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厌学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具有不可忽视的关联。文章探究中学生厌学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厌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发现,中学生厌学检出率8.4%,厌学检出率较低;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厌学情绪、厌学具体行为表现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克服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提出要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 ,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提出要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厌学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强烈地感觉到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习暂时困难生,都有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为了分析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笔者分别对高一、高三各六个班(每个班60人左右,共718人)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雅兰 《文教资料》2008,6(16):107-108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这三个维度,是在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负性现象.导致厌学的原因从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因素,情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本文从这两个因素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的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面对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Et益严重的现状,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心理问题,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学校、社会、家庭诸因素的影响,使得厌学成为目前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人推测,在中小学生中偶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约有90%或者更多,而常有厌学情绪的约占10%左右[1]。有学者认为,厌学症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有危害性的问题[2]。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感到学习很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3]。有学者认为,要帮助中学生克服厌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  相似文献   

9.
很多中学生存在厌学心理,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如何使中学生走出厌学心理误区,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意课堂教育方法改革,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策略试图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1)
在中学生中,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存在厌学情绪,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一、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1.内在原因。有些人学习压力大,自尊心较强,产生厌学。这部分人总想在各方面特别是学习上名列前茅,平时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现在中学生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29%的初中生有厌学心理;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情绪意志方面:41%的初中生情绪波动性大,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中,厌学症是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学生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功能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习、学习中情绪波动较大。下面笔者就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矫治对策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中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是促进教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如何使中学生摆脱厌学情绪,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1.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上  相似文献   

14.
目前很多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产生厌学情绪,其极低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习效果的发挥,也影响了与数学有关的理科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数学课堂中厌学情绪的成因,也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学生厌学现象具有普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而师源性因素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学教师教学态度偏差、教师的教学方法欠佳等原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从根源上矫治中学生厌学,教师应端正其教学态度,注意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策略,突出学法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英语教材也逐步更新,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始终困扰着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即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教材更新了,手段多样化了,但中学生厌学情绪却比以前更严重了,且出现了低龄化现象,也就是说,在七年级上学期就出现了英语厌学者,在农村中学更为严重。本文试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立足农村教育,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厌学做一次深入分析,以期引起同仁的共鸣,关注农村教育,关注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原因与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晨升 《教育探索》2002,(11):110-111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既与中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厌学具有相似的成因与特征,又有其学科性厌学的特点。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必须重视学科性厌学的研究。1.迁移性厌学一般而言,中学生厌学分为整体性(全科性)厌学与局部性(学科性)厌学两大类。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系局部性或学科性厌学,但它又受到整体性厌学的影响。调查表明,对政治学科厌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所谓的“双差生”和“尾巴生”中。这些学生的各科学业成绩均不理想,自暴自弃者居多。有的即使政治学科成绩曾经很理想,但因其抱…  相似文献   

18.
潘露 《考试周刊》2014,(59):162-162
人从出生到死亡,不断努力地在社会中寻找认同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热血方刚的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迅速,有强烈的被同类群体认同的需要,若这需要被打击,便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每位初中学生都有可能产生厌学问题,基于该问题的广泛潜在性,本文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探讨减少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学心理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或缺乏动机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倾向.厌学心理给中学生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产生严重后果.在情绪方面,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常感到压抑、自卑;在认知方面,对学习觉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在行为方面,对学习敷衍了事,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甚至逃学、出走.有人把“厌学”列为中学生五大行为之首(厌学、吸烟、出走、早恋、作弊).据199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课题组,通过136所不同类型中学共6969份问卷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竟高达在校学生的半数之多.据上海对2000名出走学生的调查,属于厌学而弃学的占18.4%.据1993年新疆有关方面统计,新疆中学生流失率为19.06%,使在校生减少13218人,在这庞大的流失生队伍中,属于厌学而弃学的恐怕也不会少.厌学心理已成为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一大心理障碍,它不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教育质量降低,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学生厌倦体育课这一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经教学实践检验.结果显示,其教学效果明显好转,学生的厌学情绪大为改观.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