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育资源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依据教育资源所处环境的不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可分为家庭资源、园本资源、社区资源,这些资源各有自己的功能。分析教育资源的类型和功能有利于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成了幼儿园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为了发现当前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领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趋势和热点,从而为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后续研究与探索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基础,笔者以"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课程资源""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教学资源""幼儿园(幼儿、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资源"为题名和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学前儿童的第一所学校,是他们生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家庭科学教育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对儿童的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流动学前儿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流动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存在教育内容不全面、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过程缺少互动、教育缺乏耐心等问题。为此,从社会工作视角提出提升流动家庭安全教育意识、构建安全教育网络、链接安全教育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是生命启蒙教育,也是生命奠基性教育。在学前阶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丰富教育资源,而且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学前儿童特点和实际,促使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三方统一协作,感受传统文化的亲和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某市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的社区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较强;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极为重视子女的发展;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对社区机构的教育需求迫切。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从政策、财政资金、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社区机构;社区机构应从明确服务目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人员专业素养等方面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幼儿园应关注学前流动儿童群体需求、丰富社区机构教育资源;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机构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论、教育生态学理念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教育理论的综合影响下,为了建构学前儿童生态化的支持体系,需要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支持基础,以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为支持平台,以生态化学前教育模式为支持主体。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的努力与支持。幼儿园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建立生态化的学前教育关系。家庭需要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重视家园合作。社区需要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师具有学前儿童指导意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学前儿童指导方法,对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学前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社会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形成等都离不开幼儿教师适宜、有效的指导.本文主要从学前儿童行为指导、学前儿童社会能力指导和学前儿童情感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郭文霞 《现代教育科学》2007,(2):121-122,117
本文以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为基本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接着从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框架、幼儿园实施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前儿童家庭实施诚信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900名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前儿童核心家庭比率略有下降,联合家庭有增多趋势,但无论在何种结构的家庭,家庭教育的主体都是父母;受科学教养观念缺失的影响,不少学前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有些儿童日常活动安排不科学;城市的家长更注重与儿童进行亲子沟通;父母的教养知识、教养观念等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水平.必须从家长做起;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的整体现状,"主战场"在农村,重点是农村家长.  相似文献   

11.
流动学前儿童的社区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通过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已入园的流动学前儿童的社区教育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缺乏参与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的意识,教育内容单一,方式被动.在探讨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社区要主动服务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便利资源;幼儿园要关注流动学前儿童,为他们的教育争取更多的社区帮助;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孩子的社区教育;社区、幼儿园、家庭应共同努力以便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三位一体"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家庭系统是指由具有亲属关系的成员组成的系统.亲子互动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家庭系统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具有重要影响.家庭系统中的一些子系统,如夫妻系统、祖辈系统等,对学前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尤其明显.从家庭系统的视角研究学前儿童亲子互动,有助于推动亲子互动研究的深化,开展对亲子互动的早期干预,开展有效的亲子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的一大特色,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实施步骤,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可采用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配合学前儿童开展方案教学、在合作家庭中开展方案教学以及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延伸三种方式,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丰富学前儿童的主客观经验,表达和记录方式。家长不仅需要转变育儿观念,而且需要掌握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影响学前儿童阅读发展的第一任教师。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家庭因素,为父母提供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相关策略。父母应该树立科学的家庭阅读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等,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幼儿园教育应适合中国国情,以家园为中心,充分利用大自然教育儿童。本土文化是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一笔财富,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本土文化也是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文化,学前儿童浸润于本土文化土壤中并一直得到本土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为基本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接着从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框架、幼儿园实施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前儿童家庭实施诚信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学前儿童家庭诚信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模型是目前被普遍认同的研究儿童入学准备的理论模型。从生态学的视角进行审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分别表现在儿童自身准备状态、儿童家庭准备状态和幼儿园准备状态三个方面。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入学准备教育须尊重儿童的主体性需求,家庭要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内在支持,幼儿园要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充分保障,以此为基础共同构建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入学准备教育的有效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受教育权是学前儿童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保障有赖于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原生性责任主体,应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并进行教育启蒙。政府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次生性责任主体,应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并提供充分且优质的教育供给。社会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补充性责任主体,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并为其学习与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玩手机游戏、看手机动漫的情况越来越多普遍。通过对徐州市区学前儿童使用手游动漫资源的调查发现,学前儿童使用手游动漫资源的年龄有差异,内容有隐患,使用时间不科学,家长的认识存在偏差,使用过程的干预指导不到位。根据存在的问题,需要帮助家长树立对手游动漫的科学观念,学会合理安排学前儿童使用手游动漫资源的时间,有效干预手游动漫资源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防止手游动漫唯一化,发挥手游动漫资源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性,减少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出于让孩子接受教育、看管孩子等目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想送孩子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还无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家庭经济因素、居住地位置和学前教育资源稀缺是导致儿童无法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主要原因.当前,各级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因地制宜进行政策创新,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