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旭 《辽宁体育科技》2013,(6):91-92,96
以抚顺市中职专男生课余篮球运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其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制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这一运动中来.本文首先对青少年课余篮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接着又阐述了影响青少年课余篮球发展的几大因素,最后对青少年课余篮球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通过这些分析与讨论,以期能够为青少年课余篮球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在上饶市普通高校女生中推广"3人制"篮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3人制"篮球能够提高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有利于上饶市普通高校女生的身心健康,丰富了运动形式,增加了她们对篮球运动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通过参阅大量有关文献,对我国普通高校田径课余训练的特点及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建立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适合普通高校田径课余训练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8所综合大学的1 000名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开展情况欠佳,存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差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常锻炼的习惯差,近四成大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课余体育竞赛,不参加锻炼的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与较高的体育兴趣是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体育氛围、体育教育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余体育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完成。本从对课余体育的认识出发,结合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现状,就普通高校课余体育改革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扭伤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原因、部位、地点等从篮球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在踝关节扭伤的预防与处理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南京五所普通高校500名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参与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频度较低,时间短,达到体育锻炼习惯标准的只有20.5%,而且男女生差异显著,男生的积极参与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有机会参与率高于男生。本文调查结果可为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情境测验和常用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对甘肃农业大学一、二年级男生在武术课教学前后与个体攻击性相关心理因子分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合个体攻击性理论,探讨武术教学对普通高校男生个体攻击性的影响,结论是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能较为有效地控制男生个体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传统武术教学训练对学校提高大学生情绪稳定性、自我意识水平、人际关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较高的道德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目前普通高校课余训练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训练形式、管理状况、质量效果等问题进行深层的调研与分析,给出定性、定量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及权重系数,制定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普通高校课余训练工作评价体系及各运动队的管理标准,为高校课余训练队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Cattell-16PF人格因素量表,对57名山东省大学生男篮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男篮运动员与全国男大学生常模比较,16种人格因素中有5种差异非常显著,2种差异显著。(2)与大学生男足运动员相比,3项人格因素差异显著。(3)与CBA运动员相比,5项人格因素差异非常显著,1项因素差异显著。(4)大学生男篮后卫与中锋球员相比,3项因素差异显著;与前锋相比,2项因素差异显著;与CBA后卫相比,4项因素差异显著。大学生男篮运动员有明显的外向性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普通大学生,但与CBA球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锋和后卫球员尤为明显。建议在完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健康人格的同时,注重培养中锋和后卫球员独有的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篮球兴趣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校大学生篮球兴趣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本校学生的篮球兴趣和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校大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是十分浓厚的,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较为明确,选择篮球运动参与的学生却不多,影响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及参与的主要心理因素主要是外界因素包括场地设施条件和篮球运动氛围等。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更好的促进本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长春市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裁判技能掌握得不好,高水平裁判员稀少。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篮球裁判技能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理论和实践脱轨,裁判临场实践机会少,对裁判法掌握不够娴熟,裁判员等级考核的机制不够完善。建议从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和完善考核制度,更好的促进大学篮球裁判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指标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篮球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在身体机能方面,篮球专项男、女大学生运动员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篮球专项男、女大学生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均高于对照组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握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及协调性的专项训练,从而改善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为提高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街头篮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分析我国高校篮球课程的现状,大学生对高校篮球课程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教师对高校篮球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从中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随后对街头篮球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气氛的营造、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释放有促进作用,从而得出街头篮球引入高校篮球课程是可行的。同时分析其在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篮球专项大学生膝关节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年度至2013学年度进行篮球专项训练的12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度至2012学年度有61人作为对照组,而2012至2013年学年度有62人作为观察组,在授课期间定期对观察组大学生进行膝关节预防的健康教育。研究结果:观察组学生发生损伤的比例和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大学生发生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以及髌骨损伤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篮球专项大学生膝关节发生损伤的风险,缓解学生的损伤程度,提高了篮球专项大学生训练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效果、大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在教学和比赛中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篮球意识的主要内容,寻求大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服务于篮球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理顺了体育与健康、健康与人格、大学生培养与人格、大学教育与体育、高校篮球运动与体育、高校篮球运动与体育人格、高校篮球运动与人格之间关系,大学生篮球运动能促进健康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现状、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充沛的余暇时间,但用于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行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居多;参与运动休闲项目主要是以羽毛球、散步、篮球、乒乓球为主,但男女各有偏重;选择休闲场所时首先考虑的是就近原则和经济支付能力;参与运动休闲的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多变;休闲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主观因素是: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余暇时间的多少;客观因素是:场地设施、经济条件、校园体育氛围。  相似文献   

20.
欧小锋 《体育科技》2003,24(2):30-33
我院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 ,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而且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课中 ,其中以足球和篮球运动项目发生的损伤最多。损伤部位也较集中在手腕、踝关节和脚及小腿 ,造成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