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2.
戚辉 《语文天地》2013,(12):60-6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当前的学生写作无视现实生活,背离了写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方面提出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应想方设法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开辟一片新天地。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写作文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里对作文的个性作出了具体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做到"独特"呢?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对7-9年级写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达”。可是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面窄,缺乏必要的生活知识储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本文试就初中作文教学中理性与灵性的培养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那么,教师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优秀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0.
写作训练     
【锁定考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有九条,与考试关系紧密的有四条,我们称之为显性考点。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  相似文献   

11.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写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从上述作文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写真话,抒真情;写出的文章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实施,使一向被视为老大难的作文教学有了很大改观.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努力按照"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新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相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力求有童真、有个性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做到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有两点是这样表述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通过对这两句话的解读,我明白了《课标》对好作文的要求:生活是写作的最丰富的源泉,学生要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写出有真情实感,不拘一格,有新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5.
李德萍 《现代语文》2005,(3):109-10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对7-9年级写作提出了"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的教学目标,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材料、情感,通过思维写出代表自身特色文章,即要求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周燕 《广西教育》2013,(6):72-72,85
中学生虽已掌握了写作的一些基本要领,但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的要求:"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可见,写作强调的是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个性化感悟  相似文献   

17.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作文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亦彰显其活力。《语文课程新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上的要求是“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在收获着喜悦的同时,也看到了忧患。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些要求.对初中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作出了具体的阐述。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锤炼语言,增强作文文采呢?  相似文献   

20.
金文东 《考试周刊》2011,(20):70-7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1]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关注生活,养成愿意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进而表达出自我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