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阐述篮球教练员应具备孙子兵法上所讲的“智、信、仁、勇、严”基本素质,这样才能带领球队在篮球场上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2.
谈将     
中国有句格言,叫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从中足见古人对“将”何等崇尚! 古人认为“将”之所以难求,在于将有“五材十过”。所谓“五材”,即勇、智、仁、信,忠;所谓“十过”,即有勇而轻死,有急而心迷,有贫而好利,有仁而不忍人、有智而心怯、有信而喜信人、有廉洁而不爱人,有智而心缓,有刚毅而自用、有懦而喜任人(见《黄石公三略六韬·论将》)。将有勇,就能身先士卒;将有智、就能无隙可乘;将有仁,就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将有信,就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其战略、战术思想已经运用到现代体育竞赛、企业经营管理等众多领域。《计篇》中提出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对将帅的作用和素质作了重要论述。教练员在运动队中也扮演着将帅的角色。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将备五德对将帅的要求,通过实例对排球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进行阐述,以期为各级排球教练员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研法、实践教学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中华武德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作用。结果表明:中华武德的核心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勇,蕴含着仁慈、爱国、爱民、重义、守礼、和谐、谦让、中正、诚实、守信、忠勇、报国等传统美德,通过校内外武术俱乐部进行中华武德交流,对学生的传统美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寓理教育作用,能促进学生美德修养的自我养成。  相似文献   

5.
一、目的和方法为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武术教练员岗位职责标准》及《培训内容》,我们设计并下发了各种调查表。并对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天津等十省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具体工作如下: 1.采取问卷的方法,了解我国武术教练员的职称、年龄、学历、运动经历、教龄、所培养运动员取得的成绩以及科研工作能力等,并通过教练员的主管领导和运动员了解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科学训练能力,对运动员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能力。2.采取访问、观察的方法,了解武术教练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及他们对岗位培训的要求和建议。通过调查,收回《优秀运动队武术教练员情况调查表》、《专职业余武术教练员情况调查表》、《专职武术教练员业务能力评估表》(由主管领导填写)、《运动员对武术教练员  相似文献   

6.
鸡有“、武、勇、仁、信”五德,为世人所推崇,被视为阳明之神,“报晓”之物,是英勇威武,避邪祈福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中,有的教练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孙子兵法》所阐述的原理来指导体育竞赛。如我国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在出征23届奥运会前夕曾收到了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同志的一封长信,信中嘱咐袁伟民既要斗力又要斗智。又如我国篮球界的老前辈人称“军师”的张子沛,乒乓球界的岑淮光等教练都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  相似文献   

8.
吴东浩 《收藏》2014,(6):44-49
玉在中国 古人云:“玉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玉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玉以其致密坚韧、温润细腻之特性,被古人赋予人性化美德——仁、义、智、勇、洁,这也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修身准则,故而《礼记》有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玉由礼器以至于演变成配饰,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其他任何材质无法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止戈为武”公案展开字源学的考辩,认为:“武”字属会意字,“止”字作为“脚印”的象形字符,其原始赋义逻辑为“双止为行,单止为停”。故而“武”字的原义不排斥“止息干戈”的传统理解,并以“持戈”与“止戈”保持文化张力。武字的“止戈”命题暗含中国文化对于暴力的合理运用、规训和控制,也由此而“自性具足”地生发中华武德“勇-智-仁”核心结构。具体而言,其一,“以暴制暴”的“止戈”,生成武德首要前提之“勇”;其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止戈”,生成武德艺术品质之“智”;其三“有戈不杀”的“止戈”,生成武德德性伦理之“仁”。  相似文献   

10.
袭建华 《精武》2009,(7):36-37
真正的中华武术必须有中华民族固有的易学、中医学术、孙子兵法和孔盂思想等高深的民族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多学科的科学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华武术的整体文化。世界上只有真正的中华武术可武医结合地解读人的生命规律,训练人的智、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武术之本,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相似文献   

11.
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今往来,武术的传授一直把"道"的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武术不单单是传授动作技术,以达到锻炼身体为目的肢体活动,还是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武举制是古代为了选拔杰出的军事人才而创立的一种选拔制度,创立于唐朝,随后历经五代十国时期,逐渐被历史搁浅,到了宋朝宋仁宗时期才得以恢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宋代武举制出现前后武术的发展史进行梳理。研究指出:武举归来之前,武术在不同阶层有着差化异表达;武举归来后,军事武术、军事理论以及军队中的武术表演较之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武术结社组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论武术套路运动的韵味和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了武术套路运动韵味和美感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提出了使套路运动富于韵味和美感的途径和方法,以深化在武术套路练习中对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苏建波 《体育科技》2010,31(4):26-3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逻辑分析,对武术爱好者和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从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之间的道德礼仪动作、宣传力度、场地设施等方面。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及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为目的。在当今的武术训练中,武术只留下一抱拳礼仪。中华武术先要有武德才能让武术立于不败之地,发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构成了中华武术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的对比揭示了学习武术武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好的发扬中华武术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军事武艺是中国武术源头之一,中国古代军队中的武术教育是武术教育的重要领域。从教育学视角探究中国古代军队中武术教育可以看出:军队中将领或教头是军中负责武术教育的教师;军中武术教育内容多是实用性强且集体阵战的武术;军中武术教育具有明确教法和考核标准。武举制开创了中国选拔武术人才的先河,对于武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国武术和韩国跆拳道段位制制定目的,等级划分,等级标志,资格年限,考评、审批办法及考评时间,考评内容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差异,结合现阶段武术段位实施情况和实际问题,以期对我国武术段位制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历经几千年风雨,在历史的验证下,得以生存发展至今,其包含的内容甚广,绝非简单的技击格斗内 容所能包容,站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渗透着中国 古、现代人民的智慧,武术与古代哲学、宗教、儒家伦常、人体养生及美学的结合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加上现代社会的 诸多因素的融入,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说武术是-种格斗技能,不如说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今武术发展已经到了特殊的时期、关键的时期。一是,武术的发展已经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二是在武术发展和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法详细阐述了武术国际化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和对策拓宽武术国际化推广的渠道,构筑武术走向世界的桥梁,使武术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武林风》这档地方卫视栏目,其成功有目共睹。这作为一种现象,值得研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理论分析法展开研究。研究思路:透过《武林风》现象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进而思考高校武术开展尴尬的根源,并探索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破解之道。分析“武林风”现象,发现:大众的“武术情结”是“武林风”成功的思想基础;以娱乐思维为主导是“武林风”成功的关键,进而剖析和思考当前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根源是思维问题,即:以竞技武术为内容,以训练模式授课的竞技思维定势问题。因而提出,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破解之道:思维转向,即由竞技思维定势转向以娱乐思维为主导,并在武术课的内容、师质改造、竞技武术的定位和武术教育功能的定位方面做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探讨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国际体育项目发展态势、武术项目的改革以及武术竞技制度的改革。结果显示武术比赛规则正向着简洁化、量化的方向发展等特点。从而明确武术技术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的方向,为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高度融合以及今后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