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鹤鸣 《寻根》2009,(4):110-121
家法,在家谱中又称家训、族规、家约、家戒、家规、族约、祠规、家典、家范、条规、家议、祠约等,种类很多,是家族自己制订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光绪十一年)“祠规引”指出:“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安徽)绩溪县南关悼叙堂许氏宗谱》(光绪十五年)“家训”指出:“圣贤彝训备载六经,又何必要家训?家训所以济圣训之所不及也。盖六经惟读书人知之,至愚夫愚妇不读诗书,  相似文献   

2.
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与清代宗宋诗风影响下的宋诗选本有着明显区别。受《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和《御选唐宋诗醇》影响,此选仅选录苏轼、陆游和元好问三家之作。在评点苏轼时,重其题材和内容的开拓作用;评陆游和元好问时,重其社会政治内容的阐发。《诗选》的其基本诗学立场是以杜甫为典范,尊唐黜宋,与早年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13日,漫画大家华君武溘然长逝。为缅怀和纪念一生坚持漫画艺术创作的华君武先生,中国美术馆将其生前捐赠的2000余幅漫画手稿经整理后,以《疑难杂症》《漫画猪八戒》和《生活趣拾》组成的3个系列,举办了《漫画一生——华君武纪念特展》,使观众得以管窥华君武讽刺、幽默的漫画艺术。  相似文献   

4.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其注释特点有三:第一,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第二,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第三,通经以求理。《论语集注》既注重探求经文之本义,又注重义理阐发,从而将训诂学与义理学熔为一炉,避免了对经文的穿凿附会,使其阐发之义理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之上,因此成为《论语》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5.
明清两代,作为文学主潮的创作样式,人们公认是小说和戏曲。小说方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戏曲方面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均为杰出乃至伟大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在这两代的雅文学中,真正具有个性特征,可以与汉赋、六朝散文、唐诗、宋词相提并论者,大概只有小品了。 对于明清小品,能够记诵若干篇目者不乏其人;但要对这一文学品种作一番认真的整体研究,却十分困难。一方面,明清小品数量太多,太分散,要总览全貌,披…  相似文献   

6.
高培华 《寻根》2012,(5):26-29
孔子据鲁国史记编纂《春秋》,不仅是编修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简略记述了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还常常以一字寓褒贬,借以表达其王道政治观点,以谨严的措词惩恶扬善,所谓“微言大义”。故《孟子·滕文公下》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有文献明确记载,“《春秋》三传”之《公羊传》《谷梁传》都传自子夏;至于《左传》,近现代学界有谓“子夏作”,有谓成书于“子夏门下一再传弟子”,可见子夏是《春秋》最主要的传人。  相似文献   

7.
《金刚经》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刚经》新解艾畦自唐代以来,《金刚经》可以说是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了。以往对《金刚经》的讲解和注释,都是将《金刚经》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佛典,以"句句是真理"的态度对其顶礼膜拜。近来有人还将《金刚经》比喻为儒家的《论语》和道家的《老子》。实际...  相似文献   

8.
哥尔多尼主张喜剧反映现实生活,面向平民大众,发挥“歌颂美德,讽刺丑陋”的作用,强调喜剧的时代感和民族感,突出表现方言淳朴的独特性。其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喜剧,尤其《一仆二主》《女店主》《老顽固》等作品脍炙人口,迄今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上演不衰。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曲艺团前身为1957年建立的吉林省广播曲艺团。建团之初就以演员阵容雄厚、北方曲种齐全而著称。主要演员有马敬伯、阐泽良等。1978年定名为吉林省曲艺团。该团演出品种主要有相声、评书、京东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曲艺联唱人。品。双簧等二十几个曲种。该团创作演出的《包袱》、《吻情人《写情书人《傻子相亲》、《三鼠登科》、卜台彩电火《龙图公案》等曲目深受东北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在全国比赛中频频获奖。小品《包袱》获1992年“华旅杯”中国笑星电视大奖赛一等奖;小品《写情书》获1992年“宋河杯”全国曲艺小品…  相似文献   

10.
佛教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中国化”,不僅包括佛教教义理論發生適應中國社會環境的重大演變,而且在維護教團組織存在的戒规、禮儀方面也形成鮮明的民族特色。如果說隋唐教教宗派的形成標誌着佛教中國化的基本完成,那麼,其中由道宣創立的律宗和提出的以《四分律》為中心的會通大小乘戒律的律學理論,則標誌民族化佛教組織理論和戒规、禮儀的基本確立。本文在概要介绍了大小乘戒律的傳譯和基本内容之後,着重論述了道宣的律學體系,對其最具特色的以心識為戒體的戒體論作了较詳介紹,認為由此而建立了用大乘理論為基磺的律學體系。最後對唐代律宗的另兩支——法礪的相部宗、懷素的東塔宗也略作介紹。  相似文献   

11.
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大师果戈理,于1836年发表了他著名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剧情并不复杂: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一筹莫展,离开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时,却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作为经典,《钦差大臣》被多次搬上中国话剧舞台,它在语言、结构及展示人物心灵等方面独特的艺术魅力,曾唤起中国数代观众的深切共鸣。2003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编剧王景贤将果戈理的话剧《钦差大臣》改编成中国傀儡戏版《钦差大臣》,并倾全力将其推上舞台。同年8月,中国傀儡戏版《钦差大臣…  相似文献   

12.
章宏伟 《寻根》2005,(3):72-79
乾隆帝将编纂《四库全书》与翻译满文《大藏经》等同,视为其六旬后办的两件大事,并在其御制《清文翻译全藏经序》中不无得意地说:“……若夫订四库全书,及以国语译汉全藏经二事,胥举于癸巳年六旬之后,既而悔之,恐难观其成,越十余载而全书成,兹未逮二十载而所译汉全藏经又毕蒇。”  相似文献   

13.
吴廷翰论道以《易》为宗,以孔子之言为准的思想,是对以往易学和经学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发展,其理论针对性是批评程朱以阴阳为气,以道为理的理本论思想,以及朱熹易学以图解《易》的治《易》方法。这亦是对张载、王廷相以来的气学理论的继承发展,体现了其经学与气学的结合,在明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德经》与中国古代军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学术名,自古及今,有不少人将它视为兵书,甚至王夫之将其称作“言兵之祖”。老子生当春秋衰乱之世,为了实现其“道法自然”的理想社会,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用兵治军的原则,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道家军事思想。老子的思想对后世兵家影响至为深远:一是开启了道家兵法的先河;二是通过《孙子兵法》广泛影响了历代战争理论和战场实践。  相似文献   

15.
侯明浩 《寻根》2014,(1):92-95
近读《汤斌集》,书中《功过定约》一文有这样一段话:恐因缘陋习,不自觉察,开罪乡党,后悔何及?谨于功过,格外妄增数款,以自省戒,庶几少免怨尤云耳。  相似文献   

16.
大小篆、古隶、秦隶都是硬笔书写,但与甲骨文一样,千余年来,却统统被无端误断为毛笔书写。这一误断,最早出自西汉宣帝时今文经学家戴德。在他传授的《大戴礼记》中记载了一首据说是周武王撰写的《笔铭》:“豪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戴德解释此铭的缘起,说是西周之初,尚父道丹书之言,武王闻之,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于起坐之次,以戒后世子孙,《笔铭》即其中的一首。从铭文所谓“豪毛茂茂”来看,所说的笔,显指毛笔,而且是周武王所用的书写工具,等于宣告西周已有毛笔。但此《笔铭》不见于先秦旧典,观其托言“尚父”(…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类书和诗歌的繁荣时期。现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三部类书与唐诗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官修类书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科举考试题目多出于此。帝王用类书编篡的方法提倡文学,导引诗风,从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其二,类书是唐代文人知识积累过程中重要的童蒙读物;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时“构思之古书”,是唐诗生成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一段时期以来,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好莱坞大片没有以前好看了。好莱坞进口大片重回内地后,无论是漫威的《黑豹2》《蚁人3》、DC的《雷霆沙赞2》,还是派拉蒙的《龙与地下城》,一部票房过2亿人民币的影片都没有,远不如国产喜剧和日本动画叫座。一直以来,好莱坞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流水线生产,也不在于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而是它总能将一个个原本复杂的、涉及生存困境与人性纬度的艰深命题,变成全人类都能看懂的通俗故事。令白丁观之不觉其深,鸿儒品之不觉其浅。  相似文献   

19.
论"三百千"形式中的隐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开 《寻根》2007,(2):20-22
“三百千”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部蒙书的合称,这三部蒙书被视为中国传统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基础教材。隋唐时期,《千字文》已成为蒙学教材,到了北宋初期,《百家姓》出现,也很快成为重要的蒙童读本。  相似文献   

20.
《仓颉密码》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回溯中华文明源头,全方位再现了炎黄时期氏族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凸显出厚重的远古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书写呈现出三种向度:一是全方位再现炎黄时期原始氏族社会文化;二是塑造以仓颉为代表的文化人格;三是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仓颉密码》率先将仓颉与炎黄文化作为文学表现题材,避免了文化寻根小说的艺术缺失,开拓出独特的文化寻根路径,不仅契合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敬祖情感,而且激发起民族凝聚力,成为远古历史题材小说中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