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体育权利本原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论述了公民体育权利的本原、概念与体育利益内核。在有关公民体育权利的本原部分,论证了公民体育利益理论是理解公民体育权利的理论基础;在公民体育权利概念部分,论述了公民体育利益和权利的3种形态及其关系;最后,还以体育权利主体为视角阐述了体育利益是公民体育权利的实有内核。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权利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体育权利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依据。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阶层不均衡、城乡不均衡,造成实际上的公民体育权利不平等。为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体育权利,必须优化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民体育权利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主要推进者,但存在政府行为"失范"等问题.亟需改革;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为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但公民可利用的体育物质资源不充分,亟需丰富;不断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坚实的法律基础,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而随着<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和社会的进步,公民体育权利势必逐步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加快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15,(6):86-90
近年来,在社会体育开展中出现许多权利纠纷事件,其中,以社区大妈为主体的广场舞扰民纠纷为此类权利纠纷的典型案例。以广场舞权利纠纷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女性体育权利保护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尝试从认识论根源、文化根源、经济根源和法治根源剖析形成女性体育权利困境的社会学动因;认为"保护"与"规制"女性体育权利是实现我国女性体育权利常态发展的有效举措;对"保护"与"规制"女性体育权利的相关途径进行多维度考察,指出促进两性和谐发展是女性体育权利的必然选择,也是女性体育权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4,(5):109-113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通过对B市L社区女性居民体育参与的调查分析,讨论城市女性居民对体育权利的认知。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城市女性对于体育权利的认知是模糊的;不同年龄、阶层的女性对体育权利的认知存在差异,在体育权利的实现上已退休的女性居民要明显好于正处于工作期的女性居民;女性居民对体育权利认知的背后蕴含着性别角色和社会文化期许;研究进一步认为城市女性居民体育权利认知是传统社会观念笼罩下的理想世界,原因在于:法律上对体育权利界定的模糊导致公民体育权利的整体认知不明晰,在权利享有上存在性别差异;法律、制度和观念是制约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的障碍;"有钱有闲"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基础。将体育权利提高到和生命权、健康权等同的位置,积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公民的体育权利,大力提高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权利的体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科  黄玉珍  金育强 《体育学刊》2007,14(2):136-140
研究了体育权利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实现途径。认为体育权利仍属于推断权利,它不指向具体的权利形式,而是体现于教育权、文化活动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获得权利救济权等多种权利形式之中,是对多种权利形式的抽象与综合。体育权利法律化、公民具有强烈的体育权利意识、体育权利实现渠道畅通是体育权利得以实现的3个基本要素。在实现体育权利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导向、规范、保障、干预、救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提倡到保障:新中国体育权利立法的发展与期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的基本内容是保障人的权利.新中国建立以来,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倡国民体育的条款,到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对保障公民健身权利的明确,呈现出我国公民的体育权利在国家法治进程中不断进步的历史足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民众健康不断创立法治保障的基础上,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权事业及其立法的发展,公民的体育权利逐渐成为我国公民权利体系的重要内容,最终以明确的法律语言宣示了公民的体育权利,将公民体育权利的法治保障发展到新的境界.而迈向体育强国,则需要进一步依法实现广大公民对体育权利更加充分普遍而真实的享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民体育权利法规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显示:公民时体育权利实现的认识程度较低,加强宣传,强化公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激励公民参与体育活动、参与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公民体育权利实现意识不强,对体育权利救助机制设置的重要性和体育权利保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地方有关体育法规制定及宣传仍然满足不了公民对体育权利实现的需要.公民对体育权利实施的法律程序缺少了解,这种现状不利于公民体育权利的顺利实现.建议:修改完善体育法;制定配套的体育法规,构建保护公民体育权利的法规体系;建立体育仲裁制度,依法解决体育纠纷等.  相似文献   

9.
体育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残疾学生体育权利对其发展自身、立足社会和融入社会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鉴美、英国家残疾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立法的经验性成果并与我国"以法护权"系列立法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保障残疾学生平等体育权利在立法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平等体育权利,完善立法形式,建立特殊教育法,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和完善救济制度等建议,来完善我国残疾学生体育权利保护立法,以期对残疾学生平等体育权利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公民体育权利的内涵与法律地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杰 《体育学刊》2006,13(5):14-17
根据体育活动的内涵、功能以及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研究公民体育权利的内涵和法律地位,认为:体育权利的内涵应该确定为:每个公民获得从事体育活动的资格、条件与技能,从事自己所选择的体育活动并且从中获益的权利。该权利由利益、资格、要求、技能与自由5大要素构成。公民体育权利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建设节约、和谐与创新型的社会,实现公民的全面发展,应该提升体育权利的法律地位。从身体健康权和文化权利的角度看,体育权利应该属于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视角对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内涵和实现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民工体育权利由积极参与权利和消极享有权利构成,而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实现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阶段,相比于农民工的积极体育权利而言,农民工的消极体育权利更为重要,它是农民工最低限度的体育权利.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实现要以保证农民工消极体育权利能够实现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论公民的体育权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公民权利内涵和体育需求发展的分析,以及对公民体育权利法律规定的有关论述,揭示了体育权利已成为现代公民权利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而提出,确认并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反映了当代国际上体育立法的一种趋向,更应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立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学生体育权利的概念和内容以及对学生体育权利的现状进行分析,使人们充分认识保障学生体育权利行使的重要性,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全面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推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发展与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权利是残疾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体育权利会在内容上、权利主张等方面有所发展,但在残疾人体育权利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法制观念、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是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主体属性也贯穿于整个体育法中的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作为主体属性之一的"参赛资格",对其理论研究仍处于体育法理论的空白。通过借鉴各部门法中的"资格",结合体育实践的特殊性分析,笔者认为其权利一方面借鉴私法学主体中"权利获得"的两层次: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另一方面借鉴公法学下"权利被侵害"的救济。最后,回归于传统法理学视野下讨论新旧"资格说",发现"新资格说"下的权利描述亦能很好地与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权利获得"和"权利救济"两方面内涵相契合。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但在“权利竞合”情形下,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和体育权利所保护的法益呈不确定状态,导致体育权利法律属性界定的困难.将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前者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权利,后者因权利主体、内容等的不同而不同.将体育权利作为文化权利有助于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学生的体育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的体育权利主要包括,受体育教育权、平等权、人身权。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和配置结构的不合理、高校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吃苦精神、对于体育权利缺乏应有的认识、高校体育教材的滞后,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选择新兴大众体育项目作为教学教材,增强学生行使体育权利的观念和能力,健全保障体育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在实现学生体育权利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法修订过程中,“体育权利”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概念.现有研究取得不菲成果,但在方法论上普遍存在缺陷,表现为:不当地套用权利的要素分析方法,导致体育权利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几近失控;过分倚重概括性分析方法,将体育权利与权利要求混为一谈.鉴于莫衷一是的研究现状,《体育法》修订时若贸然将体育权利作为单独条款进行概括性规定,实难保证立法质量.因此,应转变思路,突出体育权利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性;《体育法》修订应当以体育权利为灵魂,但并非要让权利性条款在数量上占优势,而是需要落实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在文本表达上;既做好总则中体育权利的宣示,又应在具体权利立法时转变观念,根据行为而不是权利义务观念进行表述,在法律关系中划定体育权利的边界,为体育权利的实现夯实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学生体育权利制度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现有的学生体育权利的制度中,宣言性、原则性、概括性的条款内容占很大的比例,我们只能从其法律原则和精神理念上理解,而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许多有关学生体育权利的法律、法规中,对侵犯了学生体育权利的法律责任不具体、不明确.保障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要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法制的宣传和科学研究工作,加强法律监督,提高全社会对学生体育权利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公民的体育权利是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理论基点和终极目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是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方式和有效途径。公民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为:公民参与既是公民体育权利的重要内容,实现公共体育政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实现民主和维护公民体育利益的重要工具;可行性为: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公民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公民参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了多元选择。具体路径有:公民听证,咨询委员会,公民调查,网上征求意见,关键公众接触,由公民发起的接触、协商和斡旋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