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直受到母语思维和外语思维影响。从母语思维视角进行培训、测试等实验后得出结论:母语正迁移转化到英语阅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学习的过程;阅读不仅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将已有的必要的汉语语言知识转化到阅读中;再者,英语水平是母语思维的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基础阶段仍需加强英语语言教学,当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母语正迁移才可能在英语思维创造的前提下进行转化,否则母语思维就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2.
在母语环境里学习外语,学习者思维的发展深受母语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学习中阅读能力基本构成成分的差异,分析外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因素,并指出提高外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影响大学生外语阅读有3个主要因素:语言知识、阅读策略、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母语阅读习惯对大学生外语阅读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应对策为: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坚实的语言知识;其次,结合母语和外语的不同习惯介绍外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第三,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进一步提高外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付荣文 《海外英语》2012,(5):88-89,91
在外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言语技能的习得中,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儿童的母语习得过程是明显不同的。就前者而言,他们已经形成了母语的思维模式和语音动型,并且形成了带固有性特征的汉语思维方式,这种原有知识对外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从母语思维的认知策略角度,分析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双元结构”这一理论假设的指导下,探索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在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体现,并通过实验,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母语和外语的相互参与强度。结果表明:汉语在大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不但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英语语言水平对其施加间接影响;学生利用母语的语言和思维更好地通达外语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双元结构"理论出发探讨了成年人听力理解的特点及语言和思维的多重互动关系。在听力过程中,由于信息的瞬间性,学习者倾向于外语思维,听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外语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成年人学习外语时大脑中已经有了牢固的母语语言知识和思维。母语知识和思维,生活经验和感知同样会影响学习者对听力的理解。在听力教学中,合理利用两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培养双语思维,加强听说结合训练对成年学习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研究者都认识到了母语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学习外语不可能完全排除母语的影响和作用。调查发现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作口头表达时会使他们联想到其母语发音习惯的特别口音,而进行书面表达时又常会使用一些借自母语的、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特殊用法。同时,由于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外语学习者一般都具有相当的思维能力,已有相当的母语知识,且习惯于母语思维,排除母语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母语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它指的是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母语思维定势和母语知识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外语习得。为了克服母语思维定势,减少母语知识负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中英语言思维习惯的异同。教学中加大目标语言的输入,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语用知识,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从而有效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9.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很难克服的,它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和学习。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法、句法和文化上。教师可以采用母语同外语文化背景之间差异的对比分析,比较母语文化外语文化在语义系统、话语结构、交际原则、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积极的思维定势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10.
母语思维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理据,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及语言普遍性。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汉英对比,可以发挥母语思维和母语知识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1.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思维过程,阅读态度是影响阅读理解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阅读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它涵盖认知、情感和意动等方面的内容.有关研究表明,母语阅读态度和外语阅读态度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文章通过对运城学院外语系、中文系和数学系的29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英语水平测试,试图探讨:1)母语阅读态度和外语阅读态度之间有何区别;2)母语阅读态度是否向外语阅读迁移;3)外语水平是否会对这种迁移产生影响等问题.研究结果为外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The role and impact of first language knowledge and how it affects Chinese learners' learning process are significant 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In discussing the role of first language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first language transfer will be considered.The next section will go into further detail in the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writing and finally conclusions will be drawn from the reading and discussions with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的模糊容忍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克服由语言的模糊性造成的学习困难,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模糊容忍度.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学习者模糊容忍度情况,模糊容忍度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听说读写四方面模糊容忍度的差异性,有助于认识和运用模糊容忍度来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4.
虽然 L1阅读和 L2的阅读有许多相同的成分 ,其过程的差异还是相当显著的。但令人感兴趣的是 ,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相同的认知过程在起作用 ,还是有某些过程策略可以调节 L1和 L2的阅读。本文主要通过对L1和 L2的阅读差异的探讨 ,着重分析文化差异因素在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文化差异包括文章的背景图式 ,语篇图式和语言图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阅读的认知过程和已有阅读模式的分析,指出产生阅读能力差异的三个内部原因:信息处理自动化程度不同,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不同以及符号辨认速度和图式整合效率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分析其阅读能力低下原因,进行有目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阅读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促进学生的阅读过程,提高语言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阅读的特点是能够把学生置身于外语学习的环境中并提供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机会.当然,计算机辅助阅读也存在它自身的不足,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中高级汉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自然阅读概括训练,能够更好地扩展学生的阅读视域,促进篇章概括分析能力的提高,弥补课堂阅读活动中的缺失,有助于解决中高级汉语学习的瓶颈问题,提升留学生阅读认知能力,实现汉语教学的整体目标。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其一,教师应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些选择与参考;其二,教师应培养学生全面阅读的意识;其三,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与课堂阅读文本的相关性阅读;其四,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调控;其五,对学生阅读概括策略进行训练;其六,重视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总结与评估。  相似文献   

18.
外语阅读理论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阅读并不是简单地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主动心理过程。对外语阅读进行理论研究,必须对外语阅读的性质,心理模式,外语阅读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母语阅读与外语阅读,速读与精读,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的关系,并借助这些理论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和方法上的问题,改进外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