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广州市居民的随机调查研究,对不同性别的受调查者健康自评、睡眠质量、锻炼等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健康自评、睡眠质量与居民锻炼等生活方式的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广州市男性居民的睡眠质量要稍好于女性,广州市男性居民运动锻炼习惯也好于女性,但在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上,女性好于男性。经逻辑回归分析表明运动锻炼、科学饮食具有与抽烟、饮酒对主观健康感与睡眠质量同等重要的影响度。这为启发和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体育锻炼与城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广州市云景花园社区的部分居民为 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锻炼场所的选择、锻炼时间安排、锻炼频次以及锻炼项 目选择等方面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的 水平;选择营业性健身场馆与相对固定的锻炼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运动锻炼的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的频次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相关;首选球类运动和场馆健身运动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平 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新疆16岁以上的哈萨克族城乡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的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全部调查对象中体育活动参加者的比例为44.31%,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仅为14.90%。《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不够,被调查者中有43.36%"从来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石家庄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我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提高居民锻炼的有效性,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居民特点进行阐述,分析扬州市部分社区居民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情况,结论为:(1)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太极拳是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项目;(2)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组织形式以个人为主,以其他形式参加社区、单位的活动形式较少;(3)居民进行锻炼时选择在公园和广场中的居多,而在家中的较少;(4)社区居民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集中在1-2次的较多;(5)社区居民锻炼传统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在30m in以下。总结社区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问题,并从组织路径、制度路径、技术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居民传统体育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哈尼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蒙自县哈尼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哈尼族居民参与健身锻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肃省成年居民体质动态分析和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发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居民身体形态、机能的部分指标有所好转;但这种经济水平尚不能使居民过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甘肃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非常小,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对盐城市1143名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强度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1)男性居民体育活动的强度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2)女性居民体育活动的强度达到中等水平;3)男女居民之间,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镇居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及对身体的变化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体育活动强度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
从居民体育运动参与度、体育消费、身心健康的认识、运动的目的、有偿服务的接受情况、运动健康产业的认识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新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整体经济水平与社会资源有利于运动健康产业发展;居民对运动促进健康有高度的认同;有61.6%居民愿意接受运动健康产业方面的有偿服务。运动健康产业是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必然需求,将直接促进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身心健康的宜居生态型的新城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0年和2005年的监测结果,通过SPSS系统对多项指标的平均数和百分率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发现2000年至2005年河北省青壮年体质合格率下降,优秀率上升;城乡居民体质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提出:把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体质健康作为今后体育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宣传普及体育知识、健身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乡村地域、地理的自然运动资源优势,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健身活动场地;充分发挥农村青壮年的骨干和示范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健康观念上和体质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市居民利用健身器材进行锻炼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北京市社区健身器材的 使用情况、城区居民参与社区健身的年龄结构、锻炼时间、锻炼地点的选择以及 时社区健身器材的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区居 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居民的体育消费健身倾向趋于明显,但社区公益性的健 身器械的使用仍然是大多数居民的首选;社区健身大多以16~25岁与46~65岁的 人群为主,并且健身的意识都在逐步增强,大多数人群对社区的健身器械持较满意 的态度;社区的健身器械总的来说利用率还不够高,这将导致部分健身资源的不必 要的浪费;多数社区健身器材还没有安排专门的器械管理人员,并且社区缺乏专业 的健身指导员。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和揭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农村居民表现出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但体育知识的总体认知程度较弱;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促进健康、防病治病为主;农村居民喜爱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与的项目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村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低、持续时间短,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最后从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资源利用和经费筹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系统研究了北京居民体育参与现状和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北京市民体育参与率比较高,但是参与的质量不高,经常锻炼人数比例不高;居民体育参与程度和家庭健身氛围、家人对体育参与的支持、对健身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健身知识的掌握程度成正相关,而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均和体育参与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整体健身意识较强;(2)居民参加体育健身项目既存在多样性的特点,也存在明显的广东地域特征;(3)城镇社区居民的经常性健身活动主要采用就近的方式,绝大多数与亲朋好友及邻居一起锻炼,说明通过社区健身环境的健身活动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4)没有时间和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以及场地设施不完善是影响城镇社区居民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社会分层和体育锻炼的关系,以部分城市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先采用One-way Anova对社会分层中的单因子(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Stepwise对于多因子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的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社会地位越高者体育锻炼频率越高,社会地位处于中层和中上层的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高于上层和中下层以下的居民.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三个预测变量能够很好地预测体育锻炼这个效标变量,检验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模型可信度较高,说明社会分层与体育锻炼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合肥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不同性别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都较高,健身内容与手段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场所相对固定,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在健身科学化上还存在不足,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指导成为影响参与体育健身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对辽宁省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质监测,测试结果显示:辽宁省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仅占20%左右;其主要障碍是缺乏时间、没兴趣和惰性。经常锻炼组各项体质指标优于偶尔锻炼组和不锻炼组,在很多指标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因素与其锻炼、饮食、烟酒和阅读等生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好的锻炼习惯.年龄较大者呈现更好的早餐和阅读习惯,但烟酒这一不良习惯也更突出.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呈现更好的锻炼习惯和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