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芒果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DS法、改良SDS法、CTAB法、改良CTAB法提取芒果基因组DNA,并对提取的DNA进行质量比较。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能较好地去除芒果叶片中的酚类和多糖杂质,提取的DNA母液浓度达767.2 ng/μl, OD260/OD280为1.89,DNA纯度和浓度在四种方法中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2.
对直翅目蟋蟀总科部分种类酒精浸泡标本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样品经检测,谱带基本呈线形,无拖尾;OD(260/280nm)值86.11%在1.6—1.8之间。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通过SDS高盐法(常规法)、SDS高盐法(改良法)和Soil gDNA Kit法提取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用DNA Nanophotometer仪测定样本DNA的纯度和浓度,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用SDS高盐法(常规法)、SDS高盐法(改良法)和Soil gDNA Kit法和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浓度分别为41.45 ng/μl、96.48 ng/μl和58.40 ng/μl,纯度(OD260/OD280)分别1.45、1.57和1.82.由结果可知,改良法提取DNA的浓度最高,而Soil gDNA Kit法的纯度最高,但其成本较高,因此,SDS高盐法(改良法)是节省成本且适合提取大批量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方法,今后在提取DNA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纯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氮研磨法、反复冻融法、反复冻融-溶菌酶法、溶菌酶法、超声波法、超声波-溶菌酶法对节旋藻TJCU-7的藻细胞进行破碎,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凝胶电泳检测,核酸浓度、纯度测定及PCR扩增效果来评价各破壁方法的优劣。结果发现,6种方法对节旋藻均有较好的破壁效果:经反复冻融法、溶菌酶法及反复冻融-溶菌酶法破壁后所获得的DNA浓度(2 000 ng/μL)显著高于其他方法,其中液氮研磨法所得的DNA浓度最低(40 ng/μL)。除超声波法所得DNA的OD260/OD280值大于2.00,说明有部分RNA污染外,其余方法所得DNA的OD260/OD280的值均在1.90~2.05,纯度较高。经PCR扩增后均得到了2 kb的目的片段,可以满足基本的生物学实验要求。综合考虑,反复冻融法,溶菌酶法简单、快速,破壁效果好,是节旋藻DNA提取时的优先考虑方法。  相似文献   

5.
沙棘体内酚类物质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影响了基因组DNA提取的产量。采用改良CTAB法对观光木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经过紫外吸收、琼脂糖凝胶电泳、双酶切和AFLP标记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吸光值OD260/OD280为1.7~1.9,DNA无降解现象和杂质污染;基因组DNA双酶切彻底,并且APLP扩增的条带较多而且清晰。从而建立了适合沙棘AFLP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为利用AFLP标记对沙棘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SDS、CTAB和PVP法提取香蕉基因组DN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报道了采用SDS法、CTAB法和PVP法提取的香蕉基因组DNA片段大小比较一致,都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SDS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吸芽基因组DNA提取率略高于微叶,对相同clone不同单株间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结果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种从大肠杆菌中提取重组质粒pRSETDNA不同方法的比较,寻找提取重组质粒pRSET DNA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将含有目的质粒的菌株分别采用SDS碱裂解法和煮沸法进行质粒DNA小量提取,采用DU800核酸蛋白分析仪测定质粒DNA的产量及纯度.结果SDS碱裂解法获得质粒DNA产量为5.61 μg/ml菌液,A260/280=1.95;煮沸法获得质粒DNA产量为4.36μg/ml菌液,A260/280=1.78.与煮沸法相比,SDS碱裂解法获得质粒产量更多,纯度更高,更适合分子生物学常规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滨州学院学报》2019,(6):60-65
分别采用试剂盒法、SDS-K法和CTAB法,提取了云斑白条天牛成虫的胸部、足部、触角和腹部四个组织部位的DNA。通过计算OD_(260)/OD_(280)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对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组织部位提取的DNA质量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云斑白条天牛的胸部、足部、触角和腹部四个组织部位的DNA条带清晰,OD_(260)/OD_(280)均在1.80~1.86,DNA质量最高;SDS-K法提取DNA质量次之;CTAB法较差,基本无条带。不同组织部位提取的DNA,胸部质量最高,足部次之,其浓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胸部>足部>触角>腹部。因此,提取云斑白条天牛成虫DNA时,建议试剂盒法从胸部提取,但样品量较少且稀缺时,从足部提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黑糯玉米幼叶、种子和盾片为材料分别采用CTAB法、SDS法和碱煮法提取黑糯玉米基因组DNA,并通过直接观察DNA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比较利用不同组织材料和方法提取的DNA质量.结果表明,用CTAB法提取的黑糯玉米幼苗的基因组DNA质量较好、纯度较高,能够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骆驼刺具有抗寒、抗旱、耐盐和抗风沙的特性,是一种非常好的生物性抗逆研究材料.通过比较CTAB法、热硼酸法和Trizol法来提取骆驼刺叶片总RNA的效果,结果表明,Trizol试剂盒法提取的RNA纯度较高,电泳条带清晰完整,OD360/OD280比值为1.91,并将其确定为骆驼刺叶片总RNA提取的方法,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利用设计的NHX1引物,PCR扩增得到一条600~800bp的DNA条带,与报道的NHX1基因的核心序列大小基本相符,验证了提取的RNA可用于RT-PCR,为骆驼刺的抗逆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黄花菜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花菜不同器官中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通过考察多糖对3种自由基清除效果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花、根、叶中多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27%,24.19%,5.84%,3种多糖对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花多糖对O2-·和·OH的清除效果很显著,清除率分别为92.56%和90.68%;根多糖对O2-·的清除效果也非常显著,清除率为95.62%;叶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不是很显著,3种多糖对LPO的抑制效果不显著。综上表明,黄花菜的花多糖和根多糖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南方红豆杉枝叶总RNA,通过甲醛变性凝胶电泳,可见3条比较明显的rRNA条带,其中28SRNA条带的亮度大约为18SRNA的2倍,说明总RNA样品的完整性良好。紫外吸收值测定,A260/A280比值介于1.7到2.0之间,A260/A230比值大于2.0,得到较为典型的RNA吸收值,说明酚类、蛋白质和无机盐等杂质已排除。此方法简便易行,能得到纯度高、质量好的RNA。  相似文献   

13.
牛粪便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剂盒提取法、冻融-CTAB法、CFAB-SDSⅠ法与CTAB-SDSⅡ法四种方法提取牛粪便总DNA,并从纯度、颜色与提取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实验表明,CTAB-SDSⅡ法提取的总DNA颜色透明、DNA纯度(A260/A230)为1.930±0.433、DNA提取量(μg/g)为19.870±0.433.因此,C...  相似文献   

14.
重组质粒pRSET DNA纯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柱式小量质粒抽提纯化试剂盒和聚乙二醇沉淀法纯化重组质粒pRSET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U800核酸蛋白分析仪鉴定已纯化的重组质粒pRSET DNA的纯度.结果显示,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纯化重组质粒pRSET DNA:A260/280=1.83,试剂盒所得结果:A260/280=1.91.与试剂盒相比,聚乙二醇沉淀法获得纯化质粒的纯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常规质粒纯化实验中可用此法代替昂贵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15.
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  相似文献   

16.
室内测定了几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菜粉蝶成虫产卵行为的影响,筛选具有忌避活性的植物种类.结果表明:紫茉莉花提取物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作用最好,72 h的产卵忌避率可达68%;凌霄叶提取物次之,72 h的产卵忌避率为59%;紫茉莉叶、艾蒿叶和丁香叶72 h的平均产卵忌避率分别为59.7%、57%和50.7%.同时,紫菜莉花和叶及凌霄叶对菜粉蝶选择产卵部位还有一定干扰作用,叶正面与叶背面卵数之比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Essential oils and fragrances from natural sour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udy of a perfume includes extraction of scented ingredients from botanicals, behavior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careful blending of scent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composition. Essential oils may be found in roots, flowers, leaves, fruit, seeds or bark of the plant. Growing and harvesting conditions are optimiz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best fragrances.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