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以古为鉴,可知兴替。"相比人为记录的历史而言,地质是更忠实的记录者。它不但忠实,而且古老。《逍遥游》有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然而与石头相比,此大年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地球上已知最古老岩石的年龄是40余亿年。由岩石和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地层见证着地球经历过的各个"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生代包含古近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八千米以上高山有多少?分布在何处?它们的地形地貌如何?"50年前,一个23岁的名叫米德生的小伙子萌生了制作世界八千米雪山地图集的想法。"世界八千米以上雪山有17座,其中3座为新的地理发现。它们分布在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其山势峥嵘,冰雪皑皑。"50年后,73岁的米德生终于得到了答案。轻抚着亲手绘制的21张地图,米德生说:"地图做出来了,我也松口气,这是我对雪山作的最后一点贡献。"梦想源于希夏邦马峰这是我的老伙伴,和我一样,已经退休了。"米德生指着一台一米多高的绿色自动测图仪说。在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地图以及绘图仪器、工具,只留下一条窄窄的走道,世界八千米雪山地图集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相似文献   

3.
事不过三     
香椿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喜欢和不喜欢香椿的理由,皆与它那独特的气味有关. 在喜欢的人眼里,香椿的味道是清香,是"香风惊艳,簇簇嫩、枝头灿烂",直呼香椿为香芽儿,凉拌热炒来者不拒,整个一副饕餮的嘴脸.不喜欢的人呢,大概连它的味道都不想要想到.有人曾发过这样的微博:香椿对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怨恨,居然散发出这么鬼畜催呕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香椿,就是椿树,属于楝科落叶乔木。香椿树长出的嫩芽儿,可供食用,菜名香椿,又叫椿头。香椿鲜香味美,营养丰富,是价廉质优的春天大众蔬菜。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用香椿作蔬菜用的国家。种植的品种有两个类型:一是紫香椿,幼芽儿绛红色,富光泽,香味浓,油脂含量高;  相似文献   

5.
记者一开始也不相信,然而这是事实。去年9月29日下午,在盐山县小庄乡南徐庄村徐同明老师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4米多高的香椿树上竟然结出了一串串的“葡萄”。9月28日下午,一名读者找到记者,反映盐山县一户人家院内的香椿树结出葡萄,为了核实情况,记者第二天乘车来到盐山县小庄乡南徐庄村。在徐同明老师家的院子里,果然看到那棵高过房顶的香椿树,而在香椿树的树枝上,确实稀稀疏疏挂着几串青色的葡萄状的果实。徐老师的老伴儿对记者说,现在香椿树的叶子都快落光了,树上的葡萄也剩得不多了,前些天,树上挂满了“葡萄”。在离香椿树有半米多的地…  相似文献   

6.
香椿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34-34
香椿,又名椿花,香椿头、香椿芽,科香椿属。香椿原产于中国中部,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在华北以南均有栽培。但传统上的香椿的栽培多为林木,而且以家居四围、院落或村边零散栽培较多。作为蔬菜食用,以自然采集为主。近年来,对其营养价值的研究促使其消费猛增,随之也出现了集约化栽培形式和多种保护地栽培形式。虽如此,但香椿作为蔬菜的栽培并不普遍,而全国各地散生的成千上万株香椿仍作为野菜栽培是一部庞大的资源,其采集、食用、加工近于野生蔬菜。因此,作为野菜介绍更适当一些。  相似文献   

7.
事不过三     
祁云枝 《知识窗》2013,(15):30-30
香椿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喜欢和不喜欢香椿的理由.皆与它那独特的气味有关。 在喜欢的人眼里.香椿的味道是清香.是“香风惊艳,簇簇嫩、枝头灿烂”,直呼香椿为香芽儿.凉拌热炒来者不拒.整个一副餐餮的嘴脸。不喜欢的人呢.大概连它的味道都不想要想到。有人曾发过这样的微博:香椿对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怨恨.居然散发出这么鬼畜催呕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 以亿万年作夜大椿以八千岁为春 以八千岁为秋 ——峨眉山千佛庵中一副对联 巨杉,对我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十年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张照片:老罗斯福总统和他的随行人员乘坐一辆马车,从一株大树基部的树洞中驶出来。这就是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驰名世界的巨杉,因为它树体红色,又叫红杉;又因为树龄长达三千年以上,故又称世界爷。以后我走遍中国,周柏、秦松、唐梅、孔林、帝王树、千年铁坚杉等等,也见过不少,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树。所以到了美国以后,巨杉是我重点访问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露 《金秋科苑》2008,(9):90-90
香椿,就是椿树,属于楝科落叶乔木。香椿树长出的嫩芽儿,可供食用,菜名香椿,又叫椿头。 香椿鲜香味美,营养丰富,是价廉质优的春天大众蔬菜。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用香椿作蔬菜用的国家。种植的品种有两个类型:一是紫香椿,幼芽儿绛红色,富光泽,香味浓,油脂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揭秘树蛙的"粘贴术"在品种繁多、相貌各异的青蛙队伍里,树蛙要算是最招人喜爱了。这些小家伙不但憨态可掬,而且动作也非常乖巧。一般的青蛙都是在水中生儿育女,但树蛙却是在树上传宗接代。当树蛙以小蝌蚪的面目降临世间以后,就会从树上掉到树下的池塘中,一个月后,小蝌蚪就变成了树蛙,然后它们就开始了树上生活,因为只有在树上才能捕捉到它们爱吃的各种昆虫。让人叹服的是,这些小家伙还会变色:在树枝上,它  相似文献   

11.
香椿芽馨香味美,嫩嫩的枝芽成为人们初春的食用佳品,但是用香椿种子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室内立体培育香椿芽,可使人们一年四季吃到嫩绿味香的鲜香椿幼芽,生物量为种子重量的13倍,其技术简便易行,居家室内和大棚均可有计划地根据市场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直到距今大约2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可能一直都是在树上过夜的。一些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当我们睡觉时,在梦中有时会有一种下坠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就是当初为了阻止我们的祖先不要在树上睡得太沉,以免掉到地上的那套"预警系统"的遗留物。在树上过夜的习惯大概在人类进化到直立人阶段就结束了。直立人平均身高1.8米,体重60千克,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个足球、篮球、排球形状及纹路的葫芦终于像模像样的挂在了树上,与这"三大球"同时诞生的,还有一串串长在树上的中国象棋,还有罗汉。2008年4月15日,北京国际  相似文献   

14.
香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香椿在繁殖、栽培、生理、化学成分和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我国香椿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谢进 《知识窗》2002,(7):8-9
1998年圣诞节的早晨,杰里和贝丝·格兰杰微笑着看着他们的三个孩子--7岁的塔玛拉、3岁的金伯和近2岁的布拉德利--冲向挂在树上的圣诞礼物.  相似文献   

16.
古代玉器历经了悠悠八千年的发展,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红山、良渚文化时期、商代、汉代和明清时期四个高峰,从简单的装饰品到为宗教、等级、道德服务,最终回到高层次的艺术欣赏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人们迥然不同的创作心理。这些不同时期的产物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八千年绚丽多彩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武夷山区的森林中,当夜深人静时,常会传来似小孩的哭声:"ha……ha……"刚到森林的人,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真有些"毛骨悚然".经向猎人打听才知道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老鼠的叫声.这种老鼠名为"棕鼯鼠",别名"飞虎".  相似文献   

18.
别相信"盛世收藏"的鬼话,那只是富人的游戏、祸害穷人的精神鸦片。历来的大收藏家多半是"乱世英雄",民国时期的张伯驹、"文革"时期的马未都,就是人尽皆知的事例。亿民炒古玩,文物全玩完近30年,中国境内集结了收藏大军八千余万人(中国收藏家协会估计有1亿收藏者)、盗墓大军约10万人(社科院学者观点,《今日美国报》刊载。官方指出此数据不实,偏多;民间说此数据不全面,偏少)。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期刊聚类与SOOI分类体系的科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梁立明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2012,30(9):1292-1300
应用基于期刊互引分析的聚类算法对Web of Science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领域八千余种期刊进行聚类分析,将期刊聚类结果与SOOI"专家"分类体系做对比分析,将二者结构的一致部分定义为"学科内核",其余部分则为"学科外围"。所有学科内核形成了科学结构之网的网上纽结,展示了科学知识的差异性和学科的多样性。学科外围则展现了学科的分化、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理论的渗透和方法的移植,以及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相互作用等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绘画与生活     
正巴尔扎克来到一位爱绘画的朋友家,朋友正站在画布前作画。只见画布背景上的田地中央有一栋小房子。巴尔扎克问朋友:"那栋房子里住了几个人?""不知道,也许六七个。""有几个孩子?"画家想了想,说:"三个。""他们几岁?""唔……也许八岁、十岁和十二岁。"……巴尔扎克一直问个不停,那位朋友被问烦了,有点恼火地说道:"巴尔扎克先生,这只是背景里的一栋小房子,有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