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1990—2006年我国农村人均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均纯收入数据,遮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长期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的作用是显著的;就短期来说,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的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增长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重要作用,诸如实现农民增收,改善就业状况,加快农村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下,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及医疗保健三个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全面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一般环境的分析和特殊环境的聚类分析,把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环境分为郊区型、沿海型、北方型、南方型、边疆型五种特殊环境。并针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殊环境,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探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环境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模式间的内在联系,以揭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环境下的基本规律。提出不同投资环境下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模式的可能性选择,为我国农村类似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下,建立适合自身环境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和政府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制度、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生性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巍  周龙 《中国软科学》2007,(4):68-74,83
传统的认识是我国高速经济增长主要由固定资本投资拉动。本文针对这一观点做出深入考证,利用最近9年各省经济发展的数据,使用比前人更加严格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传统认识大相径庭,虽然简单的回归分析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确有重大影响,但是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才是根本因素,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地区吸引流向该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这种间接作用,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在考虑了人力资本这一作用后,固定资本投资的作用不再明显。这一发现证明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已有很大提高,在走向内生性经济增长的模式,即以人力资本为根本动力的增长,固定资本投资具有内生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包括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运用我国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两类人力资本对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和人均经济增长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且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弹性更为显著。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考察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不同区域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省份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以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理,并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对该机理中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教育投资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同时,还以人力资本作为“中介”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这种“中介效应”统计显著,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38-139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其经济增长模型中,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选用初中、高中和大学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指标,使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了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崇芳 《资源科学》2012,34(7):1369-1374
从资源经济学角度来看, 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人力资本, 是影响劳动力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 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采取耕地劳动比例法对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 并对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现状进行了简单地实证研究。分析显示,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人力资本方面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陕西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且总体数量呈增长趋势;②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较低;③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结构明显不尽合理。因此, 改变陕西乃至全国经济过去多年形成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局面, 全面提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 既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一项主要内容, 同时更是实现陕西及全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大策。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加强农村教育入手, 积极通过公共政策有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劳动技能, 充分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州市1983—2007年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人力资本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使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广州市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计量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促进了FDI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但是却没有发现广州市的FDI和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证据。进而提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在引入FDI时更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0.
选用我国28个省市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着重考察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FDI能否给我国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只有辅之以较快速度的人力资本积累,FDI才能给我国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10年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2.
农业中间投入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对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影响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中间投入的现状,并证明了其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将其引入C-D函数,论证了1985-2008年中间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并根据其增长速度得出农业中间投入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要素的结论。本文认为,在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及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固定资产投资较慢的背景下,继续提高农村中间投入的比重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然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必然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但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增长问题,将农村人力资本的增长作为一个大的动态的复杂反馈系统,确定系统要素与目标,通过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农村人力资本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农村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开发人力资本,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源动力。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新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说明了新疆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新疆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胡沅昌 《科教文汇》2008,(36):230-230
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论文通过从知识外溢的角度分析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卢卡斯的内生增长模型,最后通过对两个经济增长模型的比较分析,提出要对我国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教育模式,提倡“干中学”,并实现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杰  刘杰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48-149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参与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分化,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但是我国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注重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和重要意义,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衍军  柳成洋  马艳萍 《科技与管理》2004,6(6):123-125,128
FDI被认为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是FDI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什么至今仍不清楚。针对以上的,将人力资本、国际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互动机制,人力资本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性推动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从而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及空间外溢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数据,采用截面加权法和似不相关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受空间外溢影响而削弱,同时创新呈现显著的外溢效应,农村人力资本能有效调节区域内外科研机构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2)东部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中、西部地区偏小,但外溢效应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趋势,东部更具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的条件;另外,东、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反映了农村人力资本呈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以及东、中部地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该结论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尤为重要,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以及具体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