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onconi等人最近指出:心率在渐增负荷中的转折点是较理想的推测有氧阈的指标。而我们认为:说它是无氧阈的推测指标则更为恰当些。为了验证我们的看法,我们对11名体质状况不同的受试者进行了测定。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渐增负荷运动。记录每分钟心率。每分钟采一血样以测定血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当用功率(瓦)表示时,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下:有氧阈与无氧阈r=0.92;有氧阈与心率转折点r=0.89;无氧阈与心率转折点r=0.97.有氧阈时的功率(166.4±52.6W)显著低于心率转折点时的功率(234.5±69.5W),而无氧阈时的功率(240.0±67.1W)与心率转折点无显著差异。另有16名受试者重复做两  相似文献   

2.
两种无氧阈测试法在赛艇运动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不同的无氧阈测试方法(乳酸法和Conconi法)对赛艇运动员进行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其无氧阈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无氧阈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率之间的差异有可能是由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的个体乳酸阈最大速度引起的,在赛艇训练中以Conconi测试的心率拐点作为无氧阈训练的评定指标更有利于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利用心率变化情况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监测,对于广大基层速度滑冰教练员是简单、实用和可行的训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公式法、生理反应法、呼吸变量法等心率无氧阈测算方法;并对心率无氧阈、心率负荷与训练强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心率无氧阈分析,提出了培养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心率负荷带训练模式,心率负荷训练间歇模式,以及不同年龄的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心率负荷参考值对应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分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心率拐点在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评定中的应用的可能性,为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选拔和科学训练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U-15队的20名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测定最大摄氧量、心率、氧脉搏、通气量、呼吸商值;确定通气无氧阈、乳酸无氧阈、心率拐点。研究结果:本研究测得U-15男子足球运动员心肺功能各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受试者乳酸无氧阈、心率拐点的出现在时间上有高度的一致性。不同受试者个体乳酸阈、心率拐点、通气无氧阈出现的时间和所对应的运动强度有明显差异,随着最大有氧能力的增大向右漂移。Conconi心率拐点可以用来评定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5.
选取反映足球运动员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乳酸阈、最大无氧功率,设计分组教学实验:将24名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长达17周(5次/周)的沙滩足球训练和传统足球训练.对分组教学实验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氧功率指标产生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指标显著提高,可知沙滩足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乳酸阈指标产生显著性差异;另外,通过分析跑动过程中各个时间段运动员心率的变化情况发现,分组教学实验后9 min~12 min心率开始产生变化,由此可知沙滩足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辽宁省自行车队6名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得到其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及其对应的心率,结果显示:经过一个训练周期,这6名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有提高但不明显,而相对值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无氧阈绝对值和相对值有显著性升高。表明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与无氧阈的综合运用在训练中更为有效,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该训练周期为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7.
心率控制法在赛艇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女子赛艇运动员在第八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各阶段进行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同步测试,以个体无氧阈指标为依据制定训练计划,以个体无氧阈对应心率为指标控制训练强度。即:以个体无氧阈对应心率时强度来发展最大有氧耐力,以高于个体无氧阈对应心率时强度来发展无氧耐力,以阶段性血乳酸测试来进一步修正训练计划。结果各训练阶段都达到了预期训练目的,并取得了理想成绩。说明无氧阈心率控制法不失为赛艇训练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有氧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我国235名青少年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的测定结果。少年运动员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都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子高于女子;耐力性运动员的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都非常显著地高于少年运动员;无氧阈如用相对值(%Vo_2max或%Wmax)表示时,则性别差异消失。提示:在运动中女子有氧能力的百分利用率与男子相近。把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相结合,对运动员的可训练性和易训练性进行评价,在耐力性项目选材中可能更为有效。本文提供了我国男、女少年运动员无氧阈的正常值,可供科学选材及运动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氧阈心率及无氧阈速度在女子足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实验室手段,对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进行研究,然后运用无氧阈速度和无氧阈心率控制训练强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联邦德国Kindermann教授的“个体无氧阈”概念的理论,采用递增负荷的方法,在我省优秀速滑运动员的非冰期身体训练中,用美国产YSI—23L血乳酸快速分析仪,进行血乳酸测试。同时,使用芬兰产POLARELECTRO心率遥测系统测定心率值,并绘制心率曲线图。从而得出非冰期专项身体训练中运动员的血乳酸“个体无氧阈”值,为速滑运动员陆地专项身体训练提供了重要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1 能量供应系统的训练 在以前的有关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关于无氧阈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越野滑雪运动员在第二个训练周期中的能量供应训练,并指明在本周期要发展快氧化型糖酵解肌纤维的氧化能力,以便适当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阈水平。同时提出在第二周期的训练中应将训练的心率提高到稍高于无氧阈水平,以便募集快速氧化型肌纤维使肌肉能以有氧供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省部分赛艇运动员进行乳酸无氧阈和通气无氧阈的测定,找出其对应的心率范围,并在夏训和冬训不同训练阶段实践中研究其应用,探索不同无氧阈测定手段的特点和有效应用领域,从而提高赛艇项目的有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心率拐点确定无氧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逐级增负荷运动的初始阶段,心率随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长,两者呈直线关系,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心率增长相对落后于负荷强度的增加,从而出现心率拐点。心率拐点输出功率与乳酸氧十分接近(r=0.97),与乳酿无氧阈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作为用于确定男子赛艇运动员无氧阈的一种简易方法。也可作为评定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 :1)应用场地康科尼测试方法寻找足球运动员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行性 ;2 )分析康氏测试心率拐点与乳酸阈拐点对应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验证康氏测试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靠性。结果证明 ,在康氏测试中 85 %受试者都出现心率拐点 ,完成距离最短者心率拐点偏左、中长者居中、最长者偏右 ,相对应的乳酸阈速度正好低于心率拐点速度一个等级 ,但该两种速度之间并未出现不规则变化差异 ,且高度相关。选取康氏测试心率拐点速度进行 2 4 min匀速运动受试者平均乳酸值显示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表明可用于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但大于 180次 / m in的心率拐点速度即已超过本人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相似文献   

15.
心率、血乳酸在赛艇科学化训练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赛艇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手段进行血乳酸、心率的监测,发现在常用的训练手段中,心率、血乳酸浓度和运动负荷的强度大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训练实践中,心率可作为控制赛艇训练强度的有意义的参数.4mmol/L无氧阈功率训练不能达到乳酸状浓度的最高稳定态训练,无氧阈功率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无氧阈测定方法比较及其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各种无氧阈测值:通气阈(VT),4mmol乳酸阈(LT_4),血乳酸开始升高(LT_(OBLA)),个体无氧阈(IAT),血乳酸最大稳态(maxLass)和心率拐点(HRd)。发现各测值之间高度相关,但是maxLass与其它测值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AT在训练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生理依据。继而探讨了LT_4百分比强度对控制中长跑训练,改善运动员肌肉氧化代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氧阈在划船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讲,无氧阈就是人体在运动时从有氧机制到无氧机制的转折点。人体运动强度超过无氧阈阈值时会出现血乳酸浓度水平的升高而使运动员的耐力受到限制。由于下列原因、无氧阈的测定对划船运动员是非常有用的。 1.能对运动员的生理“档案”提供有用的信息;研究表明优秀划船运动员都有很高水平的无氧阈。  相似文献   

18.
中跑和长跑运动员各6名,短跑运动员4名进行渐增负荷运动和稳态运动。我们对三组受试者的无氧阈(AT)在无氧阈时的氧亏(AT—O_(2df))以及吸氧量的时程(T)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三个参数间的关系,其结果如下: 1、无氧阈时的吸氧量值以长跑运动员最高。其次为中跑运动员,短跑选手最低。除以公斤体重后以及用%Vo_(2max)表示时,其值的大小顺序亦是如此。2、长跑运动员单位体重的AT—O_(2df)与中跑运动员相同,二者均显著性地大于短跑运  相似文献   

19.
游泳     
G861.1.G804.2 20013635优秀游泳运动员无氧耐力训练周期中 IAT 和 T/C 值=Changes of IAT and T/C ratio during anaerobicendurance training in elite swimmers[刊,中,A]/李越,俞建忠∥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41-43,66表2参10(XH)游泳∥无氧训练∥耐力训练∥优秀运动员∥睾酮∥血清∥皮质醇∥无氧阈无氧耐力训练周期中血清睾酮(T)与血清皮质醇(C)比值和个体无氧阂(IAT)发生变化。其变化形式表现为:在训练周期中 T/C 值和 IAT 发生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在训练周期中男游泳运动员与女游泳运动员的 T/C 值和 IAT 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通过对上述不同变化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优秀游泳运动员安排无氧耐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和评价意义,方法:测试女子手球运动员(12名,上海女子手球队)的无氧代谢能力,对心率和血乳酸进行统计分析,在训练和比赛中分析和应用;结果:针对场上位置不同,用心率来控制运动员的最大乳酸训练和耐乳酸训练,通过训练以达到峰值心率为评价标准,监测运动后心率以观察恢复情况;结论:对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疲劳和消除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把无氧功和心率联系起来以控制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