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9,(18):26-28
引导学生理解两大遗传定律的实质,厘清验证遗传定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题型是历年高考生物的必考题,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遗传定律解题,立足高考生物分析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中,运用棋盘法进行遗传定律的解释直观而易于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模块二《遗传与进化》与以往旧人教版教材相比,最显著的差别是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提到了减数分裂之前。这一次序上的改变,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使许多教师尤其是教了多年旧教材的老教师倍感不适,他们的理由是:后讲减数分裂会使学生理解遗传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递进式教学和思维模型建构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人教版高中教材“遗传平衡定律”内容进行教学分析,在构建和展现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渗透科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完善认知和思维发展,逐级构建出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思维模型和“四步求解法”解题思维模型。通过思维模型构建,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和实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199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及其学生在孟德尔定律基础上,利用果蝇进行杂交试验,揭示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座位的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即著名的连锁与互换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二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的,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遵循交换律进行的遗传现象也称为基因的“不完全连锁遗传”。  相似文献   

7.
孟德尔选用豌豆为主要材料,经过仔细观察,从中选取了具有七对相对性状的一些植株进行杂交。他最初进行杂交时,所选用的两个亲本部只差一个性状,在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后,就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析到综合进一步研究了两对相对性状和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孟德尔所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中,任取两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彼此间都是自由组合的,这种情况在其它生物的其它性状间也常常看到。后人把这种现象归纳为孟德尔第二定律,或称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表达为“一对基因的分离与另一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两者是…  相似文献   

8.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必修阶段中必考内容之一,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正确地应用遗传定律,对于解决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发病概率等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科书(选修)》中,“细胞质遗传”是安排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之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细胞核遗传的补充。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学实践表明,本节的教学难点有两处:一是细胞质遗传与母系遗传的关系,有许多学生把细胞质遗传等同于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10.
张辉 《中学生物教学》2013,(Z1):103-104
<正>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两大基本定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基因分离定律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而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学生如果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在解题中就会事半功倍,笔者下面通过几个例题来讲解这两大规律在遗传题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现     
植物可自身更新遗传密码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发现,植物可以把自身遗传的父系遗传密码改写为祖系遗传密码。这项新发现推翻了教科书中的一项经典遗传定律,即子系植物只是简单地继承和综合该植物父系的遗传密码。这条定律是由19世纪的孟德尔在种植豌豆植  相似文献   

12.
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孟德尔遗传规律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是高校遗传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尝试在孟德尔遗传规律教学中实践主导—主体教学理论,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发展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孟德尔严密的思维方式、严谨的试验设计以及巧妙的验证方法,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孟德尔遗传定律牵涉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时颇费周折,本文就该定律涉及的内容作出了论述,并 且对孟氏定律的理解作出了尝试,文章的最后精选两个例题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运用作出了讲解。  相似文献   

14.
孟德尔建立的两大遗传定律因为比较抽象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大定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换位思考”,按孟德尔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学习这两大定律,并找出其中的记忆规律,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通过情景线索,围绕"伴性遗传"教学目标,推理分析其遗传方式和特点,并以问题为驱动,带领学生探究,完成知识构建。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思路"伴性遗传"是沪科版《生命科学》教材第3册第8章第2节的内容。第8章前半部分讲的是孟德尔定律,后半部分讲的是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本节内容是对遗传定律的深化和应用,也为分析各类遗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的基本规律只介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删去了原试验修订本教材中繁琐的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教材变得更简单,难度降低,现对该节内容的教材特色及教学要点作如下解读。  相似文献   

17.
卢燕 《青海教育》2010,(7):75-76
孟德尔提出了基因的两大遗传定律,从而被后人称为“遗传学之父”。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即先只观察和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发现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后,再观察和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教学中,遗传这一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这部分知识内容抽象,涉及问题较多,解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因此又是教学中的难点。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法有多种,只有抓住规律,掌握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解题速度。笔者就此总结了几种解题技巧与方法,供参考。一、先找有几对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中,有两对相对性状,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一般一对相对性状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相似文献   

19.
孟德尔分离定律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中遗传规律的核心内容。在该定律中遗传因子分离,对于配子的随机结合与遗传结果(F2性状分离比为3∶1)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材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一、教材实验不足1.教材模拟实验缺乏模拟雄配子比雌配子数量多的事实,且模拟缺乏科学性。2.教材实验要求双手同时抓小球,每完成一次统计后,抓出的兵乓球都必须放入小桶中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20.
沈平 《生物学教学》2005,30(6):26-27
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豆种子种皮颜色的灰色和白色、子叶颜色的黄色和绿色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豌豆种子种皮和子叶性状表现的遗传学试题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有相当的难度。下面举三例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