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底层文学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形成了底层文学特有的现实美学.这里概括并分析了现实美学的特征:真实性、人民性、批判性、启蒙性.  相似文献   

2.
3.
约翰·司各脱·厄里根纳是加洛林文艺复兴的集大成者 ,在美学方面的成就集中表现在 :上帝的原则即是“一”的原则 ,“一”是自然的开端 ,第一因的上帝 ;自然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体 ,人属于第二种自然 ;艺术同自然一样 ,其美在于神秩序的彰显 ;善与美的辩证关系 ;审美态度应是非功利性的 ;肯定感性美 ,提高了艺术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神话和神话思维共时性地潜藏于人类的心理结构之中,对文化和文明发挥着重要影响。西方思想界对于神话进行多维度的探究,阐释神话和审美活动与艺术生产的逻辑联系,从而诞生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神话美学。  相似文献   

5.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谥文悫,江苏长州(今苏州市)人。乾隆进士,历仕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著有《说诗啐语》、《归愚诗文钞》,曾编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其美学思想集中于诗歌创作理论的阐发,其诗话《说诗啐语》在清代繁富的诗歌批评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蔡仪曾说:"在四十年代初期,我写完《新艺术论》之后又写了《新美学》.当时想试用唯物主义原则考察美学上的基本问题,并批判唯心主义的旧美学,为新美学的前进扫清道路.这是我最初研究美学问题的心情,也是一直至今写作美学论文的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蔡仪是较早尝试用唯物主义观点考察美学问题的学者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他并没有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他的美学仍然是机械唯物论美学.  相似文献   

7.
一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一个思想的号角吹响了人类自由的嘹亮的声音,民主制度及民主国家在地球上的抗争,离不开理论上所需论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先导,而反叛封建统治成为这个号角手一生不懈的信念及目标。他针对英国王权专制论的代表人费尔玛提出的“人是生而不自由的”的命题,提出了“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这两个尖锐的命题。他的名字就是让一雅克·卢梭。他那凝视着后人的美丽的眼睛,炯炯有神。“我们在卢梭那里不仅已经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8.
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9.
美学(Aesthetics)由上世纪末的“显学”沉寂为本世纪的“边缘”之学,然而,这恰恰构成为美学的幸运境遇,因为意味着美学超脱了意识形态的沉重纠缠和精神教父的虚假自诩而走上一条思想自主和品格独立的逍遥之路,这也许驱使美学皈依到自己的本原的学术家园。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当下的美学探究依然难以超脱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思维阴影,另一方面,机械唯物论和经济决定论的狭隘方法论顽固地影响到我们研究策略的选择,再一方面,学术界追逐意识形态风潮和服从世俗的价值杠杆的心态也潜在地震颤了美学的宁静操守。正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招致美学研…  相似文献   

10.
韦尔施与柏林特分别提出"超越美学"与"介入美学"的美学重构,后现代多元化的原则是他们共同的起点。韦尔施的"超越美学"从形而上出发提出美学是认识论的基础,美学是能够横贯所有领域的跨学科,创造出美学与伦理学结合的"伦理/美学"。柏林特则是回归美学形而下的"感知经验",消解美学的认识论基础,反对传统美学的普遍性,提倡欣赏者与审美物体共同作用、身体介入审美的"介入美学"。两人是后现代的两极美学重构,分别代表了德国古典美学与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1.
德国现象学美学家盖格尔在美学研究方法上,超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之争;在美学学科定位上,将"审美价值"作为美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在艺术本质问题上,主张艺术是一种存在体验;在艺术功能的理解上,认为艺术能够提升我们至生命的顶点。盖格尔的美学兼有主观论美学和客观论美学之长,却又超越了二者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2.
“美学何以有用”一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中肯的问题,因为美学历来就是“无用之用”的。无用之用乃是大用,比那些立竿见影的用要重要得多。但是,时代是变迁着的,原来被大家认可的无用之用,未必到今天还能把那个用保留着。曾经非常鲜活、实在的价值,经过时间的淘洗,很可能已逐渐淡化,就像茶叶不耐反复冲泡一样。因此,有必要对美学的传统和现状作一番审视,看看它在当代文化生活中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是可有可无,还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美学着重分析审美意识形态与一般意识形态的区别和差异。这个区别和差异有两个根据:(1)生产方式是诸多矛盾的统一体;(2)艺术用一般意识形态的材料表征生产方式的复杂内容。因此艺术传达出历史发展的丰富内容。除了过去和观在的关系,审美之维中还包括未来。关于艺术表征未来的能力,当代中国艺术是一个典型,它有两个主要特征:(1)审美幻象的叠合性;(2)扩大的对象化关系。据此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对象是审美幻象,它的内涵是现实关系的审美转换。  相似文献   

14.
蔡仪先生在20世纪前期自觉地运用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系统地解释人类审美现象,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学术形态且个性卓然的美学体系,<新美学>是其代表性理论成果.其哲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对文艺认识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的强调,对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2500年前,希腊的艺术大师们惊喜地发现了0618的美学价值,当时在雅典所修建的巴特农神庙,就是根据这个数据的比值来设计的。这种比例的分割被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简称“黄金律”或“黄金比”。有的人曾断言:“宇宙万物,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总是最美的形体。在人体结构上,0618更是无处不在:头顶至脐与脐至腿底之比;臀宽与躯干长度之比;下肢长度与上肢长度之比;下肢长与全身长之比;眼和鼻于发际与颏底的位置,都符合黄金分割率。从人体结构的整体而言,肚脐是黄金分割的黄金点。肚脐以上与肚脐以…  相似文献   

16.
在符号学的视野中,对诸如"表现"、"再现"、"艺术审美"作独到的语言分析,并提出独创的艺术审美征候论.古德曼的美学体现出了他把分析美学符号化的努力,是一种"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7.
李渔和狄德罗是中西戏剧美学的主要理论代表。中西戏剧艺术的外部文化背景和自身审美传统的不同,决定了两人所建立的戏剧美学体系各树一帜。两人在诸如戏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戏剧创作规律、戏剧表演艺术等基本问题上均有精深独到的论述,其理论见解既存在着差异,又不无相通之处。悉心探寻此种异中之同,应是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对西方传统美学之集大成者黑格尔的攻击,是现代美学反传统特征的集中表现。英美分析派美学产生的外律性表现为社会动荡、自然科学革命冲击与诸种文化交汇;自律性则表现为,对现代派艺术作出理论反应和对传统美学否定中的继承。关于“美”、“开放概念”、“艺术消亡”三个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分析派美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美源于感性,美本于人生,美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希望、一种憧憬,是人类不断追求的历程,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结果,是人类在追求中发展起来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传统美学偏执于“形上”与“形下”两端,或为追索虚空的所谓美的本体,而忽略了人的生存、人的存在;或执着于对主体与客体作孤立的、静止的、精细的分析,以偏概全,以致翻覆不定,陷入迷惘。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关注人的生存,致力于感性的完善,还人以美的感觉,发挥美的启“真”导“善”功能,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给感性的个体以审美的关怀和美学的指导,引导人们走出个体独立后的孤独和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时代对美学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后到现在,我国出现了很多不同观点的美学流派,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有不同的理解所造成的。蔡仪先生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作为我们美学研究的基础。他早在1956年就明确指出:“美学中的基本问题,如美学史的事实所证明,首先就是美在心抑在于物?是美感决定美呢还是美引起美感?”①蔡仪先生认为,这是美学上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一个基本界线。他的美学基本观点——美是客观,美是典型——就是运用反映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得出的结论。这个基本原理是:认识的最终源泉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当代美学上的意义也不可低估。但需要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