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的研究进展 1.1高原训练概述 高原训练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在训练方法及实施形式上不断改进、更新提高。由最初的传统高原训练,到后来的仿高原训练(模拟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1月到北京奥运会,为备战比赛,周春秀共进行了6次高原训练。其高原训练结构由3部分组成:平原训练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3个阶段相互支撑,互相依托,整个训练环环相扣。6次高原训练结构清晰,总体效果显著。6次都是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全面探索高原训练方法平原化手段,基本形成了适合周春秀个体特征的高原训练方法组合和综合性的高原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3.
1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的研究进展 1.1高原训练概述 高原训练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在训练方法及实施形式上不断改进、更新与提高。由最初的传统高原训练,到后来的仿高原训练(模拟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4.
对高原训练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颖 《游泳》2006,(2):19-19
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总局及时召开了高原训练工作会议,使自己的对高原训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结合自己几次高原训练的体会,更明确了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重要性,在这谈一下几次高原训练的体会。 1,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连续参赛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5.
朱志根 《游泳》2006,(2):16-18
多年来本人对高原训练已有了初步认识,高原训练只要有自信、探套、寻找新思路和掌握好新的规律,基本上能达到目的。首先要认识高原训练能使人体能量生成的概念开始在运动训练中逐步占了统治地位。从我们组97年以来至05年共进行了56周的高原训练,根据每年赛程的  相似文献   

6.
1前言 自50年代中期,国际上已开始有意识的开展高原训练,并不断地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等方面对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几十年来,高原训练得到迅速发展。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高原训练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游泳高原训练始于1974年5月,时至今日已30多年。在这30多年中,高原训练对我国游泳项目成绩的提高已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游泳项目训练的实践过程来看,依据上高原的时间的不同,我国游泳项目高原训练的种类又主要分为:冬训期高原训练;赛前高原训练;赛后或恢复期高原训练。然而,针对不同时期的高原训练,其训练学特征是什么?运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安排的特征有哪些不同?常采用哪些训练方法、手段?如何建立适合不同类型高原训练效果的评价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高原训练在世界范围内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恢复仍然是高原训练的难点这一,因此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本文将国内外高原训练常用医学生物学的恢复手段、训练学恢复手段以及心里学的恢复手段作一综述,供上高原的教练员参考,也供各高原训练基地在建设高原训练疲劳恢复室时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原训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自50年代中期,国际上已开始有意识的开展高原训练,并不断地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等方面对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几十年来,高原训练得到迅速发展。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高原训练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原训练构成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训练的量和强度。以往高原训练失败的原因,大多将其归咎于缺乏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的控制以及强度控制不当所致。Mester(2003年)对近15年来国际上150项高原训练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迫切需要建立评价高原训练时的个体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科学指标。因此,为探讨高原训练个体负荷强度、负荷量的监控手段,促进个性化的高原训练,通过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3周高原训练的研究,找出高原训练的负荷规律,希望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负荷安排、科学监控以及个性化的训练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游泳高原训练的一些监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现在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过高原训练,并由传统的耐力项目向其他项目扩展。训练基地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共62个),其中我国占13个。90年代后,世界每年都举办高原训练研讨会,这反映出高原训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高原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也有所创新,美国在1991年就提出了高住低练法。高原训练可分为三种,一是赛前高原训练,3-3周制或4-3制,是为比赛准备的。二是为了提高训练水平的高原训练,3-6周制或4-6制。三是赛后高原训练。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游泳高原训练始于1974年5月,时至今日已30多年。在这30多年中,高原训练对我国游泳项目成绩的提高已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游泳项目训练的实践过程来看,依据上高原的时间的不同,我国游泳项目高原训练的种类又主要分为:冬训期高原训练;赛前高原训练;赛后或恢复期高原训练。然而,针对不同时期的高原训练,其训练学特征是什么?运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安排的特征有哪些不同?常采用哪些训练方法、手段?如何建立适合不同类型高原训练效果的评价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游泳队八、九十年代进行了近20次高原训练,获得良好效果,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中国游泳界已将高原训练作为备战奥运会等重大比赛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但是,世界各国高原训练经验表明,高原训练是一匹难以驾御的“烈马”,高原训练不仅有优点,也有弊端,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还有许多规律需要摸索。本就朱毅和单莺备战2000年奥运会期间的高原训练实践进行总结,并对以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为主的高原训练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速滑强国都很重视高原训练,很多重大的国际比赛经常在高原冰场举行。速滑世界纪录几乎都是在高原冰场创造的。联邦德国的英泽尔、苏联的麦德熬、瑞士的达沃斯等高原冰场几乎是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训练中心。每年世界优秀速滑选手云集在那里进行定期的中等高原、高原条件下的训练和比赛。然而,我国速滑运动训练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高原训练。据有关资料报道,迄今为止,我国仅有3-4次在高原冰场进行的全国速滑比赛以及1985年8月国家队在长白山进行了一个月的高原训练。因此,系统地进行高原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国内外高原训练期间补铁研究进行探讨和归纳,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原训练与铁元素主要研究热点:高原训练与铁代谢;高原训练中铁对最大摄氧量影响;高原训练中铁对运动耐力影响;高原训练中铁流失的主要原因;高原训练中补铁方式等。回顾铁元素对高原训练的影响,为健康保护与合理训练,应对从事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血液学铁蛋白监测。建议对计划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提前进行铁储备检测,确定每位运动员体内血清铁蛋白量,制定针对性补充方案应对高原训练期间更高的铁吸收、血浆铁代谢和血红蛋白的生成率,同时可避免盲目补铁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相似文献   

16.
自1968年十九届奥运会以来,高原训练对运动成绩所产生的影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近30年来,世界各国的运动生理学家、运动队队医及教练员对高原训练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广泛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把高原训练作为马拉松、中长跑、足球、自行车及游泳等运动项目的赛前强化训练,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因高原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身体反应,导致训练过程更加复杂化。通常、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往往强度上不去,身体反应大及伤病现象多,训练量和强度难以掌握,稍不注意运动员就会出现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17.
张晓晖  李文静 《游泳》2007,(4):9-13
吉纳迪·索科洛瓦斯博士是一位体育教育与运动科学博士,1987-2000年任立陶宛体育学院游泳系和生物力学系副教授, 2000年以来在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基地从事研究工作,目前担任美国国家游泳队生理部主任。他对高原训练在高水平游泳训练中的应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007年4月他受邀来到北京体育大学,根据自己跟随美国国家游泳队多年高原训练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精彩的高原训练讲座,其中不乏先进的理念值得从事体育教学、科研与训练的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原训练及其研究现状(续完)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4  
冯连世 《体育科学》1999,19(6):66-71
最近几年,在国际上应用的仿高原训练方法还有低压仓(减压仓)训练及让运动员呼吸特制的低氧混合气体等。高原训练模型也在不断地建设和改进之中。继80年代前东德建成大型模拟高原训练场馆之后,芬兰于1992年又建造了一个Altitude House(高原屋);瑞典于 1994年建成了自己的模拟高原训练场馆;挪威花巨资于 1995年建造了一个带有训练设施的 Hypobaric Altitude House。美国最近又发明生产了一种可调氧分压式睡仓(VO_2MAXX低氧睡仓),它可提供1名运动员在仓内休息,以期达到高住一低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在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取得了单项和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通过对备战过程中的高原训练跟踪与监控,分析与研究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重大比赛前高原训练的特点与规律,针对高原训练开始的时间、高度的选择、高原训练的时间、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高原训练过程阶段的划分、高原适应期的时间及下高原的时机,结合实践从科研的角度对高原训练的模式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夏培玲  王璟 《体育科学》2011,31(4):75-80
高原训练是人体运动科学研究领域内很重要的分支,是运动训练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2005—2010年高原(或低氧)训练相关研究文献索引资料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发现近几年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表明,现阶段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研究前沿热点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高原训练模式的探索研究,如最大耗氧量、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高住低练等。众多学者研究发现,中等海拔高原(2 000~2 500 m)以及不小于3周的"高住低练(HiLo)"方法其效果要优于传统高原训练(HiHi)方法。Levine BD、Stary-Gundersen J、Saunders PU等著名学者在高原训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是高原训练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构成了高原训练研究领域的重要知识基础,并成为备受关注的主要参考文献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