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实施"以情优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指出如何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到该项运动中,切实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推动阳光体育深入实施,同时也能通过实践经验丰富和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为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中更好地贯彻和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方式种类较多,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现有的运动方式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特别是冬季运动的要求,这与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引导不完善、场地设施不足、冬季运动项目较少等原因有直接的关系。为此,针对黑龙江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开展多种方式的"阳光体育运动;拓展"阳光体育运动"空间,丰富"阳光体育运动"内容;切实改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加强监督、完善管理,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等措施,为促进黑龙江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庞博 《精武》2014,(36):216-217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而作为教学项目也已经在高校课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跆拳道课程的开设旨在丰富并健全高校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新颖的体育需求,进一步通过跆拳道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与各项素质。该文就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的作用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阶段我国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协助高校跆拳道教学课程开展。  相似文献   

4.
创新体育课程内容,开设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课程,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多元化的需要,提高高校体育育人质量,是当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积极探索的方向。研究以西华大学为例,采取问卷法,访谈法和资料分析法,对跆拳道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考察、分析与总结,获得教学实践第一手信息资料。其结论和建议为高校开展跆拳道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学生体质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开具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与建议,以期对今后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中顺利进行提供科学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程东 《精武》2012,(13):27-27,29
"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探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学,要不断转变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炜 《体育世界》2009,(3):101-102
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教学关系,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对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入手,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使终身体育思想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补充,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使学生终身收益。  相似文献   

8.
李杰 《体育世界》2009,(11):53-54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2007年4月23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活动在北京举行。各地高校纷纷采取行动,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从而促进了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体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使高校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增进终身体育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马金凤 《体育世界》2010,(11):25-26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少,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的现状。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高校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应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注入新的模式,该模式拓展了体育课,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持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身体和精神的需求,从而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跆拳道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喜爱。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跆拳道课程、成立跆拳道社团等,旨在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增强大学生的体育热情。跆拳道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对其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跆拳道运动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此希望高校在进行跆拳道运动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运动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随着跆拳道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已经被高校学生喜爱。研究高校跆拳道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武汉地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推动跆拳道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高校跆拳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跆拳道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及高校跆拳道课的发展,教学效果太差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终身体育的目标难以达成。那么,高校跆拳道老师如何成就高校课堂值得深思。本文试图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锻炼3个方面,加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对跆拳道项目的有效课堂进行探讨,总结出合适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普通高校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阐述普通高校在进行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关于安全问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分析跆拳道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实验为主要方法以我国高校的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对其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有积极影响;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对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广泛的影响;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它把科学健身的理论与方法融为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加喜爱体育课;美国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此提出相应的时策,以期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已经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目标。高校在开展跆拳道课程的过程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训练,进而发现跆拳道课程的魅力,融洽师生关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以期能够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切实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是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普通高校很好地落实这一举措尤为重要,不仅要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落实,还应该借助校运动会这一重要的体育活动,引导和推动阳光体育的落实,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校运会中,尽量避免极少数人参加校运会而大多数学生只能成为观众的现象,让校运会更好地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服务。让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得以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借由体育课程的特性及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依据,参考各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出了体育课程存在的意义旨在使大学生获得体育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以便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实现自我体育教育,由此形成大学体育教育社会化的趋势。随后,讨论了在此趋势下完成大学体育课程所遵循的方法与原则,期望能够帮助教师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大学生适应社会体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我们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根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应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注入新的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身体和精神的高品质的生活需求,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领域的有益尝试,拓宽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范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辩证分析法,以"三全育人"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在阐释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之上提出践行路径。研究表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包括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目标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可为性。提出制度主导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系统育人相结合、常规路径与方式创新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课程设计与德育规律相结合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推进的践行路径,以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拔节孕穗"的积极作用,助力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使大学生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建设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