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峨嵋武术中峨嵋枪法的历史渊源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嵋武术中的峨嵋枪法是有专门武学史书记载的,具有峨嵋武术独特风格的,自成体系的,在中国武术器械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武术器械之法.本文通过对峨嵋枪法的历史记载,枪法起源.枪法特点,以及在中国武术枪法史上的历史地位的全面考证,使我们对峨嵋派武术的最有代表性的武术器械之法-峨嵋枪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抗战“陪都”时期的峨嵋武术,为直辖后的重庆武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八年战时首都,在汇聚各方贤人志士的同时,武林高手、专家、学者和武术组织也纷纷云集山城,促使巴渝武术迅猛发展。本土武术与峨嵋武术等外来武术在民族存亡之际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国术”,习武救国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抗战“陪都”时期的巴渝武术铸就了重庆武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3.
站少林望峨嵋——对峨嵋武术产业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嵋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洗礼,不断完善发展至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起着越来越明显。峨嵋武术的发展要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武术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横向比较少林武术产业化历程,借鉴吸收少林武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经验,站在少林武术发展的角度,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类比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峨嵋武术产业化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结合峨嵋武术自身实际,对峨嵋武术产业化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峨嵋派渊源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明清两代峨嵋派武术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明代的峨嵋武术大致是自成体系的,但与少林武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的峨嵋武术,因为明末动荡的摧残,已经基本消失而不复存在;清代的峨嵋武术,从渊源上来讲,基本上都是外来的。如岳门来自山西,赵门来自陕西等等;清代的峨嵋武术,从渊源上来讲,很大一部分与天地会关系密切,从而与少林武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相关史料,管窥不同历史时期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对剑技术发展所反映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史学考证,试图梳理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峨嵋剑文化的历史渊源寻找史学依据,并以期促进峨嵋剑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研究发现峨嵋剑名称的出现最早应该在清代,其中,峨嵋剑文化是建立在古代巴蜀地区剑文化基础之上的。从古代巴蜀式短剑文物的出土到汉代巴蜀地区击剑之风的兴盛,以及唐代剑舞的历史记载,直至清末巴蜀地区大量剑谱专著的出书,都显示了峨嵋剑文化与巴蜀地域武术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查阅峨眉山武术的历史资料,走访了许多峨嵋武术专家,总结出应走峨嵋武术与格斗运动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文献资源、实地考察、对比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传播学角度研究峨嵋武术的意义,论述了峨嵋武术文化传播过程各个基本要素,包括峨嵋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要素、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要素和传播效果,从而切实推进峨嵋武术的现代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查阅蛾眉山武术的历史资料,走访了许多峨嵋武术专家,总结出应走峨嵋武术与格斗运动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9.
峨嵋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与武当、少林鼎立而三.然而今天峨嵋武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少林、武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了解峨嵋武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峨嵋武术旅游开发的可托性,并针对以往峨嵋武术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开发对策,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峨嵋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伟 《武当》2013,(1):2-F0002
徐州尚武之风兴盛,武术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是中华武术文化发祥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起源或流传于徐州民间的武术拳种有37种之多,占全国129个武术门派拳种的28.7%,是中国武术拳械门派的富集地。  相似文献   

11.
峨嵋武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传统底蕴深厚。作为与少林、武当并肩齐步的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的峨嵋武术,其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而禁锢其发展的顽疾有三:(1)缺乏市场意识,思想解放不够;(2)缺乏市场组织,规模经营不够;(3)缺乏团队意识,整体联动不够.使峨嵋武术走出困境,发扬光大的对策建议:(1)加强武术行业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3)建立峨嵋武术发展专项基金;(4)武术产业与其他服务业有机结合;(5)进一步优化传统,大胆改革,适应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2.
峨眉武术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武术流派之一.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曾受到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史记载和武术典籍中寻找在峨眉山武术发展中的少林武术的影子,证明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对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峨眉武术也正是通过学习和吸收少林武术,并在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峨眉武术文化的历代生存形态及现代流变的调查入手,对峨眉武术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满足巴蜀人生存需要,受佛教、道家影响,以及服从战争需要的军事技能等是峨眉武术文化生存形态多样性的基础,其现代流变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类精神的体育竞赛、艺术表现、武术教育文化等方面。因此,峨眉武术文化具有宗教性、竞技性、地域性、健身娱乐性和丰富的巴蜀文化内涵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峨嵋派武术有着辉煌的过去,是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而今昔日的辉煌已失。如何重拯救雄风,开创峨嵋派武术的新局面,已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资料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社会学、历史学、经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峨嵋派武术实际的情况,对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以研究和总结,提出,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武术走向世界的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峨嵋派武术越须走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峨嵋武术,要想得到振兴和发展就越须彻底地、大胆的进行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信息观念和人才观念,它是实现峨嵋武术做大做强的目标前提:其次:深化改革是峨嵋武术发展的关键,应建立峨嵋武术的经济实体,实行专业化的统一管理,应采用联盟制的集团化经营模式;第三,拓展市场是峨嵋武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市场,做好宣传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挖掘潜在的市场,扩大峨嵋武术在市场的占有份额,这样才能加快峨嵋武术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李俊卿  郭兰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73-574,590
中国武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研究表明圆是武术的哲学理论基础;圆在武术动作中广泛地存在和应用,提出圆美艺术现象是武术动作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动作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峨嵋武术对外推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分析法等,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峨嵋武术对外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峨嵋武术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她具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内涵和拳理技法特点,以及峨嵋山佛教旅游胜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优势,应与文化旅游联姻积极地向外推广;近年来,峨嵋武术随着巴蜀传统文化及武术的传播已频繁地出现于国际文化交流舞台,走向了世界,并深受中外人民的喜爱。因此,伴随巴蜀地区的经济腾飞,峨嵋武术应不断完善和发展,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推广,以便更好的推动整个武术运动的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弘扬国粹,武术教学在大学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就目前大学武术课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课时安排不当、教学方法欠佳、教学形式单一、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缺乏对武术内涵的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对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就大学武术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德勒兹的块茎思维为视角,对峨眉武术的发展进行后现代主义的分析。认为目前人们总是以传统的树状思维看待峨眉武术,进而影响峨眉武术中个体的跃进式发展。德勒兹所提出的块茎思维,便打破了峨眉武术的结构化、层级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其形成多元中心化和尊重差异性的发展路径,能够为凝集技术精萃、拓展文化包容性奠定理论依据。本文试图将峨眉武术喻以"块茎",以一种新的方法论探析峨眉武术的发展,以期能够为其提供新的学理启示和学术引导。  相似文献   

19.
峨眉“环禅道”太极拳是曾庆宗先生在广泛吸取各家武学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传统哲学以及武学理论所创编而成的新型太极拳类。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将峨眉“环禅道”太极拳的内涵特点与体育院系武术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分析得出其进入体育院系武术课的可行性因素主要有:符合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符合当前高校特色办学和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峨眉“环禅道”太极拳是优秀的课程资源;教材师资等客观条件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1994-2006年国内有关高校武术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结论认为:13年来发表的有关高校武术研究的文章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具有不均衡性特点,主要集中在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与改革和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而在高校武术文化、高校武术与全民健身、高校武术俱乐部等领域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实验、逻辑分析、文献资料和归纳总结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