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生人均培养成本实证研究--以复旦大学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定量测算研究生人均培养成本和高校固定资产总值,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两大难点。本文运用《教育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科学地测算出了200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人均年度培养成本、人均教学成本、人均科研成本和固定资产总值。其结果如下:(1)博士研究生的人均年度培养成本、人均年度教学成本和人均年度科研成本分别为41413.18元、6269.62元和35143.56元;(2)硕士研究生的人均年度培养成本、人均年度教学成本和人均年度科研成本分别为35630.79元、10150.80元和25479.99元;(3)复旦大学固定资产总值为9510829029元;(4)复旦大学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和固定资产潜在租金总值为760866322.3元。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教育经济学有关理论和方法,总量测算了200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人均教育成本。结果为:(1)统招和定向博士研究生人均年度总教育成本为:79385.58元;统招和定向硕士研究生人均年度总教育成本为:73603.19元;(2)自费和委培博士研究生人均年度总教育成本为:88039.15元;自费和委培硕士研究生入均年度总教育成本为:82256.76元。(3)统招和定向培养生,个人年设直接教育成本为2114.92元,间接教育成本为35857.48元;(4)自费和委培研究生个人年设直接教育成本为10768.49元,间接教育成本为35857.48元。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个人教育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学定量测算了大学生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但对研究生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的定量研究,似乎较为少见。本运用教育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定量测算了200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个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结果为:(1)对于统招和定向培养的研究生而言,其个人年度直接教育成本为2114.92元,其个人年度间接教育成本为35857.48元,个人年度直接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之和为37972.4元;(2)对于自费和委培研究生而言,其个人年度直接教育成本为10768.49元,个人年度间接教育成本为35857.48元,个人年度直接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之和为46625.97元。  相似文献   

4.
资讯     
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提高博士生最高近10万人民网2月4日讯,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促进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资助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了解和友谊,经研究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变化、高校培养成本等因素,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并提高资助标准。资助标准提高后,最低资助标准为本科生59200元、硕士生70200元、博士生87800元,最高资助标准为本科生66200元、硕士生79200元、博士生99800元。  相似文献   

5.
汉语不过关,不授学位证书,华中理工大学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不久前立下这一新规定,在国内理工科院校开一新风。 该校规定:从今年秋季起,所有新入学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要参加学校举行的汉语水平达标测试,测试题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层次,达标者即发给学校统一印制的合格证书,未达标者必须参加下一年度的达标测试,直至毕业。毕业前仍未达标者,不授予学位证书。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职业》2005,(31):49
2003年度统计表明,我国高校拥有企业4831个,资产总额1461.56亿元,净资产245.25亿元,收入总额825.44亿元,实现利润42.83亿元,向国家交纳税费38.64亿元。同时,接纳学生实习达64.0879万人次,累计25761558万小时,参与培养博士生1392名,硕士生5116名。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为四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近几年来,我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积极进行各项教学改革。主要的做法是: 1.多层次培养人才、多种形式办学。在逐年扩大本、专科招生人数的基础上,1984年成立了研究生院,形成了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多层次办学体系,现在在校学生数  相似文献   

8.
书讯     
北京大学卢晓东研究员的著作《谁为研究生教育买单——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近期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是目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采用与本科生学费相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简单地将成本决定法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是部分研究的主要走向。这些研究的结论包括:硕士生的生均教育成本高于本科生、博士生的生均教育成本高于硕士生,硕士的私人收益高于学士、博士的私  相似文献   

9.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用人单位奉行“博士生求之不得、硕士生双手欢迎、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免谈免谈”选人标准,一味追求候选人的高学历、高学位,不顾这些拥有高学位、高学历的毕业生的使用成本,不管本单位能否为高学历、高学位人才提供充分释放才能的空间,不管这些高级人才能否真正为自己的单位创造财富。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责任感人格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责任感人格特.最进行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提出教育策略。以福建省部分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大学生群体责任感特质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文理科学生、男女生在责任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专科生与本科生、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在责任感方面有显著差异,本科生高于专科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教育培养成本计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广州某一所普通高校2002—2003学年度教育培养成本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并就高校教育培养成本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因子与公办高校并无二致,但具体开支有别。民办高校的特点为其教育成本测算提供了天然的条件,至今却鲜有具体的测算办法,究其原因除政策上的缺位外,相关研究不足是关键。本文在深入剖析民办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特点后,提出了民办高校常态教育成本的测算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生均培养成本相较于普通本科教育较高,而现今的财政拨款没有考虑到与一般本科学生培养的区别。通过对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成本项目特殊性的说明,建议国家财政对免费师范生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Among the studies of the internal efficiency in higher education, most have focused on the scale of university (the economies of scale), but little on internal operating efficiency in hig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on the combined efficiency of outputs (the economies of scope). There are few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whether teaching resources are complementary with research resources, or whether resources in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are shared with those in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ource scarcity, 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economies of scope in higher education to realiz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ultiproduct cost function and the data of universities attached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al with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resources used in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postgraduate training and research to find that universities produce these outputs without sufficient resource sharing, the diseconomies of scope in postgraduate training is highest. As far a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concerned, diseconomies of scope of the outputs are great. The mai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poor distribution of facilities, teachers and books, overlapping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current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model. Therefore, rel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internal resource sha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to account when making the administration policy of higher educa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Beijing Shifan Daxue Xuebao (Shehui Kexue Ba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7, (2): 81–91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高校缺乏相应的成本意识。因此,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对高校教育成本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至今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率相对较低的情况。因此,加强对高校的教育成本管理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进行教育成本计量是高职院校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计量过程中,要设置成本项目,记录、归纳和分配各项费用,汇总计算各项教育成本。计量方法有统计分析法、会计转换法、教育成本核算法等。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一个人社会化所必需的过程,并以完成初始职业化为本质特征,且具有自身的层次和体系.这一环节存在的必然性是由于教育的成本约束所致.教育成本的约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学校教育成本约束,个体受教育成本约束,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供给错位造成的教育浪费而形成的成本约束.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区四千多万外来务工人员远离继续教育资源.谁来建设工厂区"教育基础设施"?谁来"送教上门"?谁来分担教育成本?在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通过当地政府与所在企业和当地其他利益相关人"协商"形成教育成本分担模式不但是合理的、现实的,而且也是易推广、可持续的.如果通过利益相关人的共同努力,使外来务工人员潜在的年教育成本分担意愿700亿得以实现,则能为培养中国高素质的基础劳动力和合格公民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