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杭州、上海和成都的实证研究表明,休闲体育与休闲城市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休闲体育提升休闲城市品质主要表现在为城市提供高品质休闲资源、休闲体育旅游促进休闲经济发展、休闲体育赛事打造城市靓丽名片、休闲体育提升城市休闲指数等方面。发展休闲体育是休闲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休闲城市经济发达为休闲体育提供物质条件,文化繁荣为休闲体育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和谐为休闲体育提供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一个休闲的世纪,包括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主体的休闲产业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也不例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假日制度的推行,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逐步兴起并且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以河南西北部城市———焦作市为例,剖析其旅游资源分布与特点,挖掘发展休闲旅游潜力,构建焦作市休闲旅游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3.
休闲体育产业不仅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塑造城市形象,更能为城市创造财富和价值。休闲体育产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应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城市政府的休闲体育组织管理意识薄弱、城市休闲体育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及城市体闲体育市场缺乏开发力度等因素,本应成为休闲产业三驾马车之一的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却远落后于文化休闲产业及旅游休闲产业。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功能,并思考其功能扩展的路径,来为我国“休闲城市”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育休闲和旅游都能使参与者获得体验.将二者相结合的体育休闲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自然和健康的需求.城市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并推动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型参与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杭州市为例,通过对体育休闲旅游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产品(P性分析)三个方面关系的分析,对开发城市体育休闲旅游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比分析国内外休闲海钓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舟山休闲海钓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发展休闲海钓旅游对策:加快海钓旅游基地建设,加强导钓员队伍建设,拓展海钓旅游市场,举办各类海钓赛事活动,做大做强休闲海钓旅游产业链;并就发展休闲海钓旅游的保障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休闲时代来临的背景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长三角区域体育休闲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现实基础、实际需要进行阐述,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上海市建设体育休闲城市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以期为体育休闲城市建设、城市体育休闲功能完善和发挥体育休闲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探究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实施目标下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政府和公众对健身体育旅游观念陈旧;健身体育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活,市场促销意识不强,项目或产品建设缺乏力度;健身体育旅游总体消费水平偏低,人均健身体育旅游消费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健身体育旅游尚未形成规模;促进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体育旅游需求与健身体育旅游资源之间的矛盾突出是《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实施目标下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瓶颈。为此,提出构建和完善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健身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加快城市周边乡村健身体育旅游度假地的建设、大力发展健身体育旅游保险市场、充分利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场馆资源的后续效应,拓宽休闲健身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空间及建立健身体育旅游资源保护补偿机制等发展策略,破解制约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瓶颈,对促进我国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法对制约成都环都市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多元升级发展的瓶颈进行了分析,从满足都市居民多元化休闲体育旅游需求角度提出了成都环都市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多元升级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对策,对构建互为依存的绿色化环都市体育旅游圈层格局,提升都市居民健康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南宁市武鸣县现有的旅游资源建设实际情况,从休闲旅游产品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探究武鸣县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政策保障措施,以期为有关部门或旅游项目经营者提供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亟需保障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从定量视角解析两者互动耦合程度及发展水平,能够对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作出科学的评判。在深入辨析两者内涵和互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发展规模、品牌集聚效益、经济效益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及25个二级指标。结果显示,作为我国首个运动休闲示范城市,杭州市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整体呈现稳步快速上升态势,而运动休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同期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各区域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性,市辖区和富阳处于耦合协调发展的第一梯队,其次是桐庐和淳安,建德和临安处于相对劣势。最后,根据研究体会指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的历史文化名城——云南省丽江市,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型城市。在发展体育休闲产业上拥有政策扶持、人文环境、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市场资源等优势,并提出促进丽江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承德国际旅游业,是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当前要加快承德国际旅游业发展进程,必须加强旅游宣传,提高承德市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全力打造"中国北方休闲之都"旅游品牌;实施精品战略,培育特色休闲旅游品牌;对标国际旅游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为利用支持体系促进海洋休闲体育旅游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深度开发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的经济价值提供实践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法及系统科学思想,探讨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支持体系五要素构成,即客源地支持子系统、目的地支持子系统、媒介支持子系统、保障支持子系统和环境支持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重视客源地支持子系统,构建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持续发展动力源;规划目的地支持子系统,提高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媒介支持子系统,提升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整体扩散效应;完善保障支持子系统,搭建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客观正视环境支持子系统,促进海洋休闲体育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体育休闲旅游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现状与特点,比较得出中外高校体育休闲旅游专业的差异,探讨了中国高校体育休闲旅游专业本科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结合中国体育休闲旅游业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得出了国外高校给中国体育休闲旅游专业建设的启示,以期对中国体育休闲旅游专业的建设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5.
目前,西藏正在建立世界旅游目的地,林芝地区的鲁朗镇正在打造“东方瑞典小镇”,在旅游产品设计及开发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鲁朗实际情况,结合休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方式,利用林芝市的开发现状努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本文立足于暑期西藏调研实践,结合休闲旅游理论与实际,运用旅游人类学、休闲旅游开发等学科理论,针对西藏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与林芝市鲁朗镇打造国际旅游小镇的问题提出建议,并为鲁朗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夜间旅游的休闲文化特性符合现代旅游精神,已经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的重视,其休闲文化优势的发挥对于城市旅游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有着悠久夜游历史的景区。以此为例,通过对夜间旅游和休闲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分析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夜间旅游存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景区夜间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夜间旅游的休闲文化特性符合现代旅游精神,已经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的重视,其休闲文化优势的发挥对于城市旅游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有着悠久夜游历史的景区。以此为例,通过对夜间旅游和休闲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分析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夜间旅游存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景区夜间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调查访问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龙岩地区休闲体育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提出了必须重视休闲体育旅游文化的建设、发展与创新,注重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合理规划,完善旅游服务体制,从而提升龙岩休闲体育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休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的背景下,需要越来越多的休闲专业人员去策划、组织、经营休闲旅游活动。本文从地方旅游发展、人口老龄化、休闲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几方面对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可行性分析,阐述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优势、思路和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因为能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对我国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样,休闲旅游因为公众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又必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且需经历生态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和绿色休闲旅游这三个低、中、高发展阶段,最终实现“生态休闲”、“文明旅游”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