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瑾 《湖南教育》2004,(5):30-30
变“理解下面词语”为“通过不同方式来理解你不理解的词语”。“理解下面词语”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文中教师认为学生需要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进行理解。而“通过不同方式理解课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首先在对词语的选择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词语选择,就满足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其二,对词语理解的方式也多样化。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直接问老师、问同学等,都能达到理解目的。其三,对词语解释的方式也多样化了。学生根据自身体验来解释,如用词语造句,找出该词语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用手势、动作来解释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当代汉语中表示“极““最“意思的“极端词语“的使用情况,分为描述性、指称性和二者兼而有之等三种类型,分别进行考察,分析了这类词语流行的原因,并与“文革“期间同类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进行,“鸟巢“、“水立方”、“福娃”等专有名词已经成为人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其实,每年社会中都会产生许多新词。而今年恰好是奥运年,使得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词语成为使用最多的词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白长茂介绍说,最近10来年国家语委每年都会编制一部《新词语词典》,收录当年最热门的词语。白长茂预计,按照目前的情况,很多奥运词语都将被收入《新词语词典》。“但奥运词语要进入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还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科学的评审。”  相似文献   

4.
胡珂 《文教资料》2010,(31):28-30
表示“红”含义的颜色词有很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使用频率高低不同,利用语料库,作者探究了“红”族词中“赤”、“红”、“绯”、“朱”和“丹”的使用情况.并从传统色彩观、科技发展、词语的组合能力、词语的意义等角度来分析造成不同时期各个词语使用频率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4年“考试说明”将以往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细微的变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还以为是新生事物出现.有陌生感。其实熟语很熟,它会在人们交谈时随口而出,就是因为太熟悉了,以至大家不把它当作一种语言现象,“考试说明”提出来,倒觉有些“生分”。这一变化还意味着高考将扩大词语考测的范围,对学生的词语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试卷,笔者有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国伟 《新高考》2004,(7):17-18
2004年《考试大纲》将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范围扩大了。  相似文献   

7.
高考词语复习谈杜支万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第一部分第》5条指出:“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音义,能。确使用词语。”这条“说明”,明确规定了词语高考的标高,同时,也道出了同语复习的内容,以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读音、意义、使用三个方面。但问题的关键是,汉语...  相似文献   

8.
王俊 《新高考》2004,(5):14-15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与2003年相比,相对稳定,除了增加了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其他只是微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由“成语”改变为“熟语”,除了说法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外,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一条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将此改作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成语”改成了“熟语”.那么“熟语”包括那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10.
2004年《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字之改。大大扩大了词语这一考点检测的范围。所谓“熟语”,指固定短语,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俚语、歇后语等等。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月刊》2004,(4):55-56
标点符号纳入了今年的考试范围。“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所谓“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比成语的范围广。  相似文献   

12.
新兴"双X"类词语及其语用修辞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兴“双X”类词语是指“双赢”、“双包”、“双考”这样的新出现的带“双”的词语。这类词语的构词情况比较复杂,语义情况比较多样。从语用上说,这类词语具有概括性、继承性、临时性和开放性特征;从修辞上说,这类词语有以下修辞价值:辞约义丰,反映本质;形式陌生,刺激接受;并列使用,加强语势。新兴“双X”类词语的涌现,是语言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并研究这一现象,对词汇学的研究、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14.
常馨 《教师》2011,(9):125-125
“男”“女”这对表示性别概念的词,如今被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网络词语中,男女类词语已成为一支主力军。本文就该类词语在构词特点和使用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网络词语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札记     
从“腹与心”谈腹“内容物”的虚化 腹是人的消化器官的重要载体,如词语“食不果腹”。但我们发现,与腹相关的词语,较少和饮食相关,而一般与表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使用。请看下面三组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时尚词语的“闪亮”登场,为现代汉语词汇增添了强劲活力和新鲜气息。通过“打造”、“另类”、“工程”、“零距离”与“零x”词族等时尚词语的各个侧面的解读,论证了新时期时尚词语方兴未艾,在新闻媒体和“民间语”中使用极其频繁,其结构的类推、词义的演变、用法的发展和社会语用心理的变化都十分迅捷,很值得语言学工作跟踪、审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笔者纵观手中的各种版本的新旧教材,受物理学科自身科学性的要求,学生水平等多重因素制约,使用了大量的“主要”、“一般”、“通常”等词语。这些词语虽然不是物理专业词语,但它们对物理教学内容有特定的限定和修饰的作用。教学中如不多加注意,不仅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甚至还会造成逻辑错误。为了讨论上的方便,我们不妨把这些词语叫做“修饰词”,以下分别辨析。  相似文献   

18.
“升高了”、“升高到”和“下降了”、“下降到”都是物理学中语言表达时常与数词搭配使用表示物理量变化情况的词语.它们的用法很容易混淆而出现错误.要准确地使用它们,必须弄清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英语写作“焦点式反馈”是以语言交际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学反馈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运用有助于词语输出的词语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进行“焦点式”的纠错性反馈,经过反复反馈,重新调整他们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词语的效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主要包括成语和俗语(含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广大考生对“正确使用词语”这一原有考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正确使用俗语”这一新增考点却比较陌生。本套备考材料就是针对这一新增考点编订的。在编订中,笔者着重突出了如下三点:(1)选材:精选的100例熟语均为知晓层面宽、使用范围广、考查价值大的俗语。(2)体例:对每一个俗语都作了较为精确的解释,并配以鲜活的实例。(3)编排:按照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