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杜229块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存在吞吐效果日益变差、剩余储量难动用等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研究与试验,提出通过实施老区二次开发,实现区块稳产的目的。加密水平井吞吐是一项成熟的开发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井间剩余油动用程度,利用加密水平井实现老区二次开发是一条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X油田注蒸汽开采水平井受力状况,根据热力学、渗流力学、固体力学相关理论建立热-流-固耦合方程,计算、分析、研究水平井蒸汽吞吐过程中井眼附近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套管温度、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套管应力的影响,得出热采水平井的套损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辽河稠油油藏历经30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已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低、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亟待开展进一步提高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研究。针对此项问题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认识CO2等气体PVT性质,揭示不同气体辅助蒸汽吞吐开发机理,建立气体辅助蒸汽吞吐数值模型,开展油藏适应性研究,针对曙一区超稠油油藏特点,完成不同气体辅助蒸汽吞吐关键参数设计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开采效果,为中深层稠油蒸汽吞吐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春光油田春10井区为典型的稠油油藏,目前采取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开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较多问题。蒸汽吞吐生产效果受油藏地质特征、井参数、注采参数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应用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对比法、数模法等分析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后对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在本区影响因素评价中不适用,综合对比法、数模法分析结果,认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为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垂向位置、注汽干度。针对主控因素进行了数模及实验研究,得到了适合于春10井区油藏热采开采的最优化参数,为本区及同类油藏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稠油井蒸汽吞吐矿场油汽比预测、工况分析、注汽参数设计等建立数模和开发软件,指导矿场稠油井蒸汽吞吐管理,优化了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得到了稠油井蒸汽吞吐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隔夹层在陆相沉积中是普遍存在的,其规模、展布及在储层中的发育位置对流体的流动有重要影响,也是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描述的重要内容。认清层内及层间隔夹层的分布规律,有利于进一步进行剩余油挖潜,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坨A块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强,隔夹层较发育。由于对隔夹层认识不清,导致设计的一口水平井实际穿越泥岩隔夹层,S11-X井1428m~1435m段为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对该层段进行精细分析,发现该段存在3个隔夹层,净毛比为0.5,不利于蒸汽吞吐。因此准确识别隔夹层,对精细表征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剩余油分布,采取有效的挖潜措施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实践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坨82断块做为一个典型的强水敏特稠油藏,开发中具有区别于其它类油藏的特殊问题。本文结合区块的特殊油藏特征,针对地质、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对蒸汽吞吐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从而改善开采技术,提高了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适合强水敏性特稠油油藏开采的技术系列,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垦东32断块热采井产量占到该块总产量的70%,随着08年区块加密调整,12口水平井注汽投产,热采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从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吞吐井开发效果与室内研究,对注汽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注汽参数与区块储层特征相配套,最大限度提高吞吐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9.
影响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参数很多,包括油藏地质参数、流体性质、开发参数、水平井设计参数、地层伤害等。实际在部署水平井时很难考虑到所有影响参数,因此需从影响因素中筛选出主要影响参数,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建立相关参数与产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对今后的海上稠油油藏水平井部署及产量预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稠油油藏是孤东油区的重要油藏类型,其动用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区的16%,标定可采储量占全区的10%,主要采取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部分单元采取蒸汽吞吐+间歇蒸汽驱开发。稠油油藏开发初期主要采用参数类比法、经验公式法、地质综合研究法标定可采储量,开发中后期主要采用注采关系曲线法、递减法标定。从应用效果来看,注采关系曲线法和递减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开发实际,但递减法是稠油油藏可采储量标定方法最终选择,而初始递减率及递减段的选取是递减法标定可采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开发超稠油的方式众多,但蒸汽吞吐由于其适用条件广,效益明显,仍是开采稠油的主要开发方式。超稠油高轮吞吐后油井极易出现汽窜、套坏、出砂、高含水等现象。各种矛盾制约油藏整体开发效果。针对不同的开发矛盾,提出相应的措施及,通过各种技术及措施的实施,保障了蒸汽吞吐开发效果,促使油藏高效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12.
于源  李军立  周杨 《科技风》2014,(24):34-34
针对中原油田内蒙探区稠油特点,进行单一注蒸汽实验,分析研究了该水平井条件下最佳的蒸汽注入量,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注入量在120ml左右时相对于其他组方式而言,水平井开井生产效果最佳;分析了在有效经济范围内不同注入比例对稠油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入顺序能够影响水平井开采效果,对指导实际矿场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水侵成为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对断块进行精细研究,通过利用新井的电测解释结果、各种监测资料,结合动态分析,开展水侵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从而有效地实施剩余油配套挖潜技术,达到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注采特征曲线,对杜229块"十二五"期间新增可未储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蒸汽吞吐阶段增加可采储量的途径,一是利用水平井与直井组合进行二次开发;二是转换开发方式。"十二五"期间,利用上述技术途径,杜229块新增可采储量为151.77×104t,大大改善了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湿蒸汽发生器在稠油开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适合的注汽量不仅能够提升石油开采的数量,还有利于机械的长久使用,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部分的抽油厚度分布中,23t/h是适宜的排放量,在石油开采中蒸汽吞吐效果上具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湿蒸汽发生器运行中也要对注汽速度和压力等参数进行分析,从综合角度计量和提高注汽效果,减少石油开采中的能耗。文章对影响注汽效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合参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室内物模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论证了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的可行性,对油层组合和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注汽过程中的隔热和防止粘土膨胀配套技术。在此基础上,首次在低渗透油田二类区块2口井进行了两个周期的蒸汽吞吐采油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增油效果,单井产液量和产油量增加,改善了油层动用状况,降低了原油粘度,提高了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西峡沟西山窑普通稠油油藏2008年实施蒸汽吞吐开发后,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从油层热效率、油层加热半径、储层非均质性、地层压力降等四方面对西峡沟区蒸汽吞吐井生产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春光油田春10区块主要生产层系S1Ⅱ高孔高渗,含油性好,但原油性质差,属于超稠油油藏。根据2012年蒸汽吞吐试采的情况来看,整体效果差,油汽比只有0.24,鉴于此情况,希望通过此次探讨研究,提出合理的注采参数及注汽组合方式建议,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的开发效益,为油田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增辉 《内江科技》2010,31(4):102-102
目前,我国东部以蒸汽吞吐开发的稠油油藏大多已进入高轮次吞吐、高舍水、高采出程度的“三高”阶段,大幅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较大。本文依据草20馆陶组特稠油油藏的开发实践,在总结近几年来提高采收率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提出该类油藏高轮次吞吐后期的潜力及对策,对该块以及同类油藏开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低渗油藏需结合分段压裂技术以最大化提高水平井的单井产能。水平井与裂缝参数的配置优化关系是主要的地质设计环节,其中单井初期产能预测是水平井应用效果的重要评价参数。因此,本文创新应用水平井等效半径压裂产能公式,完成初期产能预测,重点研究裂缝与水平井优化对产能的影响。优化参数包括裂缝的方位,裂缝条数,裂缝半长,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等。根据研究成果,优化设计低渗油藏一口水平井P1,研究认为水平井方向应垂直与地应力方向,水平井段长300m—400m、压裂3条裂缝、裂缝半长130m-140m,中间缝长是端缝的1.2倍,预测产能与实际符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