓,前空翻越杠类绝迹;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和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是单杠连接的主要类型和方式;单个超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加分增长速度明显,并将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体操评分规则是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导向 ,规则的每次变化将对体操的总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规则在 1997年版规则的基础上 ,在动作难度、加分、重复、升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动员要获得较高的起评分 ,必须提高训练水平 ,发展难度和增加连接加分。1 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的新变化本次新规则的修改和制定 ,将影响未来竞技体操朝着动作难度大、连接紧凑而多变、动作类型多、动作规格高 ,并且向艺术美的综合方向发展。1.1 难度动作普遍降组新规则对原来 D、E组难度以及其它一些 B、C组难度做了降组处理 ,这一变化 ,无疑增加了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与趋向。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单飞”或二个C组以上的飞行动作直接的“E+D以上”难度的“多连飞”,再分别结合“大回环转体”和“掏类转体”等类动作构成的高难“单动作”(或“二连接”)、或“单动作”和“二连接”(或“三连接”),并使用E组的空翻为下法,是当今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E组或SE的“单飞”、发展“E+D”以上不同类型的高难动作“直接”,及运用SE的空翻为下法等,也将是新奥运周期男子单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
对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决赛成套的动作内容、难度价值及动作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导向作用巨大,D组以上动作是成套可记入难度的主体,技巧动作以及舞蹈动作中高难的跳步动作是中国的优势;但是成套动作类型相对单一、多样化不够,个性不突出。建议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艺术修养,编排中突出运动员风格,力争在转体动作和动作连接上有所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决赛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周子静 《湖北体育科技》2012,(3):295-297,291
对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决赛成套的动作内容、难度价值及动作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导向作用巨大,D组以上动作是成套可记入难度的主体,技巧动作以及舞蹈动作中高难的跳步动作是中国的优势;但是成套动作类型相对单一、多样化不够,个性不突出。建议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艺术修养,编排中突出运动员风格,力争在转体动作和动作连接上有所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当今男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12名优秀选手完成的自由体操成套动作难度、编排、连接方式及动作完成等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使用超E组的单空翻动作,及采用超过三个空翻 动作的直接连接,来加大一个或多个空翻串的动作难度,并运用全旋类动作调整成套动作的完成节奏和韵律,是自由体操动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新国际男子体操规则对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新体操规则的变化及最近世界大赛单杠动作编排,探析新体操规则下单杠动作编排趋势和对策:增加单个飞行动作难度,重视与高难度飞行动作的直接连接,丰富飞行动作种类,适度增加飞行动作加分比例;加大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的连接组合仍是最为重要的单杠编排原则,合理运用杠上高难动作;力求落地站稳,挖掘C组难度动作的加分潜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体操类项目中体操、竞技健美操、艺术体操的规则变化进行归纳分析,阐明了体操类项目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发展难度,重视连接加分;突出音乐、编排的艺术性,倡导创新;动作完成的高标准化;提升裁判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未来体操类项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第28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自由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空翻动作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的单空翻动作和E D3个空翻动作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类型编排呈现出多样化,中间串主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单串多个空翻动作连接;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趋于提高。  相似文献   

20.
依据1997年~2000年男子体操新规则精神,对我国男子优秀后备体操运动员与世界级运动员在动作难度和连接加分、动作重复、特殊要求以及成套动作的起评分诸方面进行了对比,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建议,以期为奥运新周期男子体操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