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2.
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是选用一段课文上没有见过的文言文来出题。答好文言文题目的关键是读懂原文 ,把握文意。原文意思读懂了 ,解答题目就不难了。那么 ,如何正确地把握文意 ,读懂原文呢 ?这里着重谈谈两个方面的问题。读懂原文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实词的意义。在高考试题中 ,不仅对实词意义的解释要考它 ,大多数语句的翻译也要考它。因为实词里有一词多义的问题 ,有古今异义的问题 ,有通假字的问题 ,还有词类活用的问题 ,辨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把握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呢 ?主要有四种方法 :1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确定实词在句中…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综合阅读题的考查目的 ,是在于通过对词语的理解 ,对语句的分析 ,对文意的概括 ,去检测考生是否正确把握了文意 ,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并能对其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 ,对其技巧进行合理的鉴赏。很明显 ,着重考查的是整体阅读能力。因此 ,解答文言文综合阅读题 ,除了要掌握各种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 ,注意掌握整体阅读的规律是很重要的。一、完整领会文章的内容 ,力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种整体理解能力 ,要正确地把握文意 ,既要微观上从字词入手 ,落实词语含义、语法结构、修辞运用和文化文学常识 ,…  相似文献   

4.
一、考点举要文意把握是指在文言文阅读中,通过文言常用词语的理解和句意认知,把握整个文段的文意,辨证阅读,达到初步归纳阐释和分析评价的较高阅读层面。文意把握是字词理解和句意把握的深化,是文言文语言知识掌握前提下对阅读材料的整体认识和理性观  相似文献   

5.
高考文言文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对语句的理解以及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由于选文出自课外 ,题目的灵活性强 ,而一些考生又缺少答题方法 ,因而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失误。下面结合具体题目谈谈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思路。一、把握主旨领悟词义解答文言文阅读题 ,必须仔细阅读材料 ,从整体入手 ,然后作局部深入分析 ,进而把握材料的主旨。考生答题时 ,只要紧扣主旨 ,就可以化难为易。如果答 1 99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弄清所给…  相似文献   

6.
匡吉 《语文知识》2001,(1):35-38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最能体现能力考查要求的是“文意判别题”,它通常位于整个题部的最后,一般直接要求指出几个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有时也通过某一句子的理解来关涉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翻译,应本着字字句句在译文中有着落,不随意地添加额外的信息,也不将原有的几重意思“一语带过”的原则;当然,为了确保译文意思清楚,符合现代白话的要求,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可酌情略有变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环节来翻译文言文:一、整体阅读,标注要点翻译文言文,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对其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不要埋头于一点不顾其余。同时,在阅读时还要对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标注。二、审视局部,再行理解在关注整体的基础上,需要审视局部,根据文段内部词句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对重要的字词进…  相似文献   

8.
一、解题原则1、整体把握,以文解文。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理解文章必须放眼全文,整体把握,不可执其一端或断章取义而曲解文意。同时,一篇文章也是一个自足体,问题从文章中产生,答案也一定隐藏在文章中。设题者一般不会拟答案在文外的题。因此解题时要时刻记住从文章本身去思考,去搜寻答案,以文解文,切不可主观臆断。2、读懂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角度。好的设题,题干本身就会提示阅读区间、解题思路、答题角度,所以必须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好思维角度,不能文不对题,答不对问。3、尽量从原文中抽取词句,组织答案。这是很多获取高分的学生的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高考文言文阅读客观题最后一题(2003年除外)涉及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实际上考查的是考生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把握的能力。该题干扰项设置的基本做法是,在大体正确的说法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那么,这些不正确的表述究竟有什么特点?本文拟以高考题(全国卷)为例作一番透视,相信对增强考  相似文献   

10.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一般要求选出四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有时也通过考查对某一个句子的理解来关涉整个文意。由于这种题型将文言文阅读“文字解读”和“文意分析”的能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有较强的综合性。该题型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学会“分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散文)阅读答题有六大要领:统读全文知文意,关键地方做标记;边看题目边回忆,各题之间有联系;研读题干审题意,原文里面找信息;词语理解读全句,句意理解前后觅;观点思想筋骨句,作用手法要牢记;草稿纸上写要点,组织语言再答题。  相似文献   

12.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一般要求选出四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有时也通过考查对某一个句子的理解来关涉整个文意。这种题型将文言文阅读“文字解读”和“文旨分析”的能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要答好此类题。须首先学会“分析”。而要学会分析,又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根据笔者的认识,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起,高考文言句子的翻译题型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翻译题,这种文言句子翻译题该怎样去解答呢?对策如下: 一、细读原文,理解文意。测试翻译能力,出题人总会给几段话或一篇短文,要求应试者对其中部分句子进行翻译,因而阅读原文并能理解文意显得尤为必要。读不懂原文,理解不了文意,就很难把握所要翻译句子的意思、句式和语气,更谈不上准确地去翻译它。请看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14.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要想得满分 ,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 ,还要有巧妙的方法。在多年的高三语文复习中 ,我积累了一种“四步走”的方法 ,可供考生操作。第一步 ,倒读最后一题 ,搜索“内容提要”。从 1997年开始 ,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 ,在题目设置上有这样的规律 :将阅读材料的内容 ,从不同角度切分为四个部分 ,再按照原文行文的先后顺序 ,拟设四种对文章的概括性叙述 ,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综合分析 ,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也就是说 ,在这最后一题的四个选择中 ,只有一项错误 ,而其余都是正确的。那么 ,未读原文之前先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此类题型的设计方式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叙述中设计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项来供考生排除;题干要求也逐步定型为"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此,探究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误区提供了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相似文献   

16.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的主观题是新课标考区独特的考查内容。如何根据主观题的特点进行规范答题呢?一、关键词句的理解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作者在它的前面或后面都要作具体阐释(揭示它的内涵)。所以,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的相关句子,即要在相关词语出现的附近或前后找答案。解释句子含义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考虑,即要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这样,解题时才能"披文入里,析文入情"。  相似文献   

17.
第三大题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考生升入大学以后的继续深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文言文的阅读多年来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文言文的教学不应该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句子的整体意思,而应该把重点落实到句子内部重要字词的理解上,以便学生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重要字词",是指那些在古文中经常出现、而且容易跟现代汉语相混淆的字词.比如今年甲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后汉书·孟尝传>中的一个句子:"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相似文献   

18.
高分突破解说(一)问:文言文阅读的高分突破点在哪里?答:1.确立高分突破目标;2.恰当安排时间;3.力求读懂原文;4.激活原有知识;5.灵活运用方法。(二)问:这几个考点高分突破障碍是什么?答:影响第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的障碍主要有如下几点:1.没有明确的高分突破目标。只满足于埋头做完题,看一看得几分,不知道反思错误的原因,寻找争分的办法,使复习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不能恰当地合理地安排答题时间,少数学生为了加快答题速度,只花五六分钟就完成了文言文的答题,最后因轻率答题而严重影响了得分率。3.不重视对原文的理解和品味,即轻阅读,重…  相似文献   

19.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如果在筛选、概括信息方面做好如下几点,错误率能大大降低。一、注意把握表述人物特点类词语的意思 对于“表现某人什么特点”类题目,如果该特点是用原文表述,首先要注意准确把握这些特点表述类词语的意思。比如“生性耿贪”“生性狷介”,  相似文献   

20.
邱建农 《现代语文》2007,(9):124-125
文言文综合阅读试题往往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命题者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成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往往在基本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