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1,(10):68-69
父母与孩子间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是不太融洽。  相似文献   

2.
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在80后父母中掀起了一股讨论亲子教育的热潮。从"符号互动论"视角来看,亲子教育实际上是双方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释放各色"符号",再依据彼此的交流习惯作出解读,并作出回应的过程。亲子互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处理得当与否,对于儿童今后的心理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是亲子法领域确立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法律身份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具有相同的权利,但确认亲子身份的认领制度却付之阙如,这使得实践中通过公证办理亲子认领的做法无法可依,由此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实际需要,建立我国的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  相似文献   

4.
秦春波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X):219-219,177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是亲子法领域确立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法律身份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具有相同的权利,但确认亲子身份的认领制度却付之阙如,这使得实践中通过公证办理亲子认领的做法无法可依,由此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实际需要,建立我国的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日益普及,让人们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父母对孩子即时位置的定位及追踪孩子的行动轨迹,提出了借助于现在非常流行的微博,通过微博API公开的私信接口实现父母端和孩子端定位指令和位置信息的数据传递,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亲子定位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黄琼星 《百科知识》2021,(36):49-51
儿童(本文中指小学阶段的儿童)的社交焦虑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学校适应.对儿童的社交焦虑及其相关因素(情绪症状与亲子互动失调)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可以发现三个变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的情绪症状与亲子互动失调都能显著地预测孩子社交焦虑的情况,并且其情绪症状能通过亲子互动失调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孩子的社交焦虑程度.因此,父母在预防儿童的社交焦虑时,不能忽视孩子的情绪症状与亲子互动状况,需接纳孩子的情绪,提高亲子互动质量,有必要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老柯 《科学生活》2010,(7):34-35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少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觉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亲子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变得紧张,甚至无话可说。某高中学生小陈,染了一头黄发,中间又挑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知道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不容,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模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仿佛自己打了胜仗一样。家长一看到孩子又与以往不同的举动,就认为这是青春期的逆反行为,担心自己的让步就意味着对孩子的纵容,于是乎开始盲目压制。但是父母越压制,孩子越反抗,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唐雪梅 《大众科技》2013,(3):138-140
选取初一到初三学生600名,采用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情绪智力问卷和亲子问卷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亲子依恋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友谊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初中生友谊质量与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初中生友谊质量和亲子依恋存在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对友谊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未来的发展,对当今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个优生优育的时代,每对年轻的父母都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当孩子出生后,许多父母从科学胎教很自然的转向了早教,积极地参加了各渠道举办的亲子早教课程,从而通过优良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启蒙和训练幼儿.  相似文献   

10.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儒家的孝道让人很费解。孝道要求个人将资源优先分给父母,而非子女。我们试图为儒家文化中孝道思想体系的兴起和成功,提供一种自然主义的解释。我们假设,孝道思想意在通过使父母从子女身上获取更多资源而让父母受益,父母这样获取的资源比亲子冲突理论所预测的要多。文章对孝道运用历史上有影响的早期儒家著作,表明孝道板具可塑性,而且孝道还衍生出关于生育习性和择偶的特殊义务。然后,文章分析了进化心理学最近一些实验的结论,证实了以下假设,即在子女的择偶问题上,子女和父母的偏好具有与亲子冲突理论相一致的不对称性。在此基础上,笔者把这些结果和几种跨文化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在东亚受儒家文明影响的文化中,子女在最重要的人生选择上——如何寻求配偶,与谁结婚——更频繁地顺从于父母。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诉诸孔孟之道下的儒家孝道思想体系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有效传播。文章意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开启跨学科方法之先河,以求更好地理解儒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留守儿童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父母陪伴,导致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不容乐观。该文从亲子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了解每一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做到因“情”开展活动;二是活动方案设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亲子关系为主要目的;三是积极发挥专业人士的主导作用,解决活动中产生的突发情况;四是以村委会为依托,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建立长期、稳固的亲子纽带。从而建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改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23)
以伴随儿童成长的玩具为启示,分析了亲子互动与儿童玩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特征,提出了亲子互动儿童玩具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安全性、环保性、趣味性、互动性、功能性、成长性的设计原则出发,力求设计出适合儿童的亲子儿童玩具设计,为今后儿童玩具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郑道晓 《科教文汇》2008,(18):43-43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一些学生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很大原因是由父母离婚、家长疏于管教或体罚等造成的。因此,家长应与孩子多沟通,注意孩子的言行,还要接受亲子教育,等等,真正为孩子创造一片心灵的“净土”。  相似文献   

14.
亲子游戏是以孩子与父母的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游戏,对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有特殊作用。但如疏忽大意,管理不到位,会发生意外伤害。因此,要安全第一,重细节,杜绝事故,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教师安心!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09,(3):40-41
有一位妈妈,每次在教孩子读书前,会将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吻一下,以此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金姝 《科教文汇》2012,(30):76-76,103
早期亲子教育是人的生命开始的教育.对孩子早期性格的形成、能力习惯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今的亲子教育中也存在亲子间互动内容单一、贫乏:亲子间“互动”方式重“惩罚”,轻“奖励”现象严重等问题。到底怎样的亲子教育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呢?本文主要从亲子教育平等、尊重、对话、主体问性、共同体验的原则和亲子教育中具体实施方法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亲子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性、交往的间接性、互动频率低等特点,造成亲子间关系的日渐疏远。这种日渐疏远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社会化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对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改善亲子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亲子阅读的内涵,介绍了世界各地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情况,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家庭亲子阅读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它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家庭亲子阅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开始思考和实践,如何通过家园携手合作,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深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喜欢阅读,享受亲子阅读的快乐,开启家园同构亲子阅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正>收看了重庆家庭教育讲堂第四讲《亲子沟通的策略》后,我对邹晓彬老师生动的讲解产生了些许共鸣。的确,当今有不少家庭的父母爱子心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落得个“同在屋檐下,形同陌路人”的尴尬局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回顾19年我与孩子的沟通教育,感慨良多,在此与大家共勉。一、亲近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应减少应酬,多陪陪孩子。建议家长不要为了省心而让孩子长时间地和婆婆、爷爷、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更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