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族、土家族男大学生最大有氧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汉族和土家族男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心肺功能水平。以PWC_(170)值推算VO_(2max)发现,汉族男大学生身高、体重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土家族男大学生(P<0.01),但体脂%和去脂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PWC_(170)值两民族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WC_(170)推算VO_(2max),绝对值汉族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土家族男大学生(P<0.01),但相对值两民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男学生运动员与普通男学生比,TC、LDL—C和TG,前者低于后者,且TC,LDL—C存在很显著差异(P<0.01),HDL—C/TC、HDL/LDL—C也有很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差异(P<0.05)。女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女学生比,HDL—C、HDL—C/TC、HDL—C/LDL—C都较高,TC、LDL—C、TG都较低,但相互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长跑运动可以改善大学生血清脂质及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并提示改善的程度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汉、蒙古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差别,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1)汉、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属于正常体重,同性别组间比较,身高标准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为汉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2)肺活量/体重指数仅达到及格标准,同性别组间比较,肺活量/体重指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3)耐力素质表现为良好状态,同性别组间比较:耐力素质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4)坐位体前屈素质也表现为良好状态,部分汉、蒙古族男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达到优秀,而汉、蒙古族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达到优秀。同性别组间比较,坐位体前屈素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为汉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5)男大学生50m跑素质表现为良好,女大学生50m跑素质仅为及格。同性别组间比较,50m跑素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汉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耐力、50m跑素质汉、蒙古族男女大学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汉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优于蒙古族男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素质。  相似文献   

4.
体育系女生与普通大学女生身体成分与PWC170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 《体育学刊》2000,(4):37-38
65名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PWC170的测试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女生与其它专业女生的体脂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19.8%±4.5对18.8%4-3,76,P>0.05)。而体育组PWC170高于普通组(458,4±139,21kg.m.min^-1对379.88±113.01kg,m.min^-1,P<0.05),但两组均低于国际标准(64kg.m.min^-1),提示本校女生的体能在下降。  相似文献   

5.
孙会  徐小慧 《体育学刊》2012,(3):130-134
以6名上海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赛前体重控制、运动能力和体液离子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每周3次体脂率测试;每2周测试1次无氧运动能力和体液离子情况。结果显示,第3周体重和体脂率显著下降(P<0.05),第5周体重发生高度显著变化(P<0.01),体脂率和瘦体重显著下降(P<0.05);无氧运动能力在整个控重过程无显著变化(P>0.05);第3周Na+升高非常显著(P<0.01),Ca2+显著升高(P<0.05),CO2CP下降(P<0.05),第5周Na+浓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控重前(P<0.05),Ca2+显著升高(P<0.05),CO2CP明显下降(P<0.01)。研究表明通过延长整理活动和增加有氧训练课可以实现运动员控重以消耗脂肪为主的目标,能够保证运动员无氧能力不损失,通过电解质饮料补充能够维持队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校大学生随着年龄、体重的增长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即瘦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18~22岁各年龄组大学生中,男生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工作能力及18岁年龄组的有氧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女生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及有氧工作能力均明显好于其他年龄组(P<0.01);各年龄组男、女大学生中体脂高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体脂正常学生比较,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影响健康性别角色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明生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47-48,51
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问卷(BSRI)对专业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运动员与男大学生在各种性别角色类型均无显著差异,男运动员具有男性特征人数与男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女运动员双性化人数与女大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男运动员恰当定型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女运动员,而女运动员双性化人数则显著多于男运动员.性别角色类型在不同运动等级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说明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们的性别角色,有利于健康性别角色的形成;更有利于女性形成健康的性别角色;体育运动水平对健康性别角色的形成不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不同项目对女大学生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以及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法国产UBIS5000型定量超声仪和韩国产Biospace InBody 3.0体成分仪对校羽毛球队、武术队、篮球队、定向队、健美操队和游泳队共计56名女大学生进行左跟骨骨密度和体成分(去脂体重,体脂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①篮球项目的女大学生跟骨BUA与其他项目(除羽毛球外)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跟骨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羽毛球项目跟骨BUA和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健美操项目跟骨BUA与游泳、SOS与武术和游泳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项目去脂体重以篮球项目最高,武术项目最低。体脂率以游泳项目最高,羽毛球项目最低;③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女大学生跟骨BUA,SOS与BMI、去脂体重、体重均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BUA与体脂率存在低度负相关(-0.29,P<0.05);SOS与体脂率无相关关系。结论:①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跟骨骨密度(BUA)和骨强度(SOS)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力量性项目和冲击性项目对提高骨密度最有帮助,参与篮球、羽毛球和健美操项目的大学生骨密度相对较高。②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结合大学生去脂体重与骨密度的关系,建议女大学生在身体成分上应增加和改善去脂体重量以达到增进机体骨密度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观察不同运动处方锻炼对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减脂及心脏功能的效果。将3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综合锻炼组和简易锻炼组,分别于实验前后测体重、体脂百分比(PBF)、躯干脂肪质量(TFM)评价减脂效果;测心率(HR)、每搏量(SV)和左心室有效泵力绝对值(VPE)评价心脏功能。结果表明:实验后,综合组与简易组的体重、PBF、TFM、HR均明显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1);简易组的SV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1);综合组的SV与实验前和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升高(P<0.05);简易组的VPE明显大于实验前和对照组(P<0.01);综合组的VPE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和两种传统减控体重方法——缓降法和急降法对实验大鼠体重、体脂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针刺组、缓降组和急降组,应用动物跑台实验模拟运动员日常训练,检测四组大鼠的体重、体脂和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并采用ELISA法、蒽酮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针刺组、缓降组和急降组大鼠的体重、体脂量和脂体比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急降组大鼠的体重、体脂量和脂体比显著低于针刺组和缓降组(P<0.01);针刺组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高于空白组、缓降组和急降组(P<0.01),缓降组和急降组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1);针刺组大鼠的血清CK和LDH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组、缓降组和急降组(P<0.05,P<0.01),空白组大鼠的血清CK和LDH含量显著低于缓降组和急降组(P<0.01);针刺组大鼠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缓降组和急降组(P<0.05,P<0.01),缓降组和急降组大鼠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1),急降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缓降组(P<0.05)。结论:针刺有显著的减重及消脂效果,并对实验大鼠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睾酮含量有积极影响,说明针刺可使机体运动能力显著提高,而缓降法和急降法则使机体运动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4年国家残疾人游泳集训队19名队员在为期7周的高强度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男运动员血清CK值呈上升趋势,BUN在高强度训练结束后明显下降(P<0.01、P<0.001);女运动员血清CK和BUN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说明男、女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已达到较高水平;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如男运动员和/或训练强度过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采用实验研究法,查阅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表明,18~23岁男、女大学生随年龄、体重的增长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即瘦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18~23岁各年龄组大学生中,男子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工作能力及18岁年龄组的有氧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 05);女子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及有氧工作能力均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 01)。18~23岁各年龄组男、女大学生中,体脂高学生的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000m跑(男子)及800m跑(女子)、握力体重指数等5项体质指标与体脂正常学生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 05或P<0 01)。建议采取适当手段对大学生特别是体脂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干预,以增强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30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褶厚度法和围度法进行身体成分测试,采用30 s Wingate功率自行车运动进行无氧代谢能力测试.结果: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与瘦体重/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瘦体重/体重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负相关,与疲劳指数呈正相关;体重、瘦体重、瘦体重/体重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正相关,与疲劳指数呈负相关.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中国跤男、女运动员机体的做功和运动能力与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瘦体重/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跑步、动感单车锻炼对脂类代谢异常人群血脂、体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将346名脂代谢异常人群分为男女动感单车和跑步4组。按照运动干预方案设计进行运动,每周运动3次,共持续16周。分别于锻炼前和锻炼结束时测试受试者血脂和全身不同部位体成分,所得数据组内比较采用Paired Samples t Tes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检验。结果 (1)16周锻炼后,女子动感单车组TG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01);女子跑步组HDL-C显著升高(P<0.001),LDL-C、CHOL下降(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HDL-C显著升高(P<0.001),男子跑步组TG、CHOL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01)。运动干预16周后,女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血液TG、HDL-C、LDL-C、CHOL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血液TG、HDL-C、CHOL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16周锻炼后,女子动感单车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下降(P<0.01),肌肉含量增高(P<0.05);大腿、下身部位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均下降(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1);上身、躯干和大腿部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下降(P<0.05)。16周锻炼后,女子跑步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肌肉含量增高(P<0.05);大腿部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下降(P<0.05),肌肉含量、瘦体质量增高(P<0.05);上身、下身、躯干部位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均下降(P<0.01)。男子跑步组全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上身、躯干、上肢和大腿部位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均下降(P<0.05)。运动干预16周后,女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全身、上身、大腿、下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腿部肌肉含量、瘦体质量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动感单车组受试者全身、大腿部、躯干、上肢以及下身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变化率与跑步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6周动感单车和跑步锻炼均可改善血脂异常人群血脂,动感单车和跑步锻炼均可降低血脂异常人群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动感单车锻炼主要对大腿和下身脂肪的降低明显,跑步锻炼对全身各部位体脂含量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CF-Ⅳ型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对24名优秀的少儿男女游泳运动员(男12名、女12名)以及12名普通男少儿,在安静及100W功率自行车运动后即刻心血管功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安静及100W负荷时,运动员心率(HR)都低于非运动员(P<0.05),而每搏输出量(SV)以及100W负荷时的收缩压(SBP)却高于非运动员(P<0.05);心输出量(CO)的相对值及血乳酸(BLA)在100W负荷时运动员的上升幅度较小(P<0.05及P<0.01)。男女运动员相比,心血管功能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了少儿游泳运动员心血管功能的提高以及机体供能的节省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试上海市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各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的差异,探讨基层教练员利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来预测睾酮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对420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左手正位X线片的拍摄和血清睾酮的检测,按骨龄片中种籽骨形态的差异进行不同发育阶段的分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30人作为研究对象,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组间血清睾酮水平的比较。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86%和1 187%,女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55%和329%;男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875,P<0.01),与体脂百分比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312,P<0.01);女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体脂百分比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774和0.463,P<0.01)。结论: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处于显著增加的趋势,且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男、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对身体成分会产生影响,且存在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住低训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确切了解运动员在高住低训过程中身体成分的变化,本研究将14名大学生分为:高住低训组(HiLo组)和高住对照组(Hi c组),每组7人,每天低压低氧(2500m模拟高度)暴露12小时。HiLo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000m跑训练;Hi c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高住低训组体重、体脂重量和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P<0 05),其他指标稍有降低,但变化不明显(P>0 05)。高住对照组体重、体脂重量、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P<0 05),其他指标几乎没有变化。模拟高住低训组和高住对照组体重明显降低,瘦体重和肌肉重量无明显变化,而体脂重量和体脂百分比明显降低,说明体重的降低是体脂重量降低的结果。本实验采用的高住模型对蛋白分解作用无明显影响,但机体却选择性利用脂肪供能。而2500m间歇低氧暴露结合训练具有轻微的促蛋白分解效应。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广东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研得出:广东省大学生平均身高、体重均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两者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广东省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比全国大学生平均值高出51 mL、72mL,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指标分别比全国平均值低3.77、5.37,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广东省大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弱于全国大学生,而爆发力(立定跳远)和上肢力量(握力)与全国大学生没有明显的差距.在肥胖方面,广东省男大学生仅有5.63%的学生处于肥胖状况,明显低于全国男大学生的10.77%;女大学生仅有1.48%的学生处于肥胖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女大学生的3.01%.  相似文献   

19.
模拟“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LoHi训练法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为LoHi训练法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1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2周的LoHi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气体代谢、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能力测试;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进行5次专项有氧能力的测试.结果2周LoHi训练后,①男运动员VO2max、VO2max/kg、Vemax和O2-plusemax显著提高(P<0.05),女运动员无显著性变化(P>0.05);②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后,男女运动员运动后的Bla均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0.001),男女间无性别差异(P>0.05);同时运动后Bla的下降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③力竭性递增负荷运动中,男运动员Wmax提高了12.7%(P<0.01),女运动员则提高了6.12%(P>0.05); Tmax男子提高17.7%(P<0.05),女子提高7.44%(P<0.05);④男运动员在2周LoHi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呈升高趋势,Bla呈逐渐下降趋势,训练后7d运动成绩最好,Bla却下降51.9%(P<0.01);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和Bla均呈下降趋势,训练后7d运动成绩最高,18d下降,但Bla均明显低于训练前(P<0.01).结论两周LoHi训练提高了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能力,特别使运动员的一般有氧能力和专项有氧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女运动员对缺氧的适应能力明显低于男子,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毽球运动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方法:将60名无规律性运动的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早上定时锻炼踢毽子1h,每周4次,共12周,对照组继续参加日常身体活动。测试实验前后女大学生的各项健康体适能指标。结果:试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的体质百分比有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实验组的BMI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的WHR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的肺活量有显著性提高(p0.01),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安静心率下降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实验组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实验组柔韧性有显著性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毽球运动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