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阅读与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有关的研究及运动干预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对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项目的特点,提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运动组合,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结果表明:轻跳,太极拳,太极推手,健身秧歌,健骨运动等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发展更为有利。因此建议:通过科学的运动结合合理平衡的膳食营养,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结合适宜的力量训练方法来有效地延缓与改善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状况,以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有关运动疗法与绝经后妇女骨骼的研究越来越多.对近几年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重点对运动疗法的机制、运动干预方案和效果、影响运动疗法的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找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运动途径.结果表明,绝经后妇女通过定期的有氧承重练习及抗阻力量练习等运动方式可有效改善骨密度,并且结合激素替代治疗和补钙等综合方案可使该种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24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12周有氧运动后测定血脂含量、血糖和血胰岛素浓度。结果:TG和LDL显著低于运动前自身水平,而HDL则显著高于运动前自身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前自身水平。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绝经后妇女的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抗阻训练对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抗阻训练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对24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抗阻训练组和对照组。12周的抗阻训练后测定血脂含量、血糖和血胰岛素浓度。结果显示:训练组甘油三脂(T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运动前自身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运动前水平,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运动前自身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前自身水平。说明抗阻训练可改善绝经后妇女的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运动对绝经后骨折女性ALP、BMD、E_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4名绝经后骨折女性的ALP、BMD、E2,主要结果如下:(1)运动可提高绝经后骨折女性血(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水平;(2)适宜强度运动可以减缓绝经骨折女性雌二醇(Estrodiol,E2)下降的趋势,建议中老年妇女坚持适宜的运动,可以延缓衰老;(3)适宜强度运动可以减缓绝经后骨折女性(Bonemineraldensity,BMD)下降,建议中老年妇女坚持适宜的运动,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将4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指导运动组23名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走运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妇女于运动后E2、P明显升高,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提高,与运动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E2与TG、TC、LDL-C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象:为探讨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将4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指导运动组23名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走运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妇女于运动后E2、P明显升高,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提高,与运动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105)。运动后E2与TG、TC、LDL-C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运动对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是目前仍未能解决的问题,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并延缓骨密度的生理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机制及运动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妇女绝经后产生骨质疏松的原因:遗传因素、激素因素、营养因素。综述研究认为,运动对妇女骨质疏松影响的研究,忽略了特异部位练习和综合练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对绝经妇女骨密度影响的比较,探讨适宜的运动处方。方法 通过在CNKI、万方、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和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期限以建库至2022年4月为检索日期,收集不同强度运动对绝经妇女骨密度的RCT或CCT实验,使用Review5.4和Stata17.0对研究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文献11篇,受试者共计518名绝经妇女。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低强度运动组,高强度体力活动可显著改善绝经妇女腰椎区域的骨密度含量(SMD=0.45,95%CI=[0.05,0.84],p=0.027),而在股骨颈、大转子、髋关节和Ward三角区等部位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研究发现腰椎区域的研究存在较高的异质性I2=68.5%,对其进行单因素meta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后,并没有发现异质性来源。结论 根据最优效应量分析得出:适应于腰椎的最佳运动处方为在高强度训练下每周训练超过3次,训练时间≤30min,干预周期≤6周的冲击类运动(WB)在改善绝经妇女腰椎部位骨密度含量要明显好于低强度体力活动,对预防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呈一种升高趋势,许多运动医学界的专家从运动、锻炼方式对绝经后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改善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长期从事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生物学角度综述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以及参与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常见、多发的骨代谢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土要疾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运动疗法被广大人群所接受的一种,必要手段,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也被普遍采用.本文在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分别将运动利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从骨生物力学方而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常见、多发的骨代谢疾病,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土要疾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运动疗法被广大人群所接受的一种必要手段,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也被普遍采用。本文在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分别将运动利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从骨生物力学方而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的关系以及联系程度;观察结合有氧运动、力量和伸展练习的康复运动处方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对222名绝经后妇女进行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问卷调查,以OR值与95%CI表达与疾病危险性的关联程度.在此研究基础上,对81名绝经后2~10年的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干预实验(运动组n=45,对照组n=36),观察期12个月.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基线和随访结果,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骨密度变化率和骨痛改善指数.结果: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专业依据确定了27个因素进行非条件Lou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8个可能对PMOP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总的体力活动水平和交通行程性体力活动水平达到活跃,跳健身舞蹈、青少年时期爱好体育运动、经常喝豆浆可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运动干预12个月后,运动组和对照组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值均降低(P<0.01),但运动组L4、平均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骨密度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组骨痛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骨痛症状加重(-85.05%±77.17%vs 0.26%±26.38%).运动组退出率为11.1%,依从性平均为82.2%.结论: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水平、锻炼方式及青少年时期体育运动可以影响PMOP的发病风险.本研究设计的康复运动模式可延缓负重部位骨量丢失,有效减轻骨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贤惠 《健身科学》2007,(1):44-45
老年性阴道炎,又名萎缩性阴道炎;是一种非特异性阴道炎.多发生在绝经期后的妇女,但是,双侧卵巢切除后或哺乳期妇女也可出现.据报道,绝经后约三分之一妇女发生老年性阴道炎,且多在绝经晚期或老年期妇女发生.  相似文献   

16.
健身舞蹈对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光子骨矿物分析仪测定了81名围绝经期妇女桡、尺骨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显示,绝经后组BMC、BMD显著低于围绝经期中的月经规律组和月经不规律组(P<0.01,P<0.05);月经不规律组BMC、BMD较月经规律组下降明显(P<0.01)。坚持参加健身舞蹈的围绝经期妇女BMC、BMD显著高于非运动者。结果表明,骨量丢失在绝经前就已开始,应把围绝经期中月经不规律妇女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坚持健身舞蹈能有效维持较高的围绝经期妇女的骨矿量。  相似文献   

17.
Cochrane评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运动干预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或锻炼)"为协作网提供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4.2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20篇,全部文献均为低质量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下降均有一定疗效;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方面,对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HOP/Cr)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而对血清钙磷水平、血浆酸性磷酸酶(A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试验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丢失有肯定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与骨质形成,而对降低骨质吸收的作用较弱.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质量较低,难以提供循证医学所需的最佳证据.因此,对于运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的判断仍需更多质量高、内在真实性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方法 ,论述了运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行性 ,比较了不同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的影响 ,并就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的影响,为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运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雌激素替代疗法和运动疗法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就雌激素与运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及其联合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