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明治政府教育改革评析陈永清19世纪中叶开始的明治维新完成了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使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笔者以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治维新时期社会教育改革的成功。那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教育改革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明治维...  相似文献   

2.
陈金凤 《考试周刊》2007,1(27):121-122
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成熟,资本积累极不充分.然而在这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的前提下,作为日本近代的垄断组织--财阀能够于一战前后急剧形成,则有其特殊的条件第一、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封建家族制度对早期财阀企业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正>明治维新是19世纪年后半期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治维新运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倒幕运动,时间从幕末开港后倒幕运动兴起到戊辰国内战争(1868~1869年)结束为止,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即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能够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进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新政府。第二阶段(从1869年开始)是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段改革的阶段,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学习和追赶西方,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把日本建成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4.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在革除各种封建制度方面,摆在新生的明治政权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待、解决幕府时代遗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封建士族阶级。明治政府最终通过经济收买、政治压力、军事行动等恩威并举的手段改造了这批原属封建阶级的骨干队伍,使他们由原来的对抗力量转化成为日本现代化的先锋力量。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近代迅速崛起的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封建社会时期日本在吸收借鉴中国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和魂”教育。19世纪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868年,明治政府以天皇誓言的形式发布了《御誓文》,表明要“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并以此为开端,全面改革旧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资本主义教育体制。他们沿袭“东洋道德、西洋艺术”  相似文献   

6.
论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8年明治政权确立后,为把日本改造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强国,明治政府实行了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并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改革政策。“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策之一,其主要内容在于以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和生活方式,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设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可以说“文明开化”也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文化,改革日本人观念的一次改革运动。由于“文明开化”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本文着重对明治政府推行的教…  相似文献   

7.
日本高等教育现代化发端于明治维新时期,本文探讨了其教育观、培养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总结了其现代化的特色: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不是完全的西方化,而是在保留日本高等教育的特色基础上的现代化。认真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为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明治政府和广大民众对兴办高等教育的支持和热情,加速了日本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洋务民用企业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其开办形式有官办、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三种,其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双重作用。洋务民用企业对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官制度的形成始自明治维新,并在明治政府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得以建立发展和完善。在明治政权建立与巩固过程中,下级武士改革派随着政府机构的不断调整完善逐步上升为领导核心,加之现代内阁制建立,这为日本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他山之石]:且看07宁夏文综的一道材料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  相似文献   

11.
“周公仁政”:“关天区”的首张“文化名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创设的"仁政",开创并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以仁爱、和谐、礼乐、"无逸"和顺应自然等为价值观选择的政治———文化模式,包括"时求民主"的民本主义、"敬德保民"的民生主义、"仁义孝顺"的人伦准则和"维新无逸"的奋斗精神等,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本土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体。许多学者已准确指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骨干,孔子建立的儒家及其"仁学",实际是以"周公仁政"为主要文化源头的;"仁学"的最早故乡就在关中。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时,要公开提出其目标之一是首先建成彰显本地文脉特色的"东方仁都"。包括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等在内的各文化产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均应首先倾力于"仁政"宣扬和有关项目建设。周公庙、丰鎬遗址等"周文化"遗址保护和建设,应被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1884年新疆改制建省的同时,开始对省级行政官制及地方行政官制进行革新,建立起与内地相似的文官制度.至清末新政时,再次对新疆官制进行了调整.辛亥革命爆发后,杨增新根据北洋政府的指令,对清末的官制进行了改革.从新疆建省至民国初年新疆官制经过了三次变迁,官僚机构及官员设置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官员的任命是换汤不换药,前清的官员摇身一变成为民国职官.尽管如此,因俗而治始终是历代政府治理新疆的思想,在屡次变迁中,新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趋势逐渐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辛亥革命促使了民初实业热潮的高涨,推动了民初民营化思潮的勃兴,激励了民间经办实业热情的迸发。民营企业取代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而成长为中国民族企业主力军的序幕随之拉开,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现代企业发展轨迹,由此发生了显著转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陕西留日学生创办的期刊《夏声》及其民主革命思想在西北地区的传播和影响。采用原始文献分析考证法,结果表明《夏声》所传播的内容,一方面抨击了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另一方面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并寄希望于国民之力量以求国家强盛。此外,还介绍了民主革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夏声》在陕西留日学生创办的几种刊物中,影响最大,质量最高。面向当时交通不畅,消息闭塞的西北地区,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鼓舞民心,传递力量,对唤起西北地区人民的觉醒,推动民主革命运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国货展览会。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民元以来蓬勃发展的国货运动催生了国货展览会。按“官商合办”模式,国民政府工商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总商会,在经济民族主义的策动下,共同成功举办了中华国货展览会。中华国货展览会推动了国货的销售和改良,使得人们的国货情结和经济救国观念都有所提高,体现出了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官商关系的合作面相和经济民族主义对内提倡发展的理性内核。  相似文献   

16.
清雍正以来西南土司区域大规模的改流活动,对中国西南疆域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改流,独立的土司辖区不复存在,被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版图内,行政区划与内地划一.随着行政区划的统一,中原王朝"夷夏大防"的文化隔离政策随之取消,转而在原土司区域大力推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汉文化.在此过程中,西南土著居民自愿不自愿地完成中原文化认同.行政区划的统一,中原文化认同的加强,西南土司区域自此被完全整合进中国国家疆域之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泛长三角地区发挥了中国其它区域无法替代且难以比拟的作用。上海一度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中心,苏浙皖三省创办的宣传革命的报刊和学堂在国内占有绝大的比例;三省留日学生最先从事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泛长三角地区的光复会、岳王会等革命团体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还建立了许多同盟会分支机构;三省革命党人为发动武装起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岳王会发动安庆马炮营起义最先开创了以新军为主力的武装斗争模式;在响应武昌首义方面,泛长三角地区在整体上居于全国的前列,江浙资产阶级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18.
教会学校在近代中国的存在和发展是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在教育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收回教育主权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应有之义。北洋政府时期,教育部为之做出了系列努力,先是派员赴日考察寻求对策及进行相关视察和统计,再是颁布一系列措施推进教会学校注册,最后在收回教育权运动大潮中出台《外人捐资设学认可办法》而加速了运动进程。受制于半殖民地的国际地位及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杂变化,教育部收回教育主权的努力存在着态度被动、措施不力、成效不彰等缺陷,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层面收回教育主权方面的不自觉一面,与民间的强硬立场有着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政府绩效评估作公共管理重要工具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被誉为政府官员手中"最有效的管理工具"。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已在我国各级政府大量地展开,但理论研究稍显滞后,主要表现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本土化研究相对较弱、理论研究较多实证分析较少、逻辑实证主义方法应用较少、研究资助力度不够等问题,需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本土研究、注重运用逻辑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加强政府绩效评估元理论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国门后,都选择了走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从而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但这两场运动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的态度上有明显不同。中国是被动的、消极的,日本则表现的积极、主动;中国所抱定的是“中体西用”的宗旨,而日本则采取“体用兼顾”的原则。日本迅速迈入强国之列,中国则日益衰败。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结局很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待和汲取比自己更先进的异域文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