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体育外交的价值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体育外交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传播和平与发展理念的平台,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实现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路径。当前,我国体育外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体育外交组织体系不够完善,体育外交价值挖掘不够充分,国际舆论挑战日益加剧。为此,应不断健全我国体育外交组织体系,积极调整和创新体育外交战略、思路和方式,着力改善体育外交国际舆论环境,深度挖掘和充分释放体育外交的价值功能,使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摘要: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多次对体育工作做出重要论述。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习近平系列讲话、治国理政等文献入手,结合2012以来的学术文献进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以体育强国梦、体育改革、竞技体育思想、群众体育思想、体育外交思想为主体的新时代体育思想体系内容丰富,并从体育目标论、内生合力论、体育发展论、体育价值论、体育外交论维度阐释其科学内涵,同时具有从体育强国层面阐释新时代体育思想体系的内涵、为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从人民和国家的视角弘扬新时代体育价值、体育外交开创中国大国特色外交新格局,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新冠疫情期间太极拳、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对医患双方的身体康健和精神免疫为切入点,阐释民族传统体育在“国之大事”之际的“为民情怀”,及其表现出的至高的生命尊重。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现代化发展进行反思。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应利用好发展契机,积极承担和主导学术话语的建构;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载体作用,以“世界性”的抱负,承担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战略使命;扎根民间,立足中国,坚持中西结合、人文与科学结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的重大意义、价值目标、理念路径等来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这一时代新议题。研究认为:1)现阶段,中国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需始终以“学生健康第一和全面自由发展”观念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全民身体素养为核心的治理目标,进而为青少年群体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终身体育奠定稳固的磐石。2)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我国学校体育治理应从形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思维逐步向高质量、多样性、均等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进行转变,形成政府组织、学校群体、家庭群体、社区群体、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共享中国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成果的新格局。3)提出新路径:在人才治理层面,以系统化、模式化培育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后备人才;在制度治理层面,以可操作化、量化明确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标准;在观念治理层面,以多元化、思想化奠定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理念;在结构治理层面,以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组织;在技术治理层面,以信息化、数字化丰富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工具。4)立足“微治理”,遵循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的“一体化设计和...  相似文献   

5.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提出到整体战略形成,再到行动方案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不断扩展交流领域,在体育文化合作方面也迈出较大步伐。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体育合作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和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为依据,探索国际体育合作的理论框架和开展工作的路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体育合作的内容,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搭建国际合作纽带的联系。研究认为,国际体育合作的设计思路是:发挥国际体育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助推功能,通过国际体育合作为沿线各国人民搭建经济文化互通的桥梁,借助国际合作平台实现沿线国家体育资源共享和体育人才培养,依托国际体育合作克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多重阻力。国际体育合作的实践路径是:从政策上把国际体育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同步建设,在国际交往工作中融入更多的体育文化元素,建立国际体育合作机制以利用多国体育资源,修筑国际体育合作孵化器以培养体育人才。“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体育合作构想及其实践,支撑世界多国体育共同发展和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奥委会将“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旨在通过体育鼓励全球更加团结,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谋而合。运用系统性文献回顾和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纳、梳理。研究表明:新格言是全球意识形态极化下,奥林匹克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冠疫情造成世界割裂的特殊背景下逐步形成的,是奥林匹克在百年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展望,是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价值需求。奥运新格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源头思想、文化价值、目标结果有很多理论契合,剖析二者的理论契合基础,解读新格言的时代价值,认清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奥林匹克新格言精神,举办一个更团结的冬奥会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要:中国体育外交是中国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国外交贡献着卓越的理念与实践,也有力地推动着体育强国建设。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分析了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无论是在思想认识、战略谋划、体制机制准备、决策应对,还是在外交资源整合、国际话语权的把控以及体育文化传播方面,均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实现全面转型,从体育外事到体育外交,从部门战略到国家战略,从单一平面到立体格局,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塑造,从盲目输出到自信展示,全面融入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以更好应对日益复杂的体育全球化现象,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政治关系密切,其公共外交的功能和价值不容忽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公共外交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奥运会的公共外交历程,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树立更加开放的国家形象、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构建国际交流新机制,从而实现其公共外交价值的完美表达。但是这一过程也面临着西方国家将冬奥会政治化的巨大压力,以及新媒体承载的西方主导舆论的挑战。为此,应推进奥林匹克精神与新时代公共外交理念的契合,用冬奥会之火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体育传播的国际化,旨在实现北京冬奥会公共外交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实体主义的二元结构分析入手,认为造成这些质疑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体育外交陷入了“结构困境”之中,因此,通过引入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试图对二元结构进行超越,指出体育外交存在去语境困境、行动逻辑困境和行动成效困境,认为可以从场域结构关系、资本和习性3个维度予以超越。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路径突破:一是积极推动国际场域结构变革,充分利用场域位置和国际社会资本为中国赢得优势场域位置;二是打造中国处于优势位置的体育交往场域,推动合作共赢的体育命运共同体;三是充分利用中国的先赋资源,加强自致资源的投入,推进资本再生产机制建设,促进体育外交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外交以国内外人民友好交流的方式,以18年为一个时间节点,以19711972年中美“乒乓外交”、1990年北京“亚运外交”、2008年北京“奥运外交”为平台,将国家面临的外交挑战化为机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部曲”。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逆推法,以中国体育外交“三部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以体育舞台迎接外交挑战,维护国家利益的独特作用。研究结果认为:1)“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掀开了中国外交新的篇章;2)“亚运外交”扭转了国际恶劣环境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让中国稳步立足并成为亚洲的领导者;3)“奥运外交”像一张负责任大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助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体育外交的研究日趋活跃,但对基本的体育外交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却表现得较为混乱,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及当前体育外交实践,对体育外交的主体、客体、目的、形式及作用五方面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体育外交重新进行定义,认为,体育外交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体育界的相关行为体出于一定的外交目的而在体育领域对其他行为体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对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关系产生影响的对外互动活动.旨在为未来体育外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习近平主席的索契之行如何把体育与外交相互融合、多边与双边相互促进,重点突出,一举多得,实现中国体育外交又一创新实践。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体育外交创新进行探究。习主席利用短、平、快的“点穴式”体育外交首开我国国家元首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赋予中国体育外交新的内涵:1)习主席的索契之行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倾注巨大正能量。2)巧妙运用体育外交的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为国家的总体外交服务。3)利用体育外交实践来验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4)利用体育外交平台,2国元首保持密切交往,为正面营造国家形象、让本国文化和价值观更多为国际社会交流借鉴、相互促进提供良好契机。5)体育外交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同时承载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担当。研究意义在于从习主席把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团结、友谊、和平的人类共同愿望融入中国外交矢志不渝的目标,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福音,为加强我国体育强国的内涵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研究价值证明中国政府始终从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我国体育事业固本培元,激励把个人梦和体育强国梦汇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60年历史,进行了基本梳理。同时对60年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史过程,进行了“一条主线”、“两个阶段”和“三种战略”的基本归纳,并由此对今后中国体育的对外交往活动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在国际体育社会中争取到更多的中国话语权,以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第二,在继续维护国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关注体育对外关系中的中国文化战略问题;第三,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潮流中,继续以建立各种各样的国家间伙伴关系为特色,以实现全方位的体育双边和多边外交;第四,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交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共享发展理念、体育强国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着眼长远利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共享发展的核心内涵是解决社会发展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问题,与体育强国的价值目标相契合。体育强国作为我国新时代的体育发展的战略任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共享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和目标方向。体育强国的价值建构要符合共享发展理念,其理论和实践应坚持体育发展的公共性特点,体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发展内涵,体现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体现体育发展的均衡性、公平性、普惠性的价值原则、以文化自信作为根本动力,同时要反映我国体育发展与世界的互动,体现我国体育发展的世界贡献和服务全人类的根本理念,强调体育全球协同共享发展新秩序的建设,使体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国际体育交流在开拓新中国外交局面上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增进新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对外关系政策,配合外交斗争需要,打破外交僵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还根据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地位、举办奥运会和大型国际体育活动等,对我国的国际体育外交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国际奥委会“领导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方式由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奥林匹克治理”模式的转变,剖析国际体育管理领域由管理向治理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国际体育治理的基本特点。研究者从简析治理理论的历史沿革以及该理论在体育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入手,以体育治理理论为理论架构,以国际奥委会文件和档案、国际与国内奥林匹克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际奥林匹克治理体系的发展及其对国际奥林匹匹克运动以及奥林匹克事务管理实务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出国际奥林匹克治理发展与操作模式中的3条主线——协调多元主体与多重利益、强调“善治”原则、以政策引导为主要治理方式。并对国际体育治理体系中的权力关系、国际体育治理模式的发展以及体育善治的普遍性进行了探讨,从学术批判的角度为全面深刻认识国际奥委会改革并以此为契机发出中国声音做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