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哲学虽然在教育学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但其研究在当前却面临着一些困境 ,从而导致了教育哲学的生存危机。针对这些困境 ,教育哲学必须积极应对之 ,如此方能促使自己更好地展现自身的价值。概括而言 ,就是发展根基的偏离与回归、话语表达的玄涩与转向、研究领域的窄化与拓宽、研究主体的旁落与复位、学科对话的单一与多元  相似文献   

2.
人的环境境界是人对环境的体验、感受和意境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的本质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主观觉悟和把握.这种觉悟和把握主要体现在对天人关系或者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审美中,从生态哲学史看,人的环境境界有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人合一境界.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拓了哲学研究新领域——道德哲学,道德哲学由三条核心命题构成:"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道德哲学将人们的关注点从自然引向人及人类社会,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作用,肯定了人人有向善的愿望和禀赋。从哲学和伦理学角度对三命题进行了解读和评价,揭示了其历史及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严肃的伦理学家,总是要构建体现自己个性和时代要求的伦理学方法体系。完整的伦理学方法体系由其哲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两部分组成。王海明也不例外,他在《新伦理学》所创建的伦理学哲学方法即是当代新功利主义,它的实质内容就是由优良道德之价值体系、目的体系、标准体系、道德原则体系、规则体系和行为类型学说六部分内容整合生成的道德哲学。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是发现方法、证明方法、证实方法和建构方法。在这一研究方法体系中,发现方法是获得伦理学知识的基础方法,证明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理论的或逻辑的论证方法,证实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实践的检验方法。建构法是将通过证明或证实而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伦理学知识(包括概念、判断、命题)予以创造性整合而构建出伦理学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思想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正义是政治哲学永恒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解决的思路上,逐步形成了制度与人心二元对立的中西两极思维.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自觉更新的过程中,不经意间逐步形成的仅诉诸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实现社会正义的单极思维几乎成为一边倒的话语霸权.这一倾向,人为割裂了制度安排与人的道德意识觉悟的内在密切关联,从根本上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重要意义,也无视中国传统哲学道德理性思维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积极价值的历史事实,没有注意汲取东亚社会成功地协调制度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积极经验.当下的现实和学理的应然,从一定意义上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意义,从而确保制度安排的科学合理性与道德意识的理性自觉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康德哲学是美国超验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超验主义文学的普遍特征是通过对于自然的感性直观上升到对于真理的知性认识并最终通达实践领域中体现人类自由的超验的道德法则.这种由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地不断升华是康德哲学的核心内容.超验主义文学具有内在的体系和规律,是对康德哲学生动的文学阐释.它的自然观和思想观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哲学的现象学运动已经波及中国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哲学家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情况,阐述了中国哲学与现象学相互亲近的机缘,并分别叙述了现象学与道家哲学、儒家哲学和佛教哲学的"对话"或"相互诠释".文章试图揭示出现象学对未来中国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 ,在贯穿教育主体与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两条线索下 ,对教育哲学的功用进行主观预期。具体为 :体现时代精神 ,关注生活实践 ,弘扬教育精神 ;关注人的存在问题 ,追寻教育真意 ;帮助教育者思想成熟 ;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发展是逐步深化的过程,古代哲学的研究重心在于本体论,近代哲学转入以认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认识论中主客体关系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以不同的形式获得了统一。康德从带有先验色彩的主体能动性出发,第一次建立了主客体统一关系;黑格尔在主体建立客体唯心主义基础上辩证地理解主客体关系;费尔巴哈在直现、感性、唯物的基础上理解主客体统一。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主客体关系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的价值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具有非常强烈的实践取向,但这种实践取向的过于强大使得研究主体未能对教育技术的一些终极问题之追问,而对这些终极问题的追问莫过于进行哲学思考,技术本身并不能保证对人类学习有益,这显然需要教育技术价值论研究的指导.教育技术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哲学,本文试图从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对这些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中初步思考教育技术哲学价值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表达了独特的道德观。斯坦贝克认为,恶与恨并非绝对消极的负面因素。人类正是因为恶而感知到善,因为恨而激发了爱。善与恶、爱与恨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依赖。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念的嬗变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教育大致经历了灌输式、园丁式和对话式三种教育理念的嬗变.灌输式教育理念以教育者为中心,园丁式教育理念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对话式教育理念以教育主体为中心,每一种教育理念的产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为提高德育时效性,德育过程应扬长避短,充分吸取诸种教育理念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阿利森认为在康德道德哲学中,其准则具有等级性,Richard Mc Carty比阿利森更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准则实践推理结构。可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Nelson Potter提出的准则内在要素的问题,即究竟是有许多不同功能的准则?还是说准则的不同功能只是其内在要素的不同表现?Nelson Potter主张只有一种准则,由三种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哲学领域中,特别是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其运用纯粹理性的方式对意志自由和至善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而在近代以来,人们充分挖掘理性的同时,依然认识到追求至善是人的自身的目的所在.对道德至善与意志自由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意志自由是实现道德至善不可缺少的前提,并且实现道德至善又是意志自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墨家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源泉,更是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伦理宗旨。这种把"力行"作为自身动力的思想家群体,其伦理思想遍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众多领域。因此,研究墨家的伦理思想就不能只偏重于一隅,而要从以上几个甚至更为广泛的方面来仔细地深究,只有这样,研究的成果才会富有意义,才能真正地读懂墨家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仁"、"道":孔子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思想文化也有着深远影响.其人生哲学中"仁"、"道"思想不但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也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他所倡导的积极入世而又超凡脱俗的思想,使人的内心有所归依,至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对他们的管理既不能沿袭传统教育,又不能照抄西方教育。这种社会现状使得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困难重重,除此之外大学生因其年龄及阅历所限,在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时尚不成熟。大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不成熟,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家庭幸福。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然后从政府、高校、家庭和自身发展四个层面展开全方位的就业困难帮扶策略,以期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哲学思潮对现代性中的元叙事、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等观念有着多方位的解构和批判,其思想价值是深远和珍贵的。后现代理论中蕴含着许多对科学哲学有借鉴和启迪价值的思想因子。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张相互辉映,哥德尔定理、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复杂性科学、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科学等诸多新兴科学正在变革着科学的知识构成、内部结构和整体性质。一种观念层面的"后现代科学"正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20.
快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价值,在于通过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思维的解疑而使人快乐。当代哲学由于遗忘了这一使命,因而冷落了受众,遭遇到困境。快乐哲学,要求以人类现实生活为对象,面对人的精神矛盾而建构人的生活方向,通过表达方式的革新,开拓哲学与接受者之间的联系通道,从哲学家自身角度而言,确立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观念,承担理论创造和理论传播的双重角色,自觉地与接受者展开理性对话,是快乐哲学产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