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专业性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内在根据。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学术性和文化性特征,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专业自主意识淡薄与专业发展能力偏弱问题同在、知识本位教育倾向与主体性迷失现象并存、行政驱使与功利性选择矛盾突出等现实困境,由此提出破解这些现实困境的策略:提升职业认同感,激发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学术引领,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践行协同善治理念,完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六个地区40所中学150名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认为目前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着认识论困境与实践论困境,具体表现在专业认同低、专业发展目标模糊、专业发展动力不足、专业发展途径单一、专业发展活动效果不明显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激发教师的主动发展、搭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飞平台、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策略、提高合作意识、积极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揭示了制约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主要问题是招生困难、教育需求不旺、招生制度不合理等,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体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内在动力;放宽报考条件;取消外语考试.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保障机制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由外在控制向内在驱动转变的根本动力。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基于自组织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系统,具有全方位开放性、非线性运行机制、非平衡态发展机制和系统因子涨落机制等耗散结构特征;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多元化目标机制、自组织运行保证机制、动力驱动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4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保障机制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5.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浙江省150位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教师专业自主意识较强,但专业自主能力有待提高,专业自主发展动力不足,教师期望的专业自主发展途径比较现实.(2)影响体育教师专业自主的因素依次是:教师发展条件、学校办学理念、社会认同、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教师自身属性.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问题——教育哲学观的必要性和形成的策略与路径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是教育哲学观的养成,它是决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否最大化的核心要素。其形成的策略与路径主要有:高校要鼓励体育教师追求个人的教育哲学观;体育教师个人要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自修、研读哲学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等,旨在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提供哲学视角层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成聪聪 《四川体育科学》2013,(1):118-122,129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专业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影响体育教师资源的顺利补充。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状况不容乐观;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多元认知使得其选择"体育教育"专业的原因呈多元化倾向和功利化趋势;15%左右的学生"后悔"自己所选专业,尤其是大2学生,"有些后悔"、"非常后悔"的学生分别占14.63%、6.71%;仅有37.3%的学生毕业后会选择"体育教师"作为其职业;75.2%的学生表示:在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更换职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县域体育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更加多元,教师既要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又要服务好乡村振兴,其专业发展能力需要达到更高要求。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场域理论为指导,探讨分析县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及原因,进而提出了破解的对策,促进县域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专业能力。研究认为,现阶段县域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专业理念更新缓慢、专业知识结构失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内卷化”困境。县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不够健全,单一的发展范式压制其自主发展空间,降低标准的分层评价消磨其发展动力,以及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薄弱与反思精神匮乏是诱发上述困境的根源。破解县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即健全顶层政策设计,发挥政策指导作用;优化专业发展逻辑,实现专业发展自觉;构建专业发展体系,畅通专业发展路径。通过上下结合与内外结合引导教师自觉自主发展,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海市五个市区15所中学150名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认为目前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着认识论困境与实践论困境,具体表现在专业发展意识强而能力不足、专业发展目标模糊、科研能力不强、专业发展途径单一等方面。提出了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制定适合自己发展潜力和需求的专业发展规划,"学会学习",提高合作意识,建立"学习共同体",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赋权增能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与有效策略。首先,从传统惯习与现代场域场景变化中体育教师身份认同、能力胜任、情感关注和文化积淀等方面的不适或冲突,窥探了课程改革语境下体育教师赋权增能行动困境的多重表现。然后,本着课程整体推进"赋权"行动路线与局部"增能"问题发现路线,从"超量"赋权、"错位"赋权、"表面"增能与"低效"增能等方面探讨了行动困境形成的原因。最后,坚持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本体调适与由下向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双向思路去寻求解决途径,提出从课程走向课堂—关注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递进式调适落实思路和优化措施方法,促进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和实践,才能为有序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教师专业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建立开放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促使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加强体育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研究、逻辑论证等方法,论述了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与策略,旨在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体育教师专业共同体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培养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进行体育科研的能力,并且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防止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体育教师共同体的策略为:营造合作团结的教师文化;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学习的共同愿景;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教师共同体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俄罗斯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综合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建议:建立《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国家标准》,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特色;加强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比重,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制定专业化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主体性视角探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助于引领体育教师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解放和更新,并为其专业生活的重建提供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意蕴进行了阐释。指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从本质上来讲乃是体育教师构筑和发挥其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专业实践活动。从主体需要: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专业自觉: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自我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和本质,自我超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机制以及职业幸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和依归5个维度揭示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思想背景下中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演变与再思考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及相关法规与政策的重要节点信息。主要结论:新时代体育思想背景下适应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适应体育的新发展趋势;社会大众缺乏对适应体育及教师的认识和理解、适应体育教育制度制定有待完善、特殊学校缺乏对适应体育教师的鼓励与支持、适应体育教师自身缺乏内在动力是阻碍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主要因素。建议:我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需健全适应体育教育的认知系统、建立适应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适应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模式、改善适应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体育界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热点问题,但我国学校体育学术界对如何才能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原点这一关键性的问题或许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问题——教育哲学观的必要性和形成的策略与路径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是教育哲学观的养成,它是决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否最大化的核心要素,其形成的策略与路径主要有:学校要鼓励体育教师追求个人的教育哲学观;体育教师个人要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自修、研读哲学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等。旨在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提供哲学视角层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站在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视角,对实施"新课标"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成人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成人教育应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健全法制,规范管理,通过政策引导,改善体育教师培训群体的结构;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深化改革,开辟新的继续教育(培训)领域,拓展生源市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内涵、实践作用及其内在形成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认为:首先,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标的内在心理认知与外在行为相互统一的状态。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可以促进体育教师将课标要求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建立课标与体育教学实践间的联结关系,增强体育教师基于课标的教学能力。其次,研究从“理解课标—自我内化—教学预设—实践反思”4个方面揭示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形成机制:理解课标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起点,自我内化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保障,教学预设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形成的关键,实践反思是课标转化能力的完成。最后,提出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发展策略: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对课标的认同和实践,赋予体育教师对课标进行教学实践转化的专业自主权,开展体育教师对课标进行教学实践转化的行动研究,强调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自觉是转化能力培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向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0):50+115-50,115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是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影响着体育教师的专业承诺、自主工作的内驱力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实证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由此确立的社会组织合法性教育治理地位构成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合法性出场逻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构成其出场的合理性逻辑。随着体教融合与“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实施,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领域正逐步拓宽、范围逐步加大、程度不断加深,但仍面临制度空间约束、自身能力欠缺、社会认同缺失等现实困境。要通过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的政策制度环境、健全参与机制、拓展治理空间、加强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社会认同等策略化解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中小学体育治理,构建全新的中小学体育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综合育人效果,助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