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来看,当下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任何"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并不存在着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它们只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是单纯的顺应自然,而是顺应和改造的统一,关键是人要把握好受动与能动之间的主动性,或者说是辩证的主动性.因此,我们需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困境,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双心河》是海明威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描绘了尼克返战回家的徒步旅行经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出的自然观是矛盾的,他既尊重自然,又试图征服自然。  相似文献   

3.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深入比较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认为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是基于一种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转变,二者争论的实质是是否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作者认为对于生态中心主义提出的自然“内在价值”,虽然在实践上缺乏基础,但对此的深入探讨仍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使人类在自然观上确立新视野、提升人类行为实践境界。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环境关怀视角浅析古希腊"有限"自然观。文章认为,古代希腊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是有限的,而在近代力量型科学的影响下,自然观逐渐演化趋于无限,在无限的自然观中,人类中心主义、技术理性论汹涌而来,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剧烈激化,在环境问题严峻的当代社会,反思近代以来无限观指导下的自然科学范式,有助于我们理性的对待科技、人类与自然,从而构建生态友好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斯特巴的生物中心主义是一种多元论生物中心主义,它是在泰勒生物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斯特巴对泰勒的伦理原则做了一定的修改,提出了一套新伦理原则,即人类防卫原则、人类保护原则、不对称原则和恢复原则,这套伦理原则构成其生物中心主义的基本内容.进而,他将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结合起来,使得生物中心主义避免出现太过个体主义的弊端,也就调和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矛盾.如此一来,斯特巴超越了以往的生物中心主义思想,为生物中心主义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6.
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福祉与祸害同行.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人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也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生态文明范畴学界流行的四种主要观点:生态系统文明、自然与人和谐论、三大文明统一论、时代特征论.提出目前生态文明价值伦观的两种对立倾向.人类中心主义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分析了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生态文明发展伦理.最后指出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的确切内涵,解释二者关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人与海》激动人心的主题背后流露出海明威的矛盾态度.他一方面崇尚人类自身的无穷力量,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力量产生怀疑.这个矛盾是海明威对待可以控制的个人奋斗和不可控制的命运主宰之间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被一些生态社会主义者称为"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蕴含的"生态学理论"也在不同意义上获得人们的肯认.不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看作是最早的生态哲学家,他的生态学理论也被尊奉为最早的真正意义的生态学理论.然而,当生态社会主义者进一步拷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取向问题时.却陷入了一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争执.有人认为经典历史唯物主义是生态中心主义,也有人说是人类中心主义,孰是孰非,难见长短.在争论中,有人提出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人类生态学的.我们认为,从人类生态学视角理解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通过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发展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自身的困境表达笔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心,同时对当下流行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荒野”自然观实质就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两者的“自然”都是见物不见人的自在自然,都具有先在性、系统性、自组织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征。无论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迈克基本的“终结”了的自然、麦茜特的“死”了的自然、卡逊所向往的“春天”、利奥波德的“大地”,还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的“荒野”、沃德·勒内呵护的“一个小小行星”、史怀泽敬畏的“生命”、辛格和雷根的具有天赋权利的“动物”、刘湘溶的“长颈鹿的脖子”,等等,都无不是费尔巴哈“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正是以这种原生态的、素朴的自然本体论为基点,双方都同样逻辑地推出了“与人分离”的价值论和敬物不敬人的方法论。一句话:“人学空场”及其“抽象性”是上述两种自然观的共同特征,都“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是它们的共同症结。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天命观具有儒道互补的特征.一方面承继道家的天命自然观,认为天道无知,人事兴替应从自身寻找原因,据此时神仙迷信提出了质疑,对天道报应说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受到儒家孔、孟、董仲舒等影响.认为天命可以相符.天道自然观和天命论的同时存在使他的思想体现出双重性.  相似文献   

13.
刘建立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13-214,217
人是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以自然之人为基础的古代自然观,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本质,形成了与人无涉的整体自然观。中世纪把自然和人看成是神的产物,形成了与人相分离的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从抽象的理性之人出发,是一种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抽象自然观。以实践人学为基础的辩证自然观,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人类应当抛除之前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在自然中重新自我定位,挽回一些科学技术发展模式与自然背道而驰的败局,借以处理好人类自身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然发展调节模式,进而改革人类自工业时代以来形成的背叛自然的发展模式,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使人类发展模式与自然的发展模式趋同,做到回归自然的科学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生态伦理学就是要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局限,把自然纳入人类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之趋于和谐.  相似文献   

16.
王玥 《科技风》2012,(20):197
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解读,使人们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对透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争论产生独到见解,找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局限性。希望以此帮助人们对两个派别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形成人类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文章从哲学自然观的角度,以一种新的视角认识网络,提出了网络自然的概念,阐述了网络自然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使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从而使人类的地位遭到重大打击。然而事实上,颠覆人类中心主义其实并非哥白尼的原意,后人把这种说法归于哥白尼乃是对他的曲解。地心说并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也并不意味着地心说。哥白尼其实消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地心说的关联,人的‘中心’地位被‘理想化’,不再与一个特定的宇宙论图示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人背弃自然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含义,从生物学及生态学上论述了人外生命及生物圈的价值,论证了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不可能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最后指出只有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才是人类克服生存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具体的道德形态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道德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在生态道德的构建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对生态价值观的探讨,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通过不同视角探讨了自然生态的价值,为生态道德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