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赵树理小说,美的语言修辞材料,美的语言修辞方法,形成美的语言修辞效果。由于赵树理对语言修辞材料和修辞方法的成功驾驭,形成了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独特的修辞美学,产生了富有独创个性的修辞效果———幽默风趣之美,朴实自然之美,含蓄隽永之美。  相似文献   

2.
《随园诗话》是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所著,论及内容包含了诗歌美学、诗歌理论等古典诗歌的方方面面,其中含有不少修辞理论,涉及到修辞的多个领域。本文从"修辞立其诚"、诗之美、辩证思维以及鉴赏品读四方面论述探讨袁枚的修辞观。  相似文献   

3.
庄子有关修辞的美学思想尚未明显地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因此在谈论到庄子的修辞美学思想时往往会涉及到对其哲学的研究,在其生动具体的譬喻和寓言故事中,体现出了崇尚 自然,朴素的修辞之美,崇尚虚静的修辞之美,他的修辞美学思想理论对古人甚至今人仍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将美学与修辞学结合起来研究,即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观照、透视英语修辞系统及各种修辞现象和修辞方式,从而揭示出英语修辞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审美属性,对英语修辞语篇的音乐美、形式美、联想美、意境美和风格美等基本美质作了初步的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5.
修辞论美学是研究文本的符号系统与文化语境的修辞关系的一种美学理论。它是由文艺评论家王一川教授提出的。认识论美学、感兴论美学和语言论美学是其三大理论来源;文本阐释、文化语境阐释和历史阐释是其三个阐释层次;内容的形式化、体验的模式化、语言的历史化和理论的批评化是其四大特征。修辞论美学吸收了社会语言学的某些特性,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代表着一种美学潮流,而且具有民族文化渊源,更适合解读中国文本。当然,修辞论美学在对历史力量的认识、对自身最高境界的阐释和对多种批评方法之间关系的阐述等方面也有缺憾之处。  相似文献   

6.
从英语广告修辞及美学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广告的一些美学表现形式,深入探讨广告英语如何感化受众,从中探究修辞在美学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科学的建构和解读汉语修辞艺术提供帮助。在解读其内涵的基础上,又从外延上,即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逻辑距离、情感距离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阐释。"距离"是汉语修辞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使用中尤其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8.
邹晓玲 《文教资料》2008,(29):37-38
汉语的矛盾修辞是一种积极的修辞现象.本文通过对矛盾修辞的定位探讨了矛盾修辞与"自相矛盾"及逻辑的复杂关系,从而阐明矛盾修辞其表面上的不合逻辑并非真正的不合逻辑,正确运用这种修辞手段,有可能化平淡为神奇,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298+300-298,300
本文从仿拟修辞在英语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美学效果来探讨其对于广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吸取了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不主张静态地讲授修辞知识,即更加强调修辞在语境中的动态运用,强调体会修辞手法在言语表达中的效果,注重修辞方法对文本意义理解和情感体验的作用,注重对修辞言语形式的品味和鉴赏,注重修辞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相应的语文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设置也较多体现了这种特点。那么,现在中学生对修辞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他们在阅读中是否能运用修辞知识动态地理解文本中的言语意义?能否体会修辞形式所蕴含的美学效果和作者的情感精神?在写作中能否模仿,进行修辞创造,使得自己的言语形式更为丰富?他们能…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指编码,随意改变其含义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修辞学丧失自身特征。修辞学以揭示编码规律为己任,但不等于无需研究解码,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是两码事,后者覆盖面总是大于前者覆盖面。接受修辞学概念可以成立,但是作为修辞学的下位学科,应当把落脚点放在编码上。  相似文献   

12.
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是汉语修辞学中的热点,成果很多。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想更上一层楼,是不容易的。对汉语修辞学研究现状进行评论,是汉语修辞学前进所必须的。这种评论应当建立在“诚”字之上,端正学风。研究汉语修辞学史,进行汉语修辞学评论,目的是要推动汉语修辞学研究,促进修辞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和修辞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修辞学转向”(美学家的和哲学家的 )。有位哲学家把社会上流行的假话空话说成是修辞学转向 ,这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不很适宜的。应当引起修辞学界的注意。教训是 :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进行分析,认为消极修辞的概念不仅与修辞实际不符,而且在概念本身的阐释上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指出,骆小所先生关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划分更能反映修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17.
作为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修辞格是我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修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自身本质特征上。随着修辞学以及篇章语言学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前人研究的层面。试从篇章修辞的衔接与连贯的角度来研究比喻、反复和排比三种典型的修辞格,分析其在篇章中如何取得理想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修辞虽以形象思维为主,却含有逻辑思维在内。通过锁定其逻辑思维,就"阴阳二元"、"移位、转位、包孕"与"多二一(0)螺旋互动"三层进行探讨,以见修辞之逻辑性。  相似文献   

19.
修辞的妙用     
修辞是行文所不可或缺的"调味剂"。修辞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相似文献   

20.
修辞虽以形象思维为主,却含有逻辑思维在内。通过锁定其逻辑思维,就"阴阳二元"、"移位、转位、包孕"与"多二一(0)螺旋互动"三层进行探讨,以见修辞之逻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