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蓬 《广西教育》2014,(38):86-86
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思维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应注意"问"的重点、"问"得合情合理、"问"得有层次性,注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提出:"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不知所措,那样问,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十余年的课堂观察,我发现音乐课堂上的教师提问,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3.
宋丽萍 《考试周刊》2014,(37):71-72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时,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解惑"。课堂提问如果问得过早,那么学生思路跟不上而感到突然,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起不了作用。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使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王素红 《考试周刊》2012,(54):132-132
课堂提问绝不是教师的心血来潮.也并非问得越多越好,只有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才能有的放矢,目前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琐碎、随意、数量多、效果差的现象。那么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提问呢?作者从当前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总结提问的几点注意事项,以期地理课堂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赵安惠 《教书育人》2012,(Z2):11-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更新,使得更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讲求  相似文献   

6.
黄素真 《考试周刊》2014,(31):74-74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提出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提问缺乏设计,随意性大,或是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满堂问的现象。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问在激发学生兴趣处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开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到有关提问的问题时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问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结合相关研究谈谈在化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课堂提问不仅对学生可以起到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的作用,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得法。则往往会出现“冷堂现象”或者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课堂提问并非意味着问得越多越好,而在于精问、巧问、善问。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为了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共同合作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与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通过提问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查漏补缺;通过提问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课堂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1.
林碧珍 《学苑教育》2012,(19):45-45
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教师的问题要问得准,问得巧。  相似文献   

12.
杨建 《辅导员》2011,(12):70-71
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课堂活动的"生成性"和"随机性"使得课堂提问表现出很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因此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就迫在眉睫。一、课堂提问的概念及作用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为完成教学目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倡导“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 探究式、互动型课堂教学理念。那么,如何践行这个理念?教 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很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 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政治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 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至关重 要。但是,很多政治教师对提问的类型、方式、技巧、态度等方 面缺乏良好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 因此,如何加 强对课堂提问的设计,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为很多政治 教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个老话题。虽然许多有识之士在这个领域做过许多极有价值的研究,但种种弊端依旧。比如,教师预设基础上的课堂提问,问得浅,问得碎,问得无序,问得大而无当,问得毫无创意,甚至问得幼稚或荒唐。这些,恐怕绝非个别。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特别强调在科学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提问.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万法,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一个巧妙而有效的提问,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本人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目前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6.
洪彩云  陈琼妹 《考试周刊》2014,(64):130-131
<正>课堂提问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一种师生交流方式和教师使用最多的师生互动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问得好不好,问得巧不巧,往往会影响一堂课的成败。更重要的是提问能够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受到启发,领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既是"根据学生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又是"由学生作出回答,进而得到教师的相应评价,以促进学生思考进步"的必要环节,还是学  相似文献   

17.
张芸 《考试周刊》2013,(22):49-50
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引导者,推动课改,义不容辞。追求课堂的高效性,是每一个教师的毕生追求。那么,面对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师到底该如何引导,才能达到有效;如何提问,才能算"问"得巧妙。文章认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引导在"问","问"在巧妙。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所以,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恰当地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师应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努力做到问得好、问得巧、问得精。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而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比例却很低,存在着"深浅不当""游离重点""过多太散"等问题。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多元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