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生活教育论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其美育思想就是生活教育论中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近百年来,对他的美育思想的研究相对滞后,这与他在中国美育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本文试图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分析,从中挖掘出其美育理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及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本文探讨了生活教育理论对《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意义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1935年1月《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7期发表陶行知《生活教育现代化》一文,这是生活教育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文献,是陶行知自1923年结成生活教育论到1934年得出普及教育以实现整个民族、整个生活、整个寿命现代化这个结论的结晶,是中国生活教育运动承前启后的方向盘。这篇文章仅316个字,但内容十分丰富,我自己30多年来就是围绕这篇短文开始研究,百读不厌,用之无限。下面谈谈我的部分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1.对您影响最大的教育论著有哪三本? ①《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②《教育诗》(马卡连科);③《陶行知论德育》(陶行知)。2.在您所教学科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专业著作有哪三本? 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②《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③《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伟大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生活教育论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其美育思想就是生活教育论中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近百年来,对他的美育思想的研究相对滞后,这与他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语出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中《生活教育现代化》一节。陶行知是中国最早使用"现代化"词语的人之一。1925年他和他的同事在《Education The China 1924》中第一次使用"现代化"一词。同年十月,陶行知在《〈新教育评论〉创刊缘起》中涉及到现代生活与现代教育。他说,"这个国家如果是现代的国家,如果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国家,那么他的教育,便不能不顺应着时代和世界的教育趋势,而随伴着竞进。"1931年1月晓庄学校举行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陶行知在会上首次提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2011,(8):16-16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中国教育学会 共同设立 媒体支持:《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生活教育》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与应用。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与人格精神,号召广大教师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争做献身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胡国枢研究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久负盛名的陶行知研究专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长期致力于陶行知研究,笔耕不辍,成绩斐然。最近,我又读到他的陶研新著《中华本土教育家陶行知》。这是继《陶行知传》(与人合作)、《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陶行知新论》之后,胡国枢撰写的第4本高水平的陶研学术著作,也是“作者几十年置身陶学的综合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一、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与背景郭沫若曾在纪念陶行知去世的挽联中写有这样的一句名言."2000前孔仲尼,2000年后陶行知。"陶行知可谓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既有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孔子)的继承与发展,同时还有对西方当时先进教育理念(杜威)的吸收和改造,从而建立起赋有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教育新理念—"生活教育论"。人类社会的历史车轮已经驶入了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与陶行知是一生的同志与挚友。他随同陶行知创建了晓庄师范,并以晓庄师范作为自己办学的榜样和砥砺,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标,晚年多次来到晓庄,鼓励晓庄的师生铭记陶行知,继承陶行知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孙铭勋跟随陶行知从事生活教育运动屡试屡验、屡屡创造而又屡遭厄运,长达三十四年。孙铭勋是中国幼稚园最早的男性园丁。最初他入晓庄学习,同时从事幼稚教育。后随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又赴南宁,继续从事幼稚师范教育。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特别是幼稚教育理论,他的理论已经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批判地指出了传统教育理念脱离生活的弊病,构建了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当前家庭教育远离生活、封闭式管制、习惯性干涉等误区的修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透过晓庄学校在目的共享、责任共担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可以发现,陶行知强调的“学校是共同生活场所”的观念,体现的是一种“共同体”学校观。陶行知之所以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共同生活的场所,与其“生活教育观”以及“社会即学校观”紧密关联。这也使其学校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共同生活”这一学校共同体构建的途径,也提醒我们从“学校与社会关系”这一更宽广的视角考虑学校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研究中的“晓庄学派”是以陶行知创立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在地缘上,源于晓庄师范学校;在学缘上,由陶行知亲授;在业缘上,共同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对“晓庄学派”的研究,是陶行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研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新世纪10年(2000—2009)的陶研成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越了以往任何10年段。10年中,《生活教育》复刊、《陶行知词典》、《陶行知全集》(修订版)出版等8个事件是值得我们进行盘点、分析的陶研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并没有因为学校的关闭而停止.相反,陶行知曾一度以上海为基地继续针砭时弊,反思"生活教育",倡行"科学下嫁",创办"山海工学团",建立小先生制,投身国难教育.这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生活教育",而且在实践上推动了这一新教育理论在上海乃至全国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同时他也给我们留下了诗歌、小说、杂文、书信等丰富的文学作品。他用各种体裁的作品阐释了他的生活教育思想 ,因此 ,研究陶行知的作品及其蕴含的文艺美学思想不仅具有文学价值 ,也有利于全面把握他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文艺美学思想与他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联系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哲学观来研究他的文艺美学观。  相似文献   

20.
从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入手,分析农村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重点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论指导作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的科学素养,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