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想象力的体现即是学生把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创造的这种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选出来。文章对学生的想象作文的教学提出注重想象的大胆、合理、健康、美好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所谓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头脑中对已有感性材料和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推断.可以认识从未见过或不可能见到的事物.发展创造力。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所谓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头脑中对已有感性材料和知识进行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想象力的体现即是学生把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创造的这种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章对学生的想象作文的教学提出注重想象的大胆、合理、健康、美好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丰富的人,能够根据语言形成相应的形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说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那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马克思说过:想象力,这个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创造了许多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并给予人类以强大的影响。从这句话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教育部新颁布的《课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第4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丰富的人,能够根据语言形成相应的形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说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那么想象就是运动的、开放的。想象能够使知识活化,创造知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进行想象训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乏想象力,就无法从事文学性作品的写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将想象比作思维的翅膀。  相似文献   

9.
齐瑜华 《陕西教育》2009,(10):50-50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想象是智力的翅膀,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是以知识、观察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材充盈着想象,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任何文学作品的学习欣赏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想象作文就是把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创造的一种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的显著特点是创造性。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曾强调“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拘形式地写想象,就是鼓励学生畅想未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童话,写幻想作文。  相似文献   

11.
《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开展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显然“幻想”是一种创造.而创造是想象作的特点,又是想象作的核心。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想象作教学更应凸现这个重点。因此.对想象作概念的认识.应以“创造性想象”的心理过程与作的本义进行整合与概括.赋予比较完整的新颖表述:想象作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激发强烈的创造动机,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独立地创造出事物的新形象,用语言字表达出来。这是《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重要方面。学生想象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使知识进化的源泉。”喜欢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条件。发展儿童的想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想象作文就是把通过人脑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创造性是想象作文最显著的特点。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作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这是《课标》之所以提出写想象作文的根本所在。在实践《课标》一年多来,我把“想象作文”作为重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下就怎样指导写想象作文的几种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王建霞 《新疆教育》2013,(5):190-190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智力的重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可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丰富表象的重要法门。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想象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开展想象活动,拓宽儿童想象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阅读文艺作品只有借助想象,才能理解意境;作文时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所写的内容具体、生动。想象力不是先天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阅读教学是…  相似文献   

18.
想象思维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人曾列过这么一个公式:创造力=综合能力(演绎,归纳能力) 想象力。可见,想象力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想象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自己未曾感知过或根本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使他们的思维日趋广泛,深刻、敏捷、灵活。  相似文献   

19.
一、"想"--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来有效地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想象作文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的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要想写好想象作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