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一生创作颇丰,其山水游记尤为后世人称道,这其中除了因为其文笔清新优美.景物描写生动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表现出的人格美震撼着后世读者之心,给读者以艺术美、自然美、人格美三者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所致。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人格美主要表现为:博大的胸襟——正直的人格;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坚强的人格;对人民深切的关怀——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散文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他贬谪其间所创作的山水游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描绘他独特视角所发现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融入了他内心的情感和理想追求,在阅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过程中,能够读到其中所蕴藏的几重对比。从这些对比入手,从中寻找柳宗元在磨难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美以及对理想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20,(1):40-46
韩愈称柳宗元"不自贵重顾籍",成了后世文人菲薄柳宗元的口实。然究其实,这个评价是被后世文人断章取义误读的结果。韩愈作为柳宗元的同僚兼挚友,他对柳宗元的文章成就和人格品性都是高度肯定、不曾质疑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峻洁"正是他高洁人品的投射,是他所倡导的"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为文经验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突破了前人对景物客观摹写的传统旧习,倾注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体现出意境美、人格美,将山水游记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在此期间,他寄情山水,创作出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即为典范之作.其中《小石潭记》文笔精练优美,写景生动,情韵绵长,可谓游记中的经典,是被后世广为传诵的散文佳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传统名篇.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山水游记是他文学创作中最富独创性和艺术技巧的代表作。他在山水游记中生动地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美,但作为一个年青时即有“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思想的文人,他在对尽善尽美的自然描绘中始终没有迷失自己的目标,而是将大自然作为复苏心灵的疗养地,以便更有力量来承受残酷的社会现实。这样他笔下的山水自然不再是纯客观自然的再现,而是自然与人格的高度溶合,是崇高人格的象征。本文试图通过他山水游记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美、悲剧美来探讨一下他游记所存在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突破了前人对景物的客观摹写的传统旧习,倾注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体现出意境美、人格美,将山水游记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8.
蔡萍 《语文天地》2013,(3):25-26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属于游览山水、记录山水之美的游记文章,都是与知交好友一起饮酒兴怀的宴饮文字,都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之美。然而,由于二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生遭际,写作背景不同,游宴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不同,其情感的抒发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探析柳宗元山水游记中审美主体的渗入 :一、审美视角 :表现为空间营构的平视、俯视及色彩的涂抹 ;二、审美心境 :表现为感士不遇的山水情绪 ;三、审美实践 :表现为对美的发现和创造。在历史选择中对美的生成得出了感想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唐宋山水游记以柳宗元、苏武、陆游为代表。柳宗元为中国文学史公认的山水游记开山之祖,他再现山水胜景;苏轼则淡化自然山水,强调表现自我感受;而陆游的山水游记则处处留连的是一系列浸透文化意识的人文景观。唐宋山水游记的这三种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