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到鲁迅家     
还是在小学时代,语文课学了一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同得到了一位伟人的名片。从那时起,心怀无限的崇敬,向往着伟人那充满童趣、又有着精彩故事的故乡。终于在数十年后的一个金秋季节,我步入伟人诞生之地,来到了鲁迅家乡——绍兴。  相似文献   

2.
徐政 《现代教学》2005,(7):89-90
我校以“走近伟人、热爱伟人、学习伟人”,弘扬高尚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方式,推动校本教材的师生共同研发,开展子课题《伟人情、民族魂》学生德育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式上课前,教师就自己的姓氏与孙悟空沾上了边,让学生说说孙悟空的能耐,并说出与自己同姓的中外名人、伟人。教师还就名人、伟人也都是从普通人一步一步做起的,然后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相似文献   

4.
明星之所以被人们追捧,那是因为明星有耀眼的光环;伟人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那是因为伟人有卓越的贡献;亲人之所以受人牵挂,那是因为血浓于水无法分割。生活中的那些小人物,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卓越的贡献,但淳朴、善良是他们的本性,他们的心如金子般闪亮,他们的情如蜜糖般甘甜。  相似文献   

5.
给失意者     
王明翰 《现代语文》2004,(11):11-11
翻阅一个伟人,艺术家或一个巨商的人生,我景仰他们的成功,但我更关注他们的不幸和失败。  相似文献   

6.
蔡成德 《现代语文》2013,(11):44-45
市新秀评比,作为评委,笔者听了四节《伟人细胞》(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  相似文献   

7.
美国建国期间的伟人富兰克林有一个习惯,即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  相似文献   

8.
理解     
黑格尔临终感叹:“只有一个人理解我。”随即否定:“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伟人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的你我?  相似文献   

9.
林肯之死给诗人惠特曼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并促使诗人创作出了《紫丁香》这样优秀的挽诗。诗歌通篇使用了象征手法,以祭奠伟人的逝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常表达的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10.
踏着铺满层层石砾的崎岖之路,我茫然,握着已被雨打日晒得满身疮痍的雨伞,我哀叹;举目眺望我将踏上的漫长历程,我祈盼;聆听头上无数伟人的歌唱,我欣然。  相似文献   

1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2.
苗金德 《现代语文》2009,(9):102-104
我们读《呐喊·自序》,往往流于对《呐喊》这部小说的认识和理解,其实,可以扩而广之,它有助于我们读懂鲁迅的人生走向和追溯他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的本源。鲁迅成为一代伟人,在新文化运动前期就已初露端倪,这之后只是在垒高一个伟人的基座。因此笔者以为要认识鲁迅成为伟人的早期生活,《呐喊·自序》无疑是最好的范本,因为鲁迅本人已在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伟人并终而成为伟人的。  相似文献   

13.
樊斌 《荆州师专学报》2001,24(3):122-124,,126,
写伟人毛泽东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第一本《毛泽东传》却是外国人撰写,而今第一个为诗人毛泽东立传的专著-《诗人毛泽东》问世了,作者刘汉民,地地道道的炎黄子孙,他以诗家,史家的浓墨重彩,将毛泽东的诗心,诗魂,诗人气质描绘得出神入化,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14.
伟人     
伟人能用别人的智慧来实现自己的计划。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22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广大青年学子对一代伟人的怀念之情,我们推出“百年小平”栏目.编发两篇文章以飨读者。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16.
《鲁迅自传》写于1930年5月.在这千字左右的自传里,鲁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生平与成长经过、述情况。平实的叙述中,表现了鲁迅谦逊求实的人格精神,让人感到伟人的风范。阅读这篇章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17.
安大磬苑颂     
黄岳苍苍,江淮汤汤①。徽学皖风,源远流长。乃兴书院,乃筑上庠。大学经始,基于皖江。筚路蓝缕,手胼足胝。时局多舛,几经支离。天下大定,集于鸠兹②。调整分合,省会攸宜。一新格局,伟人题名。  相似文献   

18.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心灵独白,解读《野草》是我们走进鲁迅先生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透过《野草》,我们将看到一代伟人面对两难困境的毅然抉择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古之嗜饮者比比皆是.曹孟德“对酒当歌”,豪饮咏志:陶渊明“造饮辄尽”醉得恬淡:李太白“斗酒百篇”。狂傲挥洒;杜工部捻须苦饮,心系苍生;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壮饮添豪情……酒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志士伟人歌怀抒情的引子,得意时用来助兴.失意时借以消愁,既可鼓舞斗志。也可解脱精神上的束缚。使情志更为高远.让痛苦在沉醉中暂时忘却。  相似文献   

20.
阅读让我们往来穿梭于古今,纵横驰骋于未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阅读也有益于写作,因为写作要想左右逢源,倚马可待,就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