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柔道运动的发展柔道是日本独特的武道之一,具有传统的文化。其特征是对于对方的进攻力量不施反抗,而是利用其力,将其摔倒,使用绞技、关节技、固技等招数进攻、防守;同时亦以锻炼身体和精神修养为目的。柔道的母体是柔术。柔术的流派有以下七种:竹内流、极心流、扬心流、关口流、起倒流、涉川流和天神真扬流。以后,  相似文献   

2.
日本柔道与中国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日本柔术的起源 在弓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柔道等日本武道中,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柔道了。柔道作为日本传统武术与剑道齐名,今天日本把柔道推广到世界,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其实,柔道源于柔术,柔术又源于相扑。 何谓柔术?英国著名的日本通小八云解释为“柔术是古代打仗时不用兵器的武道”。柔道源于日本古代柔术,日本柔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柔术在日本兴起较早。日本从平安朝末年起,  相似文献   

3.
巴西柔术     
柔术历史追根溯源,巴西柔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手搏。后来这种武技传遍亚洲各地,并被融入日本武士的古武道中。柔术和柔道后来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徒手格斗武道。在19世纪末期,日本的一位名叫前田光世的柔术大师(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的得意弟子之一),到欧洲和美洲旅行,同各种挑战者决斗并打败了他们。前田光世1910年在巴西同一位名叫卡斯托·格雷西的政要成了好朋友,后者帮助他在巴西建立日本移民社区。作为回报,前田光世把柔术的格斗技巧传授给卡斯托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4,(1):51-53
巴西柔术起源于日本的柔术,但在技术上和训练方法上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日本柔术是一种包括徒手和使用武器的武术。它是武士在战斗中使用并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柔道运动起源于我国的柔术。柔术则是一种打、踢、摔、拿的拳术,是我国民族武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六三八年,我国明朝末年的少林寺拳术高师陈元赘将柔术传到了日本。当时,日本人福野七郎、三浦与次郎、矶见次郎等拜陈为师,后成高徒,成名当世。从此,柔术便在日本盛行起来,并在辗转相传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种流派。  相似文献   

6.
方西东 《精武》2003,(1):43-43
格雷斯柔术源于巴西,是一种重摔技的格斗术。与日本柔术相比,格雷斯柔术更注重顺势而发。  相似文献   

7.
陈元赟对日本体育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道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是日本人民对世界体育的贡献。日本的柔道是从柔术发展过来的。在柔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陈元赟把中国的少林拳法等武艺同日本原有的“拳法”相结合,丰富了日本柔道的内容。陈元赟在日本流寓期间的功德行止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统"柔术"是一种源于日本的特殊武技,它是由战场上的搏斗技术演化而来的一种日本格斗技艺.现代"柔术"是历经几个世纪的流变而传承下来的一种日本民间体育活动、传统文化和日本武道之一.日本柔术之所以能传播到世界各地,之所以能引入德国学校体育,吸引众多的习练者,形成普及的趋势,一是讲求武德,注重品德修炼;二是讲求武技、注重技艺求精;三是讲求健身,注重自卫演练;四是现代日本柔术浅显易懂、易练,易于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我们好以日本的柔道是中国柔术的“变种”来自诩,似乎老祖宗把武术传到日本以及日本柔道列入奥运会项目也有我们的一份荣誉。但当我们参加国际柔道联盟时,也必须承认章程中关于柔道是日本嘉纳治五郎先生创立的这条原则,哪里有中国的什么事?1882年,嘉纳治五郎改造了日趋衰落的柔术,将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柔道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男女老少都爱参加的一项体育运动。1951年,以日本为首的倡导成立的国际柔道联盟走上了世界体坛。体育家和学者发表了不少有关柔道运动的文章,对柔道的历史,柔道的体育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关于柔术的起源,诸说不一。去年,日本《近代柔道》月刊上有位柔道家连续发表文章,认为“柔术日本自古有之,日本柔  相似文献   

11.
柔道是武道的一种,1882年一位叫嘉纳治五郎的日本教育家,经过努力,潜心研究,把柔术从一种技术发展成为一种教育,产生了柔道。他之所以把柔术这一名字改为柔道,是因为他坚信柔道锻炼中包含着“可规范人类整个生活的天下大道”。  相似文献   

12.
公元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职位,在镰仓开设幕府。此后日本便成为以武士为中心“武家政治”的社会。弱肉强食,具备勇武之力便可主宰一切。700多年的历史,武士的战斗能力得到极大限度的运用,日本武术也因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以“剑术”为代表的兵器武术、以“柔术”为代表的徒手武术两大形式。 由于长期残酷的战争环境,使日本柔术不得不以纯粹的克敌制胜为发展技术的原则。因为“管看不管用”的动作在战斗中只能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13.
由苏州人徐卓呆(名傅霖,号筑岩)翻译的《日本柔术》是我国最早的柔道译书,该书译成于1916年10月,1917年由上海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译书内容丰富、生动具体,附有大量绘图解释,包括:柔术之起源、柔能制刚之理由、学柔道之形式等等。 柔道源于日本,是重竞技项目之一。两人徒手、赤足,着柔道服,在席子上进行。以把对手摔倒,或使对手的背着地达三十秒钟者为  相似文献   

14.
柔术地面控制技术,作为一门古老而智慧的武术,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柔术的核心理念强调非暴力和自卫,具备了独特的价值。本文将探讨柔术地面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多个领域,而不涉及与军队或部队相关的内容。柔术技巧在自卫和个人安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帮助人们有效应对潜在威胁。同时,警察、保安等执法和安全从业人员也经常接受柔术培训,以提高逮捕和执法行动的效率,减少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柔术还以其竞技性质受到体育爱好者的青睐,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竞技体育。此外,柔术技巧的团队协作应用以及与法律和伦理相关的问题也将在本文中得到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史学考证法、文献综述法,从东西方文化交流视角,对巴西柔术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东西方武术文化的交流衍生出了巴西柔术;带有独特技击性的巴西柔术拓宽了武术的外延;集西方实用主义和东方教化思想与一体的巴西柔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议:中国武术的改革应当在建立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重视技击性的创新与提升和传统文化的融入。  相似文献   

16.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术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防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柔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北京安迪柔术馆始创于1998年,馆长安迪是一位美籍华人,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练习巴西柔术和无限制格斗有8年时间。他当时想在北京这个多种武术云集的地方寻找可以一同练习柔术的伙伴,但是没有发现,于是他开始着手组建中国第一家柔术馆。如今,安迪已经定居北京,悉心经营他的柔术俱乐部,目前,俱乐部现有会员20多人,培训1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18.
巴西柔术 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术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防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柔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奥运代表团中,有两位随军洋教练,颇引人注目。中国奥运团聘用洋教练,始于上届奥运会,当时,日本竹内教授作为中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赵友风的教练被列入该届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册中,但竹内从不来华指点中国选手训练,列入中国奥运团有“临时客串”之意味,他也只指导赵友风一人。  相似文献   

20.
柔道运动(Judo)起源于日本,由一种古代武士空手格斗的柔术演变发展而来,提倡“灵活就是力量”。1877年,嘉纳冶五郎博采众长,始创了一套适合青少年锻炼身体,便于防身自卫的技术体系,成为现代柔道运动,并从日本推向世界。柔道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1962年东道主日本为这届奥运会发行的系列邮票中率先出现柔道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