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v6协议作为互联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保留了Ipv4的很多特性,提供无连接服务,使用数据报交换信息,IPv6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过渡。本文介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的基本过渡技术工作原理,重点描述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和基于SOCKS的IPv4/IPv6过渡技术等,同时设计实现基于IPv6技术的域名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IPv4协议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面临着IP地址耗尽及路由表不断增长等问题。而IPv6协议具有长达128位的地址空间,可以解决IPv4地址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从IPv4向IPv6的发展是必然的,但要解决好过渡期两者的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一个紧迫的问题:IP地址的紧缺。为了解决目前IPv4存在的主要弊端,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开发了新一代Internet协议——IPv6。同时,3G标准化组织3GPP已经采纳IPv6作为多媒体服务的必选协议,并符合IETF标准。在IPv6完全取代IPv4以前,必然存在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IPv4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出来,如地址空间危机、安全性差和服务质量不高等,IPv6协议是为解决IPv4协议的不足而提出来的。首先介绍了IPv6协议与IPv4协议的区别,然后介绍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飞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191-192
TCP/IP协议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协议,而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大IPv4协议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同时IPv6协议的巨大的优势则体现出来.但IPv4协议和IPv6协议虽然都是TCP/IP协议但是两者却不能直接通信。因此IPv4协议到IPv6协议的过渡则成为目前大学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6.
针对IPv4向IPv6过渡的问题,详细分析了IPv4 to IPv6过渡的三种关键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技术,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过渡技术的选择原则和具体应用,对当前IPv4向IPv6的过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新一代Internet协议—IPv6的基本特点;讨论了IPv4过渡到IPv6的几种方案;介绍了IPv6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从IPv6相对IPv4的显著变化出发,介绍了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IPv6中的关键概念以及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技术,指出IPv4和IPv6将互相渗透、长期共存,IPv4必将逐步过渡到IVv6。  相似文献   

9.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通信协议,文章论述了IPv6协议内置的安全特性,从协议安全的角度,对IPv6网络的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IPv6协议的特点及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  相似文献   

11.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重点分析了IPv6协议的地址表示方法和地址空间分配问题,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Pv4将和IPv6保持共存,因此还论述了IPv6与IPv4的兼容技术。  相似文献   

12.
IPv4的地址空间已经耗尽,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基于IPv4协议的,从IPv4向IPv6的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过渡期间,必须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稳过渡.目前解决过渡问题的基本技术主要有双协议栈,隧道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在不同环境下,要因地制宜,选择出合理的转换机制,成功地完成过渡.  相似文献   

13.
IPv6在Linux和Windows2000下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移动PC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移动计算机网络和主机数量增加,IP地址资源也日趋紧张,彻底的解决方案是实施IPv6.本文论述了IPv6的特点,IPv6的报头格式,IPv6的地址;重点讨论了如何平稳地从现有IPv4网络结构过渡到IPv6的策略,详细阐明了在Linux和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下如何实现IPv6协议,以及所进行的IPv6联通实验。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替代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协议是必然趋势,协议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基于IPv6协议和IPv4/IPv6协议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改进了Boyer-Moore(BM)算法,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现了基于IPv6协议的入侵检测功能,且改进的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的不断发展,路由协议作为IPv6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因此研究IPv6路由协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IPv6网络中两个典型域内路由协议RIPng和OSPFv3进行了分析对比,然后就报文格式和路由更新规则等方面重点阐述了OSPFv3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最后通过模拟器仿真运行OSPFv3路由协议并进行连通性测试并针对路由信息给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IPv6协议规范与传统的IPv4协议相比有很大的变化,这对基于IP的操作系统指纹识别产生了影响.鉴于IPv6协议规范的变化,比较分析了IPv4的操作系统指纹识别方法"IPID生成与分段""TTL或跳数限制""ICMP端口不可达消息"在IPv6中的适用性、以及IPv6特有的"IPv6扩展头""MTU发现""NDP协议"等指纹识别方法.最后,在局域网络环境中对"跳数限制初值""ICMP端口不可达消息"的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IP协议的操作系统指纹识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IPv6协议探究     
本首先分析推出IPv6的必要性,简要介绍IPv6的产生和主要特点:其次阐述了IPv6的报头格式及作用,并对IETF制定的IPv6协议标准加以说明:最后提出IPv4向IPv6过渡的几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标准移动IPv6协议的介绍,分析了该协议的不足,从而引入了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详细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并阐明了它对标准移动IPv6的改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Internet高速的发展,原有的32位IPv4地址协议已经出现明显的局限,本文介绍了IPv6产生的原因和IPv6的特点,也讨论了从现有的IPv4网络结构过渡到IPv6的策略及IPv6技术对网络信息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IPv6的实施与应用以及IPv4向IPv6过渡时期的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一个基于Linux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的防火墙系统。文中通过对过渡策略、IPv4/IPv6的数据报头格式、双协议栈的安全性和防火墙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Linux的IPv4/IPv6双协议栈防火墙体系结构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