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影响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找出其主要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为临床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找出其主要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为临床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查阅和床边访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11月6日0点~2012年11月6日24点的全部住院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查562例,发生感染2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16%,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前3位分别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2%。结论中心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高龄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均符合卫生部三甲医院≤10%和≤50%要求,但还要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西藏拉萨市早产儿出生72小时内的血糖异常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取早产儿足跟部的血分析其血糖特点,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早产儿中有低血糖患儿24例,高血糖患儿4例。早产儿血糖水平的高低受到分娩方式、母亲因素、早产儿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患儿血糖水平分析清楚后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患儿临床症状逐渐好转。结论早产儿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像西藏拉萨这样的低氧高原地区出生的早产儿,在出生后3天内进行血糖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及时监测有利于防止早产儿出现血糖紊乱,减少患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月漏报率情况,分析医院院内感染病例漏报的原因,适时调整监测方法和上报流程,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某院一月的病例进行调查,将感染病例登记,再与当月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核对分析。结果调查的1816份病例中,存在漏报的院感病例13例,该月医院感染已上报的病例13例,漏报率高达50%.结论医院感染漏报率较高,医院感染漏报与多种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诊断的标准掌握不透彻、预防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缺乏病原学诊断的依据以及影像学检查依据,医院院感监测系统的缺陷,医院计算机配置不够,领导不重视和全员参与意识不强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马淳  栗娜 《中国科技信息》2013,(20):129-130
目的研究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目标性监测是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所有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769例留置尿管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136例,感染率为17.69%,与去年相比感染率明显下降,监测发现感染与基础病、无菌操作、手卫生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有关;尿培养病原菌依次排列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柏杆菌、真菌等。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病情允许时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同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定期更换导尿管及尿袋、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刘斌  王莉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57-158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6小时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对102例行PCI术治疗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小时测定cTnT的变化与术后早期心血管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102例患者入选,其中术后6hcTnT增高组24例,其增高与住院期间早发临床事件密切相关,与PIC术中球囊扩张次数、扩张时间、扩张压力总和等因素相关结论:PIC术后可以造成心肌损伤,cTnT作为监测心肌损伤可靠灵敏指标,对PIC术后危险分层具有意义,且与住院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林县人民医院经胃肠道手术的254例患者资料,发生吻合口瘘10例,分析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结果: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感染(先感染后瘘)、合并糖尿病、联合脏器切除、术前低蛋白、术前贫血、年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结论:临床上应采取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监控患者血糖情况、维持体液平衡、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我区尚未大量开展,通过回顾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过程和注意事项,总结经验,提高手术配合能力,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以促进这一手术在我区继续顺利开展。方法对我院2012年4~12月共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从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物品准备、手术配合过程、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结果 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顺利,术后无一例感染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复杂的关节重建术,术后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的严重并发症,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所以,手术配合中必须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探讨经口咽入路手术围手术期的口腔护理方法。通过对74例经口咽入路手术患者进行积极的围手术期口腔护理,包括术前鼻腔和口咽部的准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术野的严密消毒;术后严格、细致、精心的口腔护理等,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现74例经口入路手术的患者口咽部切口均未发生术部切口感染并发症。经口咽手术的部位位于咽后壁,手术风险较大,而只要预防措施得力,把握好围手术期的口腔护理环节,经口咽入路手术的术后感染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郭红  杨宇  郭秀娟 《科技风》2014,(13):201-201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口腔健康维护对糖尿病患者拔牙创愈合的影响。方法:对前来我院门诊拔牙的患者进行血压、血糖检测,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1年以上,无严重并发症且1年内未接受过洁治的患者1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进行拔牙术前两周常规监测患者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空腹血糖8.88mmol/L或餐后血糖10mmol/L。同一患者需要拔出的不同牙齿分次拔除依次列入对照组B组,实验组A组,相邻两次拔牙时间间隔30天。实验组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口腔健康维护,对照组则进行自我管理。结果:实验组(A组)拔牙术后感染2例,对照组(B组)拔牙术后感染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口腔维护能够促进拔牙创愈合,对减少术后感染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否有利于指导麻醉管理、维持术中血压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全身麻醉下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实施有创动脉压监测6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术中异常血压波动是否得到及时处理、血压是否平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6例患者术中血压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安返病房。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其快速、客观、直接反应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有利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护,为麻醉提供及时、可靠监测数据,指导麻醉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选取2010年6月-2011年7月到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共1082例,将其保存的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将从本身、手术和用药三方面进行切口感染研究,在1082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其感染率为4.62%;将其进行比较,在自身存在的相关因素中,年龄、ASA的分级、血红蛋白、体重、住院时间均与切切口感染具有相关性。并且针对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找到效果最好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对二连浩特地区的降水量、气温、大风等气象要素变化和生态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本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次年际变化与气候因素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气温明显升高、大风沙尘天气较多是造成二连地区干旱、荒漠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再植半骨盆关节置换术后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护理方法。方法:80例再植半骨盆关节置换手术后并入由PICC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和药物补充,并对患者进行导管周围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与穿刺部位出血等方面的护理。结果:80例病人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5%,其中66例术后无感染、创伤得到较好恢复;31例在导管后,由于摩擦问题导致局部肿胀,经过碘酒处理后,肿胀消退,8例出现了回血问题,伴有血块阻塞,对其进行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溶液抽吸操作,使导管恢复通畅,在较大血块出,有5例患者没有成功疏导肿块,对其进行拔管处理。结论:80例患者全部恢复,说明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保证了术后营养及药物的正常补充,减轻了病人痛苦,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求诊的192例妇科肿瘤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资料,并观察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192例患者中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94%(21/192),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高龄、肥胖、合并症及手术时长。其临床症状多为下肢肿胀、增粗和疼痛。结论:高龄、肥胖及手术时间等是导致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因素,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以下肢静脉为主,降低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的关键在于三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例垂体瘤术后19年,反复出现以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患者的诊治经过。方法分析1例老年垂体瘤术后患者,术后19年出现晚发的以反复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1例垂体瘤术后晚发的以反复低钠血症为特点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的老年患者,确诊后给予氢化可的松及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后,随访一年,患者血清钠、血压、血糖、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水平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垂体瘤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导致的低钠血症是垂体瘤术后罕见但偶尔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常在患者出院后发生,因为没有确定的临床因素来预测低钠血症的发生,所以在出院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被告知相关的潜在症状,并给于及时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 统计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结果 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0例,后期治愈8例,2例经再次行内镜下封堵后治愈;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崩症8例,予以去氨加压素片治疗,同时给予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予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3~9个月,复查激素恢复正常。结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对于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快速恢复、了解术后并发症的病因、充分的术前评估、掌握并发症的机理、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监测,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我科45例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进行总结,认为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和术前准备指导,使患者对该疾病及手术有初步了解,有利于患者在术中的配合度,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某些术中异常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而术后采取适当有效和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可避免出血、感染、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加强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培养自我保健认识,以利于今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0)
血压是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体征的重要因素,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持,血压的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安全方便,感染的发生率低,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无创血压测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