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与用途(1)特点①把卷尺、量角器与单摆结合,可简便测量摆线长度以及摆角大小。②可演示多种单摆探究实验:探究摆线长度对单摆周期的影响;探究摆球质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探究摆角大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③单摆底座加入转盘,可使底座绕着摆球垂心进行圆周转动,从而模拟演示傅科摆原理。④利用减速电机控制摆线长度和底盘匀速转动,同时通过设计的控制芯片可以便捷调节底盘  相似文献   

2.
单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即在摆角很小(小于10°),忽略空气阻力对摆球运动影响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A)、摆球的质量(m)无关,只与摆长(l)及摆球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lg。课本上安排了改变单摆的摆长对单摆周期影响的实验,取摆长不同的单摆,让学生观察、感受单摆振动快慢的变化,并分别测出它们的周期。实验表明:摆长变长,周期变大;摆长变短,周期变小。至于加速度g的变化对单摆周期的影响,课本上未做这方面的实验安排。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  相似文献   

3.
(四)安培计指示值偏小:1.两档均偏小:(1)磁场弱,灵敏度降低.将磁分路片拉开或去掉,提高磁场强度.如去掉磁分路片指示值仍偏低,是磁场强度太弱,需重新充磁.也可换软游丝提高灵敏度.还可截短补偿电阻提高灵敏度,但这样将影响温度补偿性能;(2)温度补偿电阻阻值增大;(3)游丝有套挂;2.0.6A档偏小,3A档正常:是0.6A档分流器阻值变小,应增大阻值或另换一  相似文献   

4.
《单摆》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单摆实验以及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也是必做的两个实验。但在实验中,单摆很容易偏离了竖直位置,成为类似于锥摆的运动;要使单摆始终在竖直面内运动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单摆的摆动不是严格在竖直平面内,而是微微作锥形运动(即“锥摆”),若不加修正,在同样“摆角”的情况下,其周期如何变化?利用其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偏大还是偏小?好多资料上也有类似的思考题,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及答案。单摆具有等时性,其周期T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T=2πgl。单摆的摆动不是在竖直平面内,其摆球…  相似文献   

5.
本地居民对南京青奥会感知的纵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纵向比较法等,对青奥会举办前三个月和举办后三个月的同一居民进行跟踪调查,以社会交换理论及展望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本地居民的角度探讨青奥会赛前赛后居民在社会、经济、环境正负方面感知的变化。研究表明:从居民角度,南京青奥会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且居民在赛后对青奥会影响的感知水平有所增强;居民在青奥会赛前和赛后感知变化显著的方面包括青奥会对社会的正面影响、青奥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青奥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据此,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我国举办各项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建议与参考:(1)加快促进赛事正面影响,加强遏制赛事负面影响;(2)制定长期的后赛事发展战略规划,提高赛后感知水平;(3)适时改变相关政策,提高赛后经济正面影响和环境影响感知。  相似文献   

6.
二、实验方法1.应用胡克定律,测出弹簧的倔强系数K.2.测出钢球的半径r和质量m.3.把钢球系于弹簧的一端,细线结于弹簧的另一端,做成一个单摆,线的上端用夹线具夹住.4.如图2所示,量出摆线长l,算出弹簧不伸长时的摆长l_0=(l+r)-mg/K.5.把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摆角θ,  相似文献   

7.
以2014—2015赛季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决赛阶段为例,以夹击防守区域和时机选择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观摩有关比赛和录像资料,分析了夹击防守区域和时机选择的特点。认为夹击防守的区域主要有:全场夹击区域;中场夹击区域;半场夹击区域。运用夹击防守最有效时机:(1)需要在气势上和精神上压倒对方时使用;(2)作为战术变化时使用;(3)在比分落后时,特别是接近终场时使用;(4)在关键比赛时为了扩大战果时使用;(5)面对对方主要得分手或核心后卫能力突出时使用;(6)遇特殊对象时使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港作拖船在复杂水域作业时推进器极易遭遇杂物碰撞与吸附,损坏推进系统,影响推进效率等问题,设计一套类翼型截面式推进器防护格栅装置。对不同的格栅环肋与来流方向的夹角(攻角)进行分析计算,将格栅对推进器效率的影响等效为推进器在流场中的总阻力变化,确定一组最合理的攻角,在提供最大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将格栅对推进效率的影响降到最低。结果表明,当内、外环肋攻角分别取6.5°、10°时,阻力增加率较小,流场变化平稳,符合设计指标要求,并能对推进器进行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有一定的寓意;在翻译时,译者应该采取合适的策略体现原文中的寓意或者意图。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人名时,我们可以采取:(1)不译;(2)音译;(3)意译;(4)提供翻译补充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臂摆动对人体行走步态特征的影响,从而为无臂的仿人机器人以及假肢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选用10名青年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以1. 5 ± 0. 3m/s的速度完成手臂自然摆动和限制双臂摆动的行走运动,研究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Moti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同步采集受试者行走时动力学和运动学数据. 结果:(1)限制摆臂会显著降低步行频率;(2)限制摆臂会显著增大步行时重心的上下摆动、减少骨盆的旋转角度;(3)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参数在两种不同运动状态下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摆臂时踝关节屈伸角度增大、屈伸力矩增大、关节做功增大;同时,不摆臂会造成膝伸力矩显著性增大,做功增多;针对髋关节,不摆臂会造成髋关节的屈伸角度增大;(4)下肢各参数在两种走路模式上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结论:步行中手臂自然摆动可以降低腿部的能量消耗,是节省能量的一种行走模式;摆臂与不摆臂两种行走状态下肢的运动模式在不同水平上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外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找出中外运动员的差异,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影像解析法对4名中外男子20kill竞走运动员的摆动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世界级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摆动技术的特征是上下肢在大幅度摆动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摆动速度,两腿膝关节在摆动过程中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肩髋扭转角度是影响步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肩髋额状面夹角的大小决定着运动员肩关节和髋关节的摆动幅度;中国运动员需要减小两腿膝关节在摆动过程中的上下波动,增大肩髋扭转角和肩髋额状轴夹角,提高上下肢的摆动速度。  相似文献   

12.
在背越式跳高中,最后一步起跳腿着地瞬间,运动员身体后倾角稍小于内倾角有助于提高摆动腿摆动效果.最后一步步长适度加大,有助于提高助跑速度,全速踏上起跳点.起跳阶段左踝关节平均角速度与运动员起跳结束瞬间的膝关节蹬伸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0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悬垂摆体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竿上支撑阶段时间的分配上存在问题;运动员都能很稳定地保持合理的身体姿势;悬垂时下握手的肘关节角度偏大;我国优秀选手在竿弦最短时竿弦与地面的夹角过大,竿子的弯曲度不够,造成竿子的能量储备不够.我国运动员的摆体技术基本上是以"高髋摆体"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对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两臂和摆动腿摆动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角度速度最大值为腾起垂直初速度呈非常显著性的正相关,两臂和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运动轨迹曲线呈上升趋势。另外,改进摆动技术,提高两臂和摆动腿的快速摆动与制动能力,是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的有效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摆动腿技术进行分析,以正确完善的技术为参照,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进行强化,有利于学生对背越式跳高摆动腿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制作单杠回环辅助练习器,并以大半径四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大回环动作为例,进行了训练效果的实验验证,旨在为教学训练缩短学习、掌握动作的周期,减少练习者伤痛和减轻教师、教练&工作强度,扩大教学训练容量,提高动作质量和训练效率,同时也为运动辅助器材的研制与开发,进一步改进和丰富体操教学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单杠上人体摆动的凯恩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理论建模是人们定量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动用多体动力学的凯恩方法,建立一个单杠上人体摆动的5环节多刚体系统模型,并以隐式方法推导出运动方程。该模型较国内外其他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分析单杠上人体摆动技术,并为其数值仿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跳高决赛的前11名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方式有"折叠式"与"屈腿式"两种;摆动腿着地瞬间的着地角、髋角与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与运动员起跳的腾起垂直初速度、跳高专项比赛成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重心腾起垂直速度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起跳腿踝关节的摆动速度与起跳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都存在着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在棒球击球中,有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强调身体的转动,另一种强调转动与线运动的结合。本文利用三维高速录象分析系统与测力台采集和分析两组不同技术类型的击球手的有关数据。结果表明,击球手向前的线运动与髋部转动的结合为产生较高的击球速度及快速起动跑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研究将有助于棒球击球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对肖俊峰完成双杠向后大回球转体180°动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发现早伸展、晚下沉、落底沉实是该动作下摆阶段的关键技术所在。上摆阶段向后领臂保持较小的肩角与随后快速有力的振肩动作,两者在时空上的合理配合是该阶段的技术关键,同时也是完成该动作的主要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