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彰显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潜心钻研、治学严谨,作为革命家、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颇具美意。叙事角度独具匠心朱自清先生曾高度评价和赞扬闻一多先生,说他“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合在他身上,因时期的不同而或隐或现”。要想用一篇不足2000字的短文来高度概括叙写闻一多先生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并非易事。因此,诗人臧克家匠心独运,精心选择叙事的角度,只从…  相似文献   

2.
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中,怀念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简要描述了他的生命历程,认为闻一多是个"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特别是他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拍案而起"与特务分子面对面斗争的大义凛然,更显示了作为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浠水县闻一多中学彩旗飘扬,师生喜笑颜开,一派喜庆的景象。学校隆重地举行了闻一多先生青年时期的全身铜像揭幕仪式。铜像后面是黑金沙大理石砌成的弧形屏风,屏风上嵌有"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三行大字,屏风背面  相似文献   

5.
十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内提升①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史上成就卓著的一位诗人,但他只留下了两本诗集《红烛》和《死水》,以及少量的一些散章。他之所以卓然成家,影响深远,在我国新诗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诗自始至终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读者们可以非常亲切地感受到那种燃烧在字里行间的火样热情。也正是由于过些满贮着爱国激情的诗篇,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诗人生当疮痍满目,哀鸿遍野的军阀混战时期。五四的革命风暴,唤醒了千百万中国人的爱国良知,也激起了青年诗人闻一多的满腔义愤。为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远涉重洋去美国留学。然而在美国,他很快就亲身体验到中国人在这个金元帝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他曾一度信仰过国家主义的那段时间,舆论界评说不一,讳言者有之,婉惜者有之。危言耸听者也不是没有,一些文章及著作认为,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立场,是闻一多思想的两大局限,特别是他的“国家主义”,不仅使闻一多在这段时间里绝望、空虚,而且导致了他在一九二八年以后,埋首书斋,不问政治。刘缓松先生就说过:“读着《死水》集中这一部分具有丰富和深沉的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书怀是这样一位诗人:诗歌创作植根于肥沃的黑土地,从中汲取养分,为生活本身作诗,为劳动人民作诗。他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欣赏美的眼睛,能从生活现实中挖掘出诗意。  相似文献   

10.
“现代第一诗人”——这是诗人闻一多对于诗人郭沫若的称道和评价。(见《闻一多全集》,庚集七十四页)这原是闻一多先生就郭沫若同志的早期诗作说的;但终其一生来看,郭沫若同志也正是中国现代第一诗人。郭沫若同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的创造和成就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而且终生是杰出的诗人。正如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民主战士,是蜚声中外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他可歌可泣的一生,值得人们深深地怀念。在“一二·一”运动纪念馆里,有一帧条幅,上面写着“闻一多先生精神不死”9个大字,并注明写条幅的时间是“1946.7.15”,条幅旁还有说明,说“这是某同学用闻一多先生牺牲时的鲜血写的”。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用闻一多先生的鲜血写成的条幅》,详细介绍这血写的条幅。读罢令人思前想后,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评论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时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我国晚清的龚自珍,也恰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资本主义”最初”的一位继往开来、“翘然独秀”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同屈原、杜甫、陆游、文天祥等受国诗人一样,诗中的字里行间倾注着他关心国计民生、欲使国强  相似文献   

13.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闻一多先生逝世50周年●毕克非鲁迅、闻一多是伟大的,他们二位在我的心目中,正如中国文化史上的屈原与文天祥。只要想到爱国与正气,就会想到他们。今年,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今年,闻一多先生逝世50周年!这两位大师有如下共同之处:他...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的标题醒目而凝炼。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教授,同时又是一名英勇无畏的伟大战士。四三年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反动与腐败,他积极参加争取民主的斗争,抗战结束后,他坚决反对国民党勾结美帝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四六年七月十五日在昆明被国民党匪邦暗杀。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还说“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5.
在校团委组织的“读一本好书”活动中,我有幸借读了《闻一多名作欣赏》,读完此书,深感受益匪浅。闻一多在短促的一生里,走完了诗人、学者、战士的人生“三三部曲”。学者闻一多,历时最长,费力最多,可以说是他毕生心血所写;战士闻一多,完成了他的生命,也最终献出了他的生命,一如他生命中的最后的内容,最后的讲演,明亮而短暂。而我从此书中读到的更多的是诗人闻一多。我感受最鲜明的是他那诗人和战士的双重气质。作为诗人,他压抑着自我的情感,努力以诉诸理智的方式来求得与社会中人的思想沟通,从他的诗中完全可以领略他的学者…  相似文献   

16.
脚皮教子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伟大的爱国者。不但他的学识和道德操守令后人高山仰止,他的教子方法也别出新裁堪称一绝。据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说:“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他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献。我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他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进去。”从水泡上挑下来的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珍宝呢?后来,马学良先生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  相似文献   

17.
<正>大凡优秀的诗人都能正视民间疾苦和人类苦难,并由此滋生悲天悯人的诗意情怀。否则,就不可能写出真诗而成为真正的诗人。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所以称为"诗圣""诗史",是因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他写诗大多是反映当时民间疾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苦难诗人"。在中国当代诗  相似文献   

18.
诗人闻一多也是一位杰出的诗歌评论家。他对诗歌的真知灼见如同闪烁的星星仍以它的光芒照耀在诗坛之上,直到现在还有很大的认识价值。闻一多是十分重视诗评的。他认为“越求创作发达,越要扼重批评”。从这一前提出发,闻一多对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许多著名诗人的诗篇提出许多极为珍贵的、中肯的意见。在闻一多看来,诗歌应准确反映时代脉搏的跳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很重视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要求的。列宁就  相似文献   

19.
同是写人的文章,杨振宁的《邓稼先》和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用传神精警的语言,让人物风采跃然纸上。大致说来,《邓稼先》语言平实,因为其作者是位科学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语言如诗,因为其作者是位诗人。虽然语言风格大不相同,但在不同之中,又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深情。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听了两节诗词的公开课,一节课是讲闻一多先生的《死水》,另一节课是讲《沁园春·长沙》。两位授课老师都是年轻教师。他们授课的方式都比较传统,前者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来引导学生领悟闻一多先生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然后就是通过意象的分析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感情,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后者也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人的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