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燕  杨洋 《青年记者》2012,(26):20-21
Web2.0时代的到来使社交网络(SNS)不断普及,它以实名制为特色,以社区化为核心,突破了传统的匿名网络空间模式,让现实的人际关系网络化,也让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更真实。大学生这一群体极易被这种形式的网络社区所吸引,因为这种新媒体形式允许网民在网上进行意见表达以及与网络好友互动,如腾讯QQ、人人网等就是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学生群体成为网民的最大群体,其中人际交流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QQ、微博、人人网、飞信等即时或非即时的通信工具则是他们人际交往的主要网络媒介。新兴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带给了大学生与传统的交往方式不同的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媒介的深入使用,由此而产生的高校学生的网络媒介依赖问题引发各方关注,"网瘾"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等概念被学者相继提出,并加以佐证。本文将以QQ这种人际传播的新形式为例,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依赖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情感表达在网络传输中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对人类的心理指向和行为模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产生了"网民"这个庞大的群体。那么,网民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本文试图说明这部分人在互联世界中的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的特点,即网络传输对人们情感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情感表达在网络传输中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葳 《新闻前哨》2005,(2):112-113
互联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对人类的心理指向和行为模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产生了“网民”这个庞大的群体。那么,网民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本试图说明这部分人在互联世界中的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的特点,即网络传输对人们情感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不但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而且以动摇传统固定空间领域为前提,造就了全新的文化空间,80后、90后成为网民主要群体,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的崛起是网络造就新文化空间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之一。新文化空间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引起文化冲突。因此,网络传播正成为一种推动文化变迁的正在进行式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为了在网络的自由言说空间中表达观点、意见和建议,努力对政治事件、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并获得身份认同。网民的身份认同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案例分析中,研究我国网民身份特征及加强网民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自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后,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最重要的渠道和舆论场所,已经对普通大众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大众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的理论概述 群体极化这个概念最早由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年研究群体决策问题时提出,而网络群体极化就是指在网络中网民针对某一个社会热点进行意见交流,从而生成网络心理群体,群体中互动不断加剧,进而出现了观点激化,并且不断强化,最终走向极化的现象.①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8月“微博微博”内测版推出迄今,短短3年多时间,中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其中。新闻记者尤其调查记者是非常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网民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获取调查记者利用微博所发布的直播信息,并且边围观事件的动态、边发表评论,从而快速形成汹涌的网络舆论。微博的兴起,到底对中国的调查性报道产生了哪些影响?笔者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看法:一是对报道空间的影响,二是对生产机制的影响,三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博客诞生于网络虽然仅仅十多年时间,它却已把网络江湖搅了个天翻地覆。与更为方便快捷、更具个人化与共享性的博客相比,QQ、BBS、E-mail等网络交流工具业已“沦为”网民们“孤独的狂欢”。博客已经成为众声喧哗的公共空间,不断制造着极具冲击力的新闻和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10.
陈梅松 《青年记者》2016,(35):75-76
以QQ名(即QQ昵称)为代表的网名是网络活动中网民身份的象征,是网民凸显某一特定身份特征从而达到特定语用目的的方法和手段.QQ名打破了“姓+名”的传统人名模式,较少负载个人真实信息,很难看出QQ使用者的年龄、性别等,而且可以随时更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QQ名并非由长辈等他人所给,又充分体现了QQ用户的主观选择,所以研究QQ名能够促进对话语生产和理解的认识.本文以QQ用户名为研究对象(包括“昵称”和“群名片”),通过腾讯QQ软件和以“QQ名”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收集语料,分析QQ用户命名的身份选择与建构,及其表现出来的语用特征和语用效应.  相似文献   

11.
高校百度贴吧舆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指网民基于网络主题的情绪、意见、态度等的集体反映.  相似文献   

12.
高冉 《新闻世界》2011,(7):182-183
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人们集聚在一起,它带给广大网民以前所未有的能量。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网民的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研究媒体报道中的"网民形象"有助于我们了解网民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对其评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集群行为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对群体的污名化的影响便是其负面影响之一。本文以城管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探究网络集群行为与污名化的关系,发现网络集群行为可以引起、扩大网民对城管群体的污名化,单个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面广,程度不深,但是相似的网络集群一再发生,效果累积,网民对该群体的印象会不断强化,逐渐形成刻板印象,群体的污名化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它以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二生存环境".根据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其中10-29岁的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99亿,占网民总数的55.6%.这些青少年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型时代,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他们从一知事,就开始与网络接触并共同成长.互联网日益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社交、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Email、BBS、QQ、MSN、博客、微博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表达思想情感的空间.因此,网络正根本性地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5.
齐晓艳 《新闻世界》2010,(5):177-178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中的"社群化"的群体。随着网民在网络社区中的活动越来越频繁,网络社区在互联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利用网络社区中的群体心理特点进行品牌传播活动也为一些企业所运用。  相似文献   

16.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群"众,网络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群".在腾讯QQ群的主页上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5000万个QQ群".对于QQ群.腾讯的定位是"优质社会网络,无限拓展好友;高效即时聊天,在线群聚互动;实用群体空间,时刘分事精彩".除了腾讯的QQ群,开心网、MSN、雅虎通等都开发了自己的"群"功能.  相似文献   

17.
徐珍珍 《新闻世界》2012,(7):151-152
"网络暴民"是大众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随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的上升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成为主要的受众群体,他们努力争取受众权利以及自我赋权。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因网民群体的特质,易发生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网络暴民"现象的产生。"网络暴民"存在双面人格,一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暴民;二是社会行为的监督者与卫道士。在"网络暴民"的监管问题上,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受众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调查的背景 首先,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看,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不过八九年的时间。尽管已经发现和总结出网络语言的一些特点,并逐步将这种研究引向深入,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对网络语言全方位的跟踪、量化研究还远没有做到位。网络语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实的语言,又给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多大的冲击,这些问题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局部的、主观的认识上。其次,青少年群体是网民群体的主体(有资料显示,网民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的人群,占网民总人数的38.9%,是第一大网民群体),是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虽然有如此庞大的写作与阅读群体,但目前社会对他们了解、调研得却不够。再次,随着网络语言的风行,一些专家、学者担忧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最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专业的3名在校大学生所做的相关调查,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更坚定了我们做此项调研的决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站使用广泛,导致网民隐私泄露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在使用QQ空间时,常常会遭遇到个人信息泄露的困扰。探讨大学生在使用QQ空间时隐私泄露的原因、危害以及规避方法,关注大学生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对提高大学生相关安全意识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代英  马公 《新闻前哨》2010,(7):73-74
2009年,中国网络开博客的人数仍在上升,从明星到草根,队伍在不断壮大。新浪、天涯等诸多热门网站每天有大量网民注册加入写博客队伍;腾讯公司QQ旗下的QQ空间仍然沿用博客的模式,并且推广面更大,涉及的人群更加广泛。今后使用博客这种形式表达自己想法、抒发自己感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